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技能培训 安全《其他安全》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1/14A、除尚未查清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原因外,必须立即将事故报告当地安全监管部门B、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C、除尚未核实事故起因和伤亡人数等原因外,不得迟报事故D、除确有必要并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和毁灭有关证据A、紧急集合点位于工艺区下风向B、反应釜未设置压力联锁装置C、库区耐火等级与储存货物不匹配D、控制室与工艺区靠太近A、工程质量B、工程质量、社会效益C、社会效益D、工程进度、经济效益A、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B、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性质C、劳动防护用品网站上的排名D、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A、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B、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C、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须参加不少于16学时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D、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每3年复审1次,满足相关规定条件可延长至每6年1次2020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全真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全真模拟卷模拟卷第第1题题单选题单选题(每题(每题1分,共分,共20题,共题,共20分)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企业开展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性辨识,可以从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以下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生产工艺类别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3、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 )的关系。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选用原则中,错误的是( )。5、某建筑施工企业承包某项目的幕墙改造工程,其中高处作业、焊接切割作业、电工作业必须由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完成。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复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6、( )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和预警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之2/14A、分类和整理预警信息B、构建预警信息系统C、建立预警评价指标及其标准的制定D、筛选预警评价指标A、综合分析法B、分组分析法C、算术平均法D、相对指标比较法A、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B、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C、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D、报送事故发生单位A、避免材料毒性B、事故急停装置C、采用安全电源D、机器的稳定性A、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替代徒手送料B、必要位置装设防护套或防护罩、防护挡板C、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超过刀轴外缘3mmD、刀具主轴为圆截面轴A、甲站在泥地里,左手和右脚同时接触带电体B、乙左右手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两个导体C、丙在打雷下雨时跑向大树下面避雨D、丁站在水泥地面上,身体某一部位触及带电体A、手电钻漏电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B、电吹风漏电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间接接触电击跳闸一。7、某集团安全管理部门为掌握该集团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分布特征与规律,对2004~2010年全集团可记录的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年间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的24小时分布特征与规律为:意外事件起数和人员轻伤趋于正态分布,凌晨3时达到全天的最高峰,发生的意外事件最多,达到65起。全天11时发生轻伤事故最少,为9起。该部门采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9、实现本质安全,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治本之策。下列机械安全措施中,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10、木工平刨刀具主轴转速高,手工送料、木料质地不均匀等给木工平刨操作带来安全风险,为预防事故应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下列关于木工平刨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错误的是( )。11、在触电引发的伤亡事故中,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下列人员的行为中,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的是( )。12、漏电保护装置在触电防护中使用非常普遍,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下列关于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3/14C、手指触碰配电箱接线柱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D、手指误塞入插座导致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属于直接接触电击跳闸A、严禁用自卸汽车运输气瓶B、不得使用电磁起重机吊运气瓶C、乙炔和液化石油气可以同车运输D、吊运时不得将气瓶瓶帽作为吊点A、爆燃型阻火器是用于阻止火焰以亚音速通过的阻火器B、阻火器的安全阻火速度应不大于安装位置可能达到的火焰传播速度C、阻火器最大间隙应不小于介质在操作工况下的最大实验安全间隙D、单向阻火器安装时,应当将阻火侧背向潜在点火源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A、液体火灾B、金属火灾C、气体火灾D、带电火灾A、水胶炸药B、乳化炸药C、射孔弹D、磁电雷管A、煤油B、轻柴油C、汽油D、重柴油13、运输气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和要求。下列针对气瓶运输安全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14、阻火器是用来阻止可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火焰蔓延和防止回火而引起爆炸的安全装置,通常安装在可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管路上。下列关于阻火器选用和安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5、起重机操作中遇突然停电,司机的处置措施包括:①把所有控制器手柄放置零位;②拉下保护箱闸刀开关;③若短时间停电,司机可在驾控室耐心等候;若长时间停电,应撬起起升机制动器,放下载荷;④关闭总电源。处置起重机突然停电故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1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征,《火灾分类》(GB/T4968)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D类火灾”是指( )。17、民用爆破物品是广泛用于矿山爆破、开山辟路、水利工程、地质探矿和爆炸加工等许多领域的消耗材料。下列民用爆破物品中,属于专用民爆物品的是( )。18、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为自燃点。下列物品中,自燃点最低的是( )。19、某加工玉米淀粉的生产企业,在对振动筛进行清理过程中,发生了淀粉粉尘爆炸事故,4/14A、铁质工具B、铜质工具C、木质工具D、铝质工具A、工件滑脱B、设备故障或操作错误C、设备润滑不良D、模具缺陷A、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B、危险化学品生产资格证C、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证D、危险化学品生产准购证E、危险化学品生产质量证A、造成27人死亡B、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使用工具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引起淀粉爆炸的原因是使用了( )。20、冲压作业过程中,冲压事故可能发生在各作业环节。同时,冲压设备类型、模具、形式对作业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当操作者的手处于冲头与冲模之间时冲头下落,就很可能造成冲手事故。造成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第第2题题案例分析题不定项案例分析题不定项(每题(每题2分,共分,共5题,共题,共10分)分)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2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2016年5月8日16时48分,某县居民陈某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7人死亡,轻、重伤18人。爆炸波及73户,严重损坏房屋141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2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该县外贸中转站电工陈某(停薪留职)、县十五里店乡外贸经营处退休干部何某、十五里店乡冯湾村村民李某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村民李某将430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等称好后,叫工人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2)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2h的制鞭炮技术。(3)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4)没有防火防爆设施。{TS}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 )。22、这起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构成重大事故主要体现在( )。5/14C、轻、重伤18人D、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E、爆炸波及73户A、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B、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C、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D、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E、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不定期进行检测、检验A、安全操作技能B、安全生产知识C、安全生产管理能力D、安全责任心E、安全综合能力A、隐瞒不报B、谎报或迟报C、将银行的存款取出D、故意破坏事故现场E、毁灭有关证据23、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应当遵循的要求包括( )。24、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 )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25、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 )。第第3题题案例分析问答题案例分析问答题(每题(每题23.33分,共分,共3题,共题,共69.99分)分)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26、某市一化工厂,占地面积为12.9公顷,企业有员工140人,主要为周边村庄百姓。2010年8月14日9时,磺化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按照投料比例加入氯磺酸至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和滴加硝基苯后,由于蒸汽压力不够,当班没有进行升温操作;下一班次同样没有进行升温操作。其中,王某于5月14日刚来到工厂工作,且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15日8时另一班次操作人员接班,10时开始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持续2h。15日20时,该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接班后检查反应釜温度为120℃,继续采取保温措施,16日5时送样化验,发现反应釜中硝基苯含量大于6%(正常值为小于0.1%),并未采取任何措施。5月15日21时只有生产车间主任巡视了工人到岗情况。16日07时45分左右,磺化釜回流片式冷凝器搪瓷破裂,钢板被盐酸腐蚀穿孔后,造成片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进入磺化釜,与氯磺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氯化氢和三氧化硫,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起冲料和爆炸。当场造成王某死亡,2人失踪,2人受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该起事故属于什么事
本文标题:技能培训 安全《其他安全》全真模拟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9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