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标本的采集、处理、运送和保存标本的正确采集是完成一份合格检验报告的第一步合格的检验报告,需要检验人员的认真负责,也离不开临床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1.检验申请单的正确填写。1.1正确清晰的书写姓名和住院号,错误、不清楚的姓名或姓名与住院号不符者检验科将拒收标本。不要使用患者的姓名给其家属或其他患者开化验,出现此情况检验科拒发报告。1.2正确填写或盖章注明门诊或科别、床号及申请医师,以便检验人员在出现危急值时及时回报结果,或在对标本和结果有质疑时及时联系临床核对情况,以免延误结果报告和临床诊疗。1.3正确填写患者的性别、年龄,可以提示结果是否与生理状态相符,以帮助检验人员作出判断;更为重要的是部分项目报告的参考范围随性别和年龄的改变而不同。1.4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状态(如是否抗凝治疗、是否正在输液、透前、透后、术后等)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判断结果是否与临床相符,降低复检率。1.5正确填写标本类型,部分项目报告的参考范围随标本类型的改变不同。如有特殊说明,如标本采集位置及采集时间等,也应清楚注明。1.6正确标识申请检验项目,若用空白检验单填写检验项目名称及英文缩写应规范。门诊患者申请单左侧收费通知单应同时标识申请检验项目,以便收费。1.7正确填写申请日期及(标本)采取时间,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判断标本是否合格,是否因超出正确的保存时间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2.患者准备2.1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正常饮食3天后采血,应避免暴饮暴食及刻意控制饮食。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应在空腹10~14小时后第二天清晨采血。餐后或延长空腹时间(饥饿)均可引起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另外饮食的量及质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如高蛋白饮食可使血清尿素氮、血氨、尿酸升高;高脂肪饮食引起乳糜微粒血症,导致血清脂血(混浊);饮水过多或过少可使血清稀释或浓缩;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使儿茶酚胺释放等。2.2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诊项目除外)。2.3患者体位: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胆红素、Chol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亦可增加。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相对一致性。2.4药物影响: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使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增高或降低,如咖啡因可使血糖和胆固醇增高;冠心平可使甘油三酯和乳酸脱氢酶降低;维生素C可使乳酸脱氢酶降低;口服避孕药可使转氨酶升高等。故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检验有干扰的药物。2.5输液的影响:不能在静脉输液同侧臂或输液三通处进行采血。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2.6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2.7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3.不合格及拒收标本出现以下情况,视为不合格标本,检验人员可以拒收标本并通知患者或临床医生,同时做好相关记录。3.1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如信息不全或填写错误等。3.2检验单与标本管上标识信息不相同。3.3采样容器与检验项目不相符。3.4送检样本与申请单标注样本类型不相符者。3.5标本容器有破损,或外部有明显的血渍、污渍者。3.6标本量不足够做检测。标本量过多或过少不符合检测要求。3.7采检时间不在可接受范围内。3.8标本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采集不符合试验要求等。3.9送微生物培养的样本被污染。3.10一些特殊检测的特殊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临床标本的分类带菌体液无菌体液痰血液鼻、咽拭子脑脊液尿液关节腔积液粪便胸腹水其它其它主要内容标本的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下呼吸道标本)--脓液和创伤分泌物标本--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生殖道标本--粪便标本标本的运送标本的保存(一)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血液标本的种类:----全血标本:用于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微生物检验中的血培养。----血浆标本:主要用于电解质检测、血气分析、普通生化、血栓和止血功能检测。(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标本:主要用于常规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检测。2、采血部位:----静脉采血:为推荐采血部位。多在肘静脉、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处采血,婴幼儿及休克患者也可采集颈部外静脉。----动脉采血:多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有肱动脉和桡动脉。多用于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常在指端,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跟。主要用于血种微量法检查的床旁项目和急诊项目或大规模普查等。3、采血时间:----空腹采血:一般指空腹8小时后采集的标本(如肝肾功能检验等)----指定时间采血:根据项目的要求采血(如:激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葡萄糖耐量试验、肾脏清除率试验等)----随时或急诊采血:无时间限制(如:急诊项目)4、血液标本的处理和盛血试管:试验类型试管盖颜色添加剂主要用途普通血清管红色无常规血清生化、配血和血清学相关检测快速血清管橘红色促凝剂急诊血清生化检测惰性分离胶促凝管金黄惰性分离胶和促凝剂急诊血清生化检测肝素抗凝管绿色或浅绿色肝素+有或无惰性分离胶普通生化、血沉、血气分析等EDTA盐抗凝管紫色EDTA-Na2一般血液学检测(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和血小板功能检测)枸橼酸盐凝血试管浅蓝色枸橼酸钠凝血试验枸橼酸盐血沉试管黑色枸橼酸钠血沉血培养瓶绿色(抗生素需氧瓶);蓝色(普通需氧瓶);紫色(厌氧瓶)有或无抗生素血培养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血培养标本采集的临床指征采集血培养的时机血培养的采集次数和间隔时间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体征时应采集血培养(临床指征)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109/L)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20次/min)等。