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标签:标题]篇一:县志序县志序(二)《**县志》(1989——2006)几经寒暑,即将付梓问世。我作为编纂委员会主任,尤感欣慰,谨附浅见,是为序。“逢盛世,速修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锦绣,人杰地灵,修志古风绵延不绝。以明嘉靖年间修志为始,已刊印成册10余种,尽叙历史沿革之要略,追记先贤英杰之功绩,反映经济文化之盛衰,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最近一部志书,是*年出版的《**县志》,为全县建国以来第一部志书,重点记述1949年至1988年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如今,时隔多年,全县面貌变化之大,经济社会发展之快,前所未有,再次修志势在必行。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第二轮修志。“志为信史”。第二轮修志,仍续前志体制,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之体裁,取“篇、章、节”之架构,首为概述,次为大事记,后为专志,末为附录,凡*章、*篇、*节,130余万字。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规律,把握发展脉络,记述了新世纪前后共十八年全县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既有宏观鸟瞰,一县概况,尽收眼底;又有微观透视,沧桑变化,了然志中。一卷在手,犹如全县在胸,主政者,可以之为镜,观兴废盛衰,知是非得失,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为民者,可以之为师,览家乡全貌,晓发展艰辛,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其“存史、教化、资治”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是近年来我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修志之意,旨在告慰前人,激励当代,启迪后世,造福桑梓。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在举全县之力,建设**,培强**,力促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诚望全县人民,继承先辈壮志,发扬拼搏精神,为全县发展尽心尽力,献计献策,力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共创宣化县美好明天。志书修撰工程浩繁,虽经各方共同努力,精雕细琢,但差错疏漏仍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再次修志时纠谬补遗。篇二:谢通门县志序谢通门县志》序志者,一域之重典;修志,一方之盛事。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诸种变化,山川地理特征诸多演变,赖方志予以记述。《谢通门县志》几经寒暑,现付梓问世,为尘封的历史注入了时代活力,此乃谢通门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领域一大盛事,可喜可贺!谢通门地处日喀则地区西北部,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资源丰富,飞禽走兽,奇珍药材,不乏其数。谢通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止贡赞普时期,谢通门便为苯教后裔六大世族之一的木辛家族的所在地。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继任赞普,谢通门属耶茹一部。公元13世纪,萨迦政权建立,划卫藏为13万户,谢通门属拉堆降万户管辖。公元14世纪,帕竹政权建立,划全藏为13个大宗,谢通门属桑珠孜宗管辖。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成立,其时谢通门设有2个谿卡、1个宗,即亚布谿卡、通门谿卡和吾间宗,始有建制。谢通门民风淳厚,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谢通门县社会、经济、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盛世修志”。谢通门县编修地方志,始于公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迄于二十一世纪初叶,既为昔日创业者树立丰碑,又为当今建设者提供借鉴,也为后来者留下珍贵馆藏。和平解放后,经民主改革,历改革开放,谢通门县面貌早已翻天覆地,变化万千,惜谢通门无一通史志书,是为一大憾事。谢通门县委、县政府调有识之士,集各方之力,经广征博采,多方收集,取精用宏,历时十余载,数易其稿,始填修志之空白。修志其工程之浩繁,工作之艰辛,而编纂诸同志严谨治学,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乃成本志。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从事县志编修工作之同志,表示崇高敬意与衷心感谢!《谢通门县志》共17篇51章,洋洋数十万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成卷。统观全志,以述、传、图、表诸形式,揽百年于一瞬,记历史之更替;熔百业为一炉,叙事物之兴衰。宏微之观,是非曲直,差距成败,皆不讳言。溯本探源,尽彰地方特色;略古详今,突显时代新风。全志条分缕析,主次有序,力求明白晓畅,图文精美。堪谓雍容大雅,包罗万象,融区域性、连续性、广泛性、科学性于一体之谢通门百科全书。