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9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艾滋病综合防治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艾滋患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6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同性间的性接触传染。2、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染。3、血液传播。4、污染而未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5、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6、其它途径如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器官作移植术的同时,也将艾滋病病毒植入体内。在与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理发师),如果皮肤有破损时,接触艾滋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81988年7月《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登了有关艾滋病传播途经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尿液、餐具、疫菌偶然的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9自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200年,我国卫生部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技术支持下,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二位,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感染、采血(血浆)途径感染和性接触途径感染为主。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0内容艾滋病的流行概况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防治重点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介绍11一、艾滋病流行概况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2世界流行概况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15000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200万人已经死亡。非洲的流行情况最为严重,有7个国家的成人感染率超过了20%,最高的接近40%。亚洲成为全球艾滋病新的流行中心。目前,印度有近4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3西欧54万北非和中东40万次撒哈拉非洲2530万东欧/中亚70万南亚/东南亚580万澳大利亚/新西兰15000北美洲92万加勒比39万拉丁美洲140万东亚/太平洋岛国64万全球总计:4000万估计全球存活的成人和儿童HIV/AIDS数及分布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4全球主要感染途径非洲:主要为性途径及非安全注射;北美、欧洲:主要为同性恋和注射吸毒;亚洲:主要为注射吸毒、性途径、血液途径;从全球来看,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感染数超过70%。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5次撒哈拉非洲平均HIV感染率最高;12个国家15-49岁人群中HIV感染率10%;博茨瓦纳、莱索托、斯威士兰、津巴布韦HIV感染率30%南非HIV感染率10%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6亚洲流行趋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亚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全球2004年新增500万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7我国艾滋病流行概况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8我国流行概况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637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944例累计死亡7375例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19中国HIV传播的危险性在增加80%的HIV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输血感染者二代病例出现;吸毒人群;估计有600-900万性工作者(局部地区感染率10%);男性同性恋数以千万计;流动人口数以计亿,无保护性行为(+++);青少年(10-24岁,3.64亿)性开放,性教育贫乏。20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同性恋注射毒品者妓女嫖客家庭妇女婴儿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1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1)一、传入期(1985~1988)该期HIV感染者主要为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分布于沿海一带城市。该期在浙江有4例血友病儿童应用进口VIII凝血因子而感染(赠送)。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2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2)二、播散期(1989~1993)以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部吸毒人群中发现146例HIV感染者为标志,在此期间,大多数感染者为云南的吸毒者,同时在归国劳务人员、STD病人和暗娼中也发现了少量的感染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3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3)三、增长期(1994~1996)HIV感染者超出了云南省,其他地区的吸毒者和献血员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感染者,目前31个省均报告了HIV感染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4中国艾滋病流行四期经过(4)四、快速增长期(1997~)1997年卫生部宣布我国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河南156份血78份阳性),98年31个省均报告了HIV感染者。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51985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一)绿色部分为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省份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6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二)1989年绿色部分为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省份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7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三)1995年绿色部分为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省份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8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四)1998年绿色部分为已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省份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29艾滋病流行形式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0ƜƜƜ省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发展趋势截止到2005年9月31日,ƜƜƜ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78例,AIDS发病301例,死亡165例。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1ƜƜƜ省1992-2006年9月HIV/AIDS病例性别构成1995年发现首例女性感染者,男女比例逐渐持平2005年女性比例超过男性2006年男女比例1.3:1。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2ƜƜƜ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年龄分布图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85岁,平均为30岁。在20~39岁之间,占75.4%。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3ƜƜƜ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多样化目前,在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我省已由2000年以前的出国劳务人员的性传播和既往有偿献血员血液传播为主,扩大到多种人群:吸毒、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性病患者、男性同性恋、受血/血制品者、感染者配偶及其性伴、女性感染者的新生儿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42005年艾滋病疫情人群特征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5艾滋病疫情特点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传播途径多样化感染人群出现由高危人群向多种职业人群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女性感染者比例在增加。流动人口中感染者所占的比例增加。进城农民工可能成为新的高危人群。高危感染者的发现率进一步提高。36二、艾滋病基本知识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7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办法,也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但可以预防。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8艾滋病(AIDS)AIDS最大的特点是免疫系统受损(缺陷),表现为协调免疫系统的T4细胞数量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直到完全失去。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39艾滋病病毒(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它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其主要攻击目标是在免疫系统中起协调作用的T4细胞。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0艾滋病的特点1、艾滋病是传染病2、潜伏期(无症状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化、3、传播途径多样化4、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5、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病人存活期但不能根治6、歧视现象普遍存在7、人群普遍易感8、危害严重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1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1.性接触(同性、异性)2.血液传播(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污染的针头或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剃刀、牙刷等)3.母婴传播(子宫内经胎盘、分娩过程及母乳传播)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2吸毒人群妓女配偶吸毒女性吸毒人群配偶婴儿嫖客吸毒人群性行为性行为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3静脉吸毒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4经血传播-纹身、纹眉、共用剃须刀等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5母婴传播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6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拥抱和接吻握手共用毛巾、马桶共用茶杯和餐具同一游泳池游泳蚊虫叮咬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7艾滋病:感染早期持续3个月左右,可长达6个月;初期(窗口期),血检查不出是否已被感染;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头痛、腹泻等;后期,血检可查出已被感染。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8艾滋病:无症状期7-10年左右;被感染者无症状,自觉良好;看起来与常人无异;血液检测HIV抗体阳性。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49艾滋病:艾滋病前期持续1-2年;感染早期的症状再次出现;还出现淋巴结肿大、鹅口疮、乏力、腹泻、夜汗、体重下降等;免疫力极度下降。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0艾滋病:艾滋病期1年左右;AIDS发病前期的各种症状加重。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不能抵挡任何致病微生物感染;AIDS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如:卡波济肉瘤,淋巴癌,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脑病等;AIDS病人最终死亡。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1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2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3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4社会共同参与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55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一)预防经性途径传播(一)遵守性道德:避免婚前(外)性行
本文标题:2019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1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