体温与细菌浓度并不完全同步上图中蓝色曲线代表在发热过程中细菌在血液中的浓度,红色曲线代表发热过程的规率。提示①在寒战后体温高峰前是细菌含量最高的。②血液中细菌含量随着体温从最高峰逐渐下降也越来越少。表示血液采样的最佳时间是寒战后和发热高峰前,这也是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时间段。虽然,文献报道从寒战到体温上升到高峰的时间大约在1h,但由于每次血液感染发生在不同的个体、细菌含量不同、细菌种类不同,所以从寒战到达体温高峰的时间是不同。血培养次数及间隔时间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套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侧”(至少做到“双侧双瓶”)。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一套组合的血培养瓶,其接种的是同一来源的标本(同一穿刺),包含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1)皮肤消毒消毒时间:应保证消毒剂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碘酊需要30秒;洗必泰需要30秒;碘伏的作用时间则需要1.5~2分钟。消毒步骤:先使用70%~75%医用酒精消毒并风干,再使用碘酊(或洗必泰)进行规定时间的消毒,然后用70%~75%酒精脱碘、风干后再采血。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2)血培养的采集部位和采血量:推荐采集外周静脉血。不主张采用动脉血、静脉留置导管或留置口的血样进行培养。如果不得不从静脉留置导管或留置口采血,必须与来自静脉的血样培养结果进行联合分析,因为可能存在较高的污染率(若血液采自静脉导管或留置针内,请在血培养瓶上请注明)。采血量: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约5~10ml。婴幼儿、儿童的采血量应参照总血容量和年龄,一般采血量不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大约婴幼儿1~2ml、儿童3~5ml),建议在不同部位采集两套血培养标本。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3)采血过程采血前,培养瓶盖必须先用70%~75%医用酒精消毒并让其自然风干。整个采血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数次以防止血液凝结。血培养采血操作必须标准、规范,应当将污染率控制在3%以下。(4)血液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的分配推荐: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的组合。当采血量不够推荐的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剩余标本再接种入厌氧瓶。血培养标本的运送要求: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二)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标本种类主要用途首次晨尿主要尿液一般检查、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尿蛋白、尿糖等项目的测定随机尿适用于门诊和急诊患者尿常规检验24小时尿通常用于尿液成分定量测定空腹或餐后尿标本适用于糖尿病、尿胆原、蛋白尿等的检查清洁中段尿用于尿细菌培养和鉴定(力争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d之后留取尿液标本)导尿法直接导尿:本法可减少尿液标本的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留置导尿: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的细针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或拔去闭式引流的集尿袋,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数毫升送检。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或防腐剂。注意:不能从集尿袋下端管口采集尿液,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于培养,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在更换新管时留取尿标本。(三)痰(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和处理痰标本采集法1.自然咳痰法: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冷开水漱口或用牙刷(不用牙膏)清洁口腔和牙齿,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为减少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非后鼻部分泌物、非唾液),痰液直接吐入无菌痰杯中。对于痰量少或无痰或咳痰困难者可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C的10%NaCl水溶液(痰液粘稠难咳,阻塞气道的,需要用α-糜蛋白酶盐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后咳痰。2.吸痰器吸痰:对难于自然咳痰患者,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操作时应注意不能是吸取口腔咽喉处的分泌物(因此处唾液、鼻涕、咽部分泌物什么都有,根本不适合作培养的)。3.支气管镜采集法和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进行。4.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在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顺便抽取5.支气管肺泡灌洗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等,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必须注意采集标本应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四)脓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开放脓肿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拭子采取脓液和病灶深部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送检。注意尽量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脓液(因为交接处的活菌较多,而脓液中心的细菌大部分已死亡),可提高阳性率。开放病灶不能做厌氧培养。闭锁脓肿一般采用穿刺或手术引流的方法采取。采集前先用2.5-3%的碘酊和75%的酒精消毒周围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送检,也可于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棉拭子采样。其他烧伤伤口:清创,出现渗出物后用拭子采集病灶基底部
本文标题: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7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