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1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2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3陆游写这首诗已六十二岁。他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背景4诗句翻译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茶。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5整体感知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6首联开门见山,直言“世味”之“薄”,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7颔联两句是历来最为被赞赏的名联。诗人听了一夜沙沙落地的春雨,次日清晨又听到小巷深处传来卖花姑娘声声清脆的叫卖声。春雨、杏花小楼、深巷和卖花姑娘的叫卖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江南之春的特有图景和风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但其中的韵味不光如此,“一夜听春雨”,这里强调“一夜”,表明诗人是失眠了,至少彻夜未安,似乎心事重重。他为何事辗转反侧呢?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又能给他一些什么样的愉悦和抚慰呢?不能。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中独自惆怅。而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8颈联两句是说自己闲得无聊,练趣斜行草字。陆游“闲作草”不是借书法来抒其豪兴,而是用这种费事的书法来消磨时间,及在窗下坐着品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可见他和“京华”气氛多么格格不入,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冷漠,世味何其淡薄,壮志更是无从去提起一字,只有在“闲”“戏”中打发时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9“素衣风尘”是化用晋人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作缁”(缁、黑色)。意思说京都风尘,会把人的白衣裳变黑。“素衣”借指人的品格。“风尘”比作世风世俗。陆游反用其意,实叹“风尘”,反自我劝解道“莫叹”,说不会受到京华的坏风气的影响。因为等到清明节时我便可到家。,表明诗人急于还家的心情。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末句“到家”与首联的“客”字遥遥对应。表明京华非所居之地不愿在此同流合污。归家赋闲,本非诗人所愿,但与其让“京华风尘”染“素衣”,倒不如早日还家。,这里流露出怨愤而又无可奈何的意绪。10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然而陆游毕竟一位英雄豪杰,他不会长期消沉,不会永远沉浸在无聊的“闲作草”、“戏分茶”之中。所以,陆游在严州任上,仍然不改初衷,坚持抗金,为北伐中原而积极准备,最终又被朝廷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总结1112
本文标题:临安春雨初霁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1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