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ppt课件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三言二拍”文言短篇小说代表作:瞿佑《剪灯新话》一、话本的形成与发展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说铁骑儿、讲史、说经。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实际上就包括了宋代的小说与讲史这两种。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最初的话本,仅仅掌握在说话人手里,秘而不宣。随着市民阶层欣赏水平的提高,文人的加盟,使话本的内容更加丰富,文学性也越来越强。加之印刷术的进步,书坊老板开始刻印话本牟利。这样,公开刊行的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诞生了。一、话本的形成与发展话本小说的基本体制可分为四个部分:1.题目。2.入话。3.正话。4.篇尾。一、话本的形成与发展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二刻拍案惊奇》(《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补移进来的,《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是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只有78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古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濛初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濛初。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三言二拍”这两套书在中国的遭遇也是很奇特的。直到本世纪二十年初鲁迅撰写《史略》时,还不能看到《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谨知其序目”,国内只有《醒世恒言》一种,反而在日本藏有比较完整的版本。所以王古鲁在《二刻拍案惊奇》排印本卷首中说:记得四十年前(本文写于1956年),一个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要想读一点所谓通俗短篇小说,除了一部《今古奇观》而外,简直没有其它可读的了。后来陆续在国内,在日本,发现了《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喻世明言》(二十四卷)、《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平山堂话本》、《雨窗》、《欹枕》集等等,丰富了研究话本系统小的演变资料。现在回忆了过去的情形,同时看到了过去想读而读不到的这类珍籍,陆续地被刊布了出来,对于一个曾经从事搜集过这类珍籍的我,是何等兴奋的事。“三言二拍”是经过辗转的影印抄录,才全面和中国的读者见面的,其中王古鲁、孙楷第都作了重大的贡献,简单的说,二书的重要版本如下:1、《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可见“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部,每部收四十篇小说。《喻世明言》有藏日本尊经阁和内阁文库的天许斋刊本,又有藏大连图书馆的衍庆堂本。2、《警世通言》初版本是天启甲子(1624年)金陵兼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3、《醒世恒言》天启丁卯(1627年)的金阊叶敬池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金阊叶敬溪刊本,藏大连图书馆;衍庆堂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版,藏北京图书馆。4、《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1628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现存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5、《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有三十八篇小说。本书写于崇桢五年(1632年),仍由尚友堂刊行,现存的最佳版本是重印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冯梦龙的生平冯梦龙,明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字犹龙,一字子犹,又字耳犹,别号龙子犹;又曾自称冯仲子。其室名墨憨斋,故常自题为墨憨斋主人。他用过的笔名,尚有姑苏词奴,吴下词奴,顾曲散人,前周柱史等,“三言”序曾分别署名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笔名之多者,无一人可比得上冯梦龙。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弟兄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准备应考以入仕外,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开始收集及编辑了一些民经流行的歌曲小调、博戏笑话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兴趣。他中年的活动无考,大概主要从事文学工作,编写小说剧本,“三言”大概是成于这一阶段。直到他五十六岁那年,冯梦龙才考取了贡生,到他六十一岁时,才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在任四年,颇有政绩。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清顺治三年(1647年),冯梦龙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冯梦龙勤于著述,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是通俗文学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下面略作介绍:民歌类:《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记》、《三报恩》等十七种;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冯梦龙的文学思想综合冯梦龙的小说创作,他的文学主张主要有:第一,冯梦龙在文学上主张“情真”。冯梦龙重感情,认为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东西,甚至提出要设立一种“情教”,用它取代其它的宗教。小说中,他在《警世通言序》中说小说要做到“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在他的有关小说的眉批里,常可看到“叙别致凄婉如真”,“话得真切动人”,“口气逼真”,“真真”等。情真、事真、理真是冯梦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反复提到的,是他追求的总目标,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第二,他虽然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史》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在《古今小说序》中就: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这里,“文心”指的是文人典雅的作品,“里耳”是闾巷平民的感受,只有通俗的作品,才能得到闾里小民的欣赏。第三,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而且主张把社会教化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起来。他在《警世通言序》中举了里巷小儿听《三国》故事受小说人物影响的例子: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通俗小说的巨大影响力,确不是被奉为经典的《孝经》、《论语》这类书所能达至的。所以冯梦龙解释“三言”的命名: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者,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至于收入“三言”的宋元旧作,冯梦龙有的改订题目,有的删去说书用的套语,增补入话头回,甚至大段的增补内容,使它们成为可读的文学作品。在整部书的编排方面,编者作了有意识的安排,卷与卷之间的标题有如对句,如《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十二是《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杜十娘怒沈百宝箱》;三十三、三十四卷是《乔彦桀一妾破家》、《王娇莺百年长恨》,可见冯氏编写“三言”时,是有计划的。至于改写的部分,可以《喻世明言》中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为例。这个故事原出自《清平山堂话本》第一篇的《柳耆卿诗酒玩江楼》,原作思想卑下,把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写得很下流。为了占有妓女周月仙,柳永叫船夫奸污了月仙,败坏她的名声,使她不得不听他摆布。经冯氏改动后,热恋周月仙的是穷书生黄秀才,但买通船夫污辱周月仙的是刘二员外,地方官柳永则主持正义,惩罚了刘二员外,成全了黄秀才和周月仙。改动后的小说思想境界高了,情节也紧凑了,而且文字通畅,成为一篇很好的小说。凌濛初的生平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溕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落。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置。其后,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1634年)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颇有政绩。崇桢十五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为徐州通判,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飘摇中,李自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凌濛初在房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时年六十五岁。凌濛初除撰作通俗小说“二拍”外,也精通戏曲。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受李贽的影响,与当时的文学家如汤显祖、袁中道、冯梦桢有来往,也有比较相同的文学见解:第一,凌濛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换句话说,作品必须是带有娱乐性的,他在《拍案惊奇序》中说到这部书的写作目的和过程时说: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要使作品有娱乐性,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追求故事情节的“奇”,这也是他把书名叫做《拍案惊奇》的本意。他极力主张小说必须“谲诡幻怪”,写出“耳目前的怪怪奇奇”(见《拍案惊奇序》)。当然,如果因为“好奇”而导致小说的“失真”,他是反对的。所以在《二刻拍案惊奇序》中又提“出无奇之所以为奇”的理论作补充,认为“奇”可以在“耳目之内,日用起居”(《拍案惊奇序》)。这是对“奇”的理论的深入发挥。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群和其它的文艺形式如诗词一类,可以摆在案头供自己消遣,或供一二好友欣赏的作品不同。凌濛初多次表示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民编”。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这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凌濛初起初写小说,是因为科场失利,因而借小说以发泄心中的不平,“姑以游戏为快意耳”,目的是“聊舒胸中磊块”。。同时,他认同小说必须要有教化的功能,即他所说“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虽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便做不到这一点,在作品偶然有庸俗趣味的描写,如写得较为露骨的性欲,但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食色、性也”,是他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表现。“二拍”的艺术在小说的评价上,一般都以“三言”高于“二拍”。有关“二拍”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价值是,全部七十八篇作品都是凌濛初自己编写,或是根据前人说部、笔记、戏曲等敷演而成。孙楷第在《三言二拍源流考》说:要其得力处在于选择话题,借一事而构设意象;往往本事在原书中不过数十百字,记叙锁闻,了无意趣,在小说则清谈娓娓,文逾数千,抒情写景,如在耳目;化神奇于臭腐,易阴惨为阳舒,其功力实亦等
本文标题:《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6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