时值建国六十周年、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周年之际,出版《谢通门县志》对于全县干部群众了解谢通门历史,为关心热爱谢通门的人们提供依据和参考,对比古今,深刻揭露达赖分裂集团之丑陋面目,激励我们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目前,谢通门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大力实施“1234566”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贯彻一个指针,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根本指针;巩固两个基础,就是进一步巩固强化农牧业主导产业的基础地位,稳步发展农牧业,确保粮食安全,稳定民心;继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业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调整三大结构,就是立足实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合理调整农牧区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农牧区经济高质量地发展,促进农牧民较快增收,特别增加群众现金收入;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国家投资、援藏投资和社会各界投资兼容原则,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四大特色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县内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重点培育发展矿产业、特色农牧业、商游业和民族手工业,使之成为我县的经济支柱和龙头产业;实施五大战略,即“项目拉动、调整带动、科技推动、矿业驱动、生态促动”五大战略;走好六条路子,即“农牧稳县、工矿富县、商游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依法治县”六条路子;抓好“六大建设”,即“经济强县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平安通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通门建设、小康通门建设”六大建设,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加快发展。愿勤劳、智慧、勇敢的谢通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先辈之壮志,尚拼搏之精神,穷集体之智慧,尽民众之力量,施发展之大计,展小康之蓝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共创谢通门美好明天。篇三:序言(anjiagou)序言史氏宗谱,源远流长。关于史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源于仓帝史皇氏。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人叫仓颉。旧传仓帝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造者。仓颉的后裔主要分两支,一支以仓颉的名字为姓,即复姓仓颉,后来省略为仓氏;另一支则以仓颉的职官为姓,即姓史(《元和姓纂》)。我旧家谱亦称吾史姓为“仓颉之后裔”。但真正有史料为据,史姓的始祖是西周的史佚。“佚”一作“逸”,史是官名。史佚是西周的史官,《唐书.宰相世系表》对此也有过明确的表述:“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子孙以官为姓。”至于史佚的先辈是谁?据史氏宗谱,说是出于高辛帝喾,元妃姜原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生伯邑考,考生佚。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一生为人严正,《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武王克商后,命太史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因此,史佚与周公、召公、姜公合称‘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这一说法可供参考(见《中华姓氏谱——史》)。现存全国的史氏宗谱都尊西周史佚为始祖,西汉杜陵侯史恭为先祖,东汉溧阳侯史崇为一世祖。史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百家姓排名63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以姓氏人口排居第八十五位。分布很广,山西、湖北较为集中,两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的39%。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遂形成当地望族。据郭杰三先生主编的《重修定西县志》(手写本)记载,史氏一族明末由江苏溧阳迁来,主要分布在凤翔、御风、鲁家沟、青岚、李家堡等地。凤翔镇甘草地一脉,其子孙已遍布天津、新疆、兰州、江苏、浙江、广东等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者,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史氏的家族文化源远流长,自汉武帝时期开始,有记载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至今族谱的世系严明,是我国除孔孟家族外族谱最完整的一家。孔孟家族自古至今均为皇室出资修谱,而史氏族谱是自唐以后,均为历朝历代贤明人士和在朝为官的族人发起修葺。最近几年,溧阳埭头、浙江宁波、山西平定、江苏泗阳、河北沧州、贵州六盘水等许多溧阳侯史崇后人相继完成了各自族谱的修葺。溧阳埭头是史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史氏故乡。吾史氏宗谱,不仅仅是简单的谱系排列,在自西汉至清代,我们史家光宰相职就有23人,在明清进士碑篆刻的进士就达320人,整个封建社会我们史家共中进士539名。对于人口只占全国汉族人口0.25%,却占了中国2%的进士比例的这样一个姓氏,这只能用一句话解释:“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家谱在记叙本族辈人时,对于各代中的贤良之士,也都有简明的褒奖文字。望后人在阅读中,要学习他们的佳行懿德,而且发扬光大之,光前裕后,善莫大焉。由于人事冗繁,续修工作多是忙中偷闲,历时多年,编纂人员付出了不少精力和时间。望几十年之后,能有族中德高望重者组织续修,使之承传不辍。万勿使族谱中断,被世人笑我史门无人也。《县志序言范例》
本文标题:县志序言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3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