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选对比阅读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含答案•(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2分)•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2分)•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甲]人恒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5、解释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同“弼”,辅佐边境•6、翻译①人恒过,然后能改。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答: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防患于未然共同特点:卒章显志•[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10、解释(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4)悉可俯拾(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11、翻译(1)人恒过,然后能改。(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卒章显志。•【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8.解释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①犯错误②割断•9.翻译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答: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2.解释(1)必先苦其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3)仆闻之(4)官大者,主恶之•(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3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14.翻译(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甲)(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子幼时,其舍①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②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⑤旁。孟子乃嬉为俎豆⑥揖让进退⑦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注释】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9.翻译(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此可以处吾子矣。•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10.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__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1.“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甲文:(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曲求全,招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2、解释①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③吴既赦越()④与百姓同其劳()•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3、翻译下列句子。女忘会稽之耻邪?•译: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3、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卧薪尝胆•4、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翻译: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5.解释⑴舜发于畎亩之中()⑵必先苦其心志()⑶数战数胜()⑷人恒过()•(1)起(2)使……痛苦(3)多次(4)犯错误•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吴之所以亡者何也魏文侯问于李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征于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桓侯故使人问之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7.翻译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⑵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2)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8.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异同点。(各找出一点即可)(3分)•相同点:都讲到国家灭亡的原因。•不同点: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王;乙文,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治国安民》•【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1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11.解释(1
本文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选对比阅读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0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