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人教版必修3
专题6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主持人:何志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主讲人:朱明光,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生活》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教师朋友们,《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模块之一,其新编教材已经在实验区试用了几年。经过几年来的试教,新教材整体上获得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和好评。但同样应该看到,这门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反馈意见表明,教材在使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政治味是否过浓、文化味是否不足、文件化语言是否太多?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否不够清晰、不够科学?结构体系是否有些杂乱、不够系统?如何着眼于课程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准确把握内容目标的设置?如何着眼于教材特有的编写规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何着眼于教材全新的知识结构,感悟新的知识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里,有些问题的解决尚待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有些问题的澄清仍需进一步细说。有鉴于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归纳了这样四个突出问题。针对这四个问题,我们希望能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地与您分享我们的看法。一、前所未有: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对课程开设的意义的有关论证,相对于其他三个必修课程模块,本课程的论证更有其独特之处。因为,在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文化”专题。其他三个必修模块的有关论证,一般会以各自课程“由旧到新”的沿革与比较为着眼点,而开设本课程的意义则注定要以“从无到有”的论证为起点。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模块的意义,可以从这样几个视角来观察。从把握课程性质的要求来看。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党的创新理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从充实课程目标的意义来看。通过《文化生活》的课程设置,比较集中地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贯彻“三贴近”的原则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可见,《文化生活》课程的开设,体现了课程的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凸显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增强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二、“四不像”:这是一门什么课程?“四不像”,是质疑这门课程的一种评语。其实,岂止“四不像”。讲哲学,而不是哲学课;讲历史,而不是历史课;讲文学,而不是文学课;讲艺术,而不是艺术课;讲伦理,而不是伦理课。无庸讳言,这正反映了课程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问题:它没有相互对应、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的学科背景。在学术领域,即便有自称或被称为研究文化学的学者,实际上大都要依赖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带有各自的学科研究对象的烙印,如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史学等。有时,甚至连学者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慨:“文化面前没有老师”。(俞秋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规范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泰勒)然而,如果认同这种描述或说法,所谓“文化学”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有关文化概念的定义,据查有数百种之多;划分文化的类别或层次,也是各持不同的标准;比如,这是台湾中学的文化课程有关文化概念的表述方式,供大家分享。此外,解释文化的意义,更是歧义丛生。比如,有学者就认为:“文化只有差异、强弱之别,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出于特定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话语系统,如人类文化学,这个观点或许不无道理,但它与我们界定文化内涵的指导思想显然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可能释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文化生活的意义。因此,把握《文化生活》这门课程的定位,或读懂它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首先要确定一个大思路。那就是:我们所要求证的问题,实质上不是课程应该归属什么样的学科,而是课程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科。如此看来,有两个答案是注定要明确的。一是正因为难以提供学界公认的文化定义,难以寻求现有的所谓“文化学”的学科支撑,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的内涵给出自己的界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否则,无法形成对这门课程本质特征的共识,也就无从讨论课程内容目标的实施。二是正因为过分专注于寻求所谓“文化学”的学科背景,这门课程才被称为“四不像”。但着眼于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课程的定性,它必须像思想政治课,却是绝对不能含糊的。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建构课程的目标体系,既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为主旨,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规范;又要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入手,通过辨析各种突出的文化生活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课程学科定位的方法论基础。具体讲,有如下几点需要予以关注和说明。首先,必须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认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就界定文化内涵的指导思想而言。为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尽管我们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文化不是一个框,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所以,我们在讲授学习《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时,有必要明确:“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以这一根本观点为指导,文化基本类型的划分应该同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相一致,即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可参见黄楠森教授的论述)这对于我们科学地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进而准确把握《文化生活》课程的学科定位,规范《文化生活》教材的内容目标,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前提。其次,需要明确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这是就运用文化概念的意义而言。许多专家认为:把握文化概念,可以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或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面来着眼。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之物。精神文化则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但主要是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体相当于中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道德、科学理性、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以及制度体系等。其中,限定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是小文化。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纲领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又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这就是说,我们据此把握文化的概念,大体上应着眼于“中文化”这个层面。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所谓文化的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最后,还应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是整合教学目标的核心概念。这是就文化的命名而言。事实上,有多少划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就会有多少文化命名。一般来说,各种文化概念的命名,大都来自特定的领域和范围,或相应的主体和内容,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经典文化、流行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但出于价值判断的意义赋予特定内涵的文化命名,以表达某种文化的性质或特点,如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健康有益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其外延往往并不清晰、边界并不确定。所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在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划分了文化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我们整合教学目标体系还必须明确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核心概念。因为,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里,有一个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问题。在我们看来,既不能认为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是相互对应的概念,也不能认为先进文化就是或只能是和谐文化。先进文化具有和谐的意义,和谐文化属于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发展先进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按照胡锦涛同志的阐述:“我们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包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活》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学生懂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小结:只有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是衡量和判断课程能否成立的根本标尺。我们确认本课程的学科定位,如果抽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则意味着势必要皈依某种所谓“文化学”之“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说它是“四不像”,这就对了。三、“形散神聚,杂而不乱”:怎样读懂这门课程的内容目标?课程不刻意塑造“文化学”的学科体系,但并不意味着漠视其应有的、内在的、合乎思想政治课性质的教材体系及其建构方式。恰恰相反,正是在建构全新教材体系方面,包括体例规范、逻辑结构和内容目标,我们可以说,本教材表达和呈现内容目标的方式,更有独到的创意。概而言之,就是“形散神聚,杂而不乱”。首先,从体例规范上看,有三个需要关注的视点。视点一,教材结构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一般用承上起下的文字开头,然后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概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最后力求以“点睛”之笔归结出学习本单元的预期目的或表现。这是展示教材总体框架的环节。第二层次是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如果用形象的话语描述它们的意义,可以称之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具体讲:每个课题及其下设的框题,都可视为挂在课文主线之中的“珠”,也就是展开教材内容的主题。其标题,大都采取明确基本观点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所套用的学科概念或术语。考虑到每框内容,可按一课时安排。这是把握学习进程的主要环节。第三层次是目,充当课文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由三个目组成。应该说:根据不同主题的特定内容,所设目题的规划和规范,其具体意义难求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不是遵循学科体系的逻辑顺序,或学科概念的集合,而是遵循学生感悟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与此相关,目题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划一的行文规范,在不导致歧义的前提下,力求既平实又生动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9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