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化(2017版)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标准安全文明保障措施目录ContentsPART1施工准备人员准备机械准备物资准备作业条件施工部署一、人员准备人员类别人员数量备注分包管理人员1人全程值班放灰工、泵手1人以下数据为1台地泵的参考操作人员,多台泵车则增加相应倍数人员移泵管工人4人耙平工人2人收面工人2~4人振捣工人2~3人木工、钢筋工、安装工各2人电工1人正常一台泵浇筑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一、人员准备项目和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值班表确保管理人员与搅拌站人员积极联系,公示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及联系方式。搅拌站人员值班表紧密联系二、机械准备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地泵1泵管若干布料机1小搓板5振捣棒3自制大搓板3平板振动器2磨光机1配电箱1铁抹子5拨铲3铁锹4刮尺2板厚检测工具2雨衣雨鞋按需综合场地、工期因素计算地泵或汽车泵数量地下室外墙浇筑采用两台泵或采用一台泵+塔吊布料振捣棒要检查数量和长度(长度≥柱(墙)高+3m)是否满足要求二、机械准备泵管配电箱刮尺铁抹子小搓板磨光机振捣棒自制大搓板布料机铁锹耙铲地泵板厚检测工具三、物资准备物资部根据工长提报的浇筑计划,联系搅拌站准备充足的混凝土和相应的运输设备。提前联系,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应至少提前一个星期备料。混凝土供应应能保证使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计划单混凝土运输罐车重点控制混凝土标号,尤其是抗渗等级不能出错,避免错打四、作业条件混凝土浇筑前,各项作业条件应当完全具备。具体如下:1、地泵、汽车泵提前调试完毕,混凝土运输路线通畅;2、电缆、电线用绝缘挂钩挂设,检查电线,确保无破损;3、临边防护、电梯井防护、作业层外架满铺跳板,人员上下安全通道通畅;4、泵管接口用塑料布缠绕,防止漏气漏浆;5、泵管水平向、竖向转弯位置加固检查,确保牢固;6、布料机下加固验收合格,缆风绳固定符合要求,防止倾覆伤人;7、马道铺设到位,防止人员随意踩踏钢筋;8、钢筋安装、模板加固及支撑体系验收合格。浇筑前,马道必须铺设到位五、施工部署混凝土浇筑前,需要事先留意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天浇筑混凝土,便于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遵循“从短边向长边”浇筑的原则,摊子大了难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合理布置“机动泵”PART2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方法一、施工流程润泵管及打砂浆模板面浇水浇筑竖向结构浇筑楼梯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收面洗泵管及清理第一步: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湿润模板。混凝土浇筑前整体用水冲洗,湿润模板同时将模板内垃圾通过模板清扫口冲出,冲洗完成及时封堵清扫口。当混凝土浇筑时间长或天气干燥时,后续浇筑前仍需湿润模板,但浇筑时不应有明水。二、施工方法二、施工方法第二步:润管及铺设结合层砂浆冲洗泵管时不得将冲洗水落在结构中,采取接走或通道流走。润滑泵管的砂浆不得打在板面及墙柱内,采取接走或通道留走。为防止烂根,墙、柱根部可在浇筑前铺设一层与混凝土浆液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厚度不超过30mm,应人工浇筑,计量准确。润泵污水采用平斗接住墙柱根部砂浆浇筑二、施工方法第三步:浇筑竖向结构(或低跨结构)剪力墙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160±20mm(实际考虑坍落度损失,可为180±20mm)。混凝土浇筑布料均衡,一般从墙中间至两端对称浇筑。浇筑时控制下料高度(不大于3m),墙柱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浇筑(每层不宜超过2m)、分层振捣,并对钢筋密集处辅以人工敲打。混凝土下料必须要有挡灰板,严禁混凝土落在板边形成冷缝。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二、施工方法首车混凝土进场后应进行坍落度测试,其余按浇筑量的20%抽测,高强混凝土(C60及C60以上)应同时进行倒置排空试验,对于坍落度过大或已离析混凝土坚决退场处理。对于坍落度过小及损失大,影响现场泵送施工的混凝土,应经试验员与现场搅拌站工作人员调配处理,按量加入同原配合比的减水剂,严禁加水,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二、施工方法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采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当无设计同意时按照高标号混凝土浇筑;(2)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3)宜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4)墙柱混凝土浇筑应高出板顶20mm,尤其是墙顶位置不可浇筑低标号板混凝土(不同标号时)。二、施工方法分隔留置如图:两层细网拦堵二、施工方法第四步:浇筑楼梯浇筑前,应对楼梯接槎处再次进行清理,确保无夹渣。浇筑楼梯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0±20mm,楼梯振捣宜采用小型振捣棒,分踏步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以确保楼梯的成型质量。楼梯踏步收面应随浇筑随收面,收面前应轻敲踏步模板以防止烂根,收面不宜过迟。用搓板配合铁抹子进行二次收面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并采用临时防护防止人员踩踏。楼梯踏步振捣充分后成型质量二、施工方法混凝土施工缝留“直槎”,必须有措施保证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留设在1/3处不少于三步,混凝土要注意留“直槎”,禁止留“平槎”。钢楼梯施工缝留宜在休息平台处。楼梯钢筋一般较小,注意钢筋间距及底部保护层,禁止踩踏,使面筋变底筋。二、施工方法第五步:浇筑梁板浇筑梁板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180±20mm。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有主次梁的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梁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厚度≤200mm的板必须采用平板振捣器全面积振捣,厚度大于200mm的板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及平板振捣器结合振捣的方式。二、施工方法混凝土振捣应掌握以下要领:(1)振捣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快插慢拔均匀振捣,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小于5cm,每次插入振捣以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一般为20S-30S左右)结束振捣;(2)振捣插入间距以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4倍(50棒取40cm;30棒取30cm),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半径的0.5倍(一般为50mm),防止漏振,不得过振;(5)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平板振动器的作业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混凝土的边缘;(6)“三不靠”:一指振捣时不要碰到模板;二指振捣时尽量不要碰到钢筋;三指振捣时不要触碰预埋件;(7)钢筋密集区域应选择小型振捣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8)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捣器,不得将振捣器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器驱赶混凝土;(9)高度大于2m时严禁一次浇满,振捣棒下插到底的浇筑方式。二、施工方法第六步:收面浇筑收面前必须带线检查板面标高,确保对角及墙柱根部均匀检查到位。混凝土收面应至少二道收面,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应分别对混凝土进行刮平和压光收面。白天带线收面要加密,跨度大时,中间可以打“钢筋点”夜间扫平仪收面,注意随时检查前视点,减少振捣偏差二、施工方法第七步:洗泵管及清理洗泵管的水通过指定的管道排放,避免污染外架及成型结构,同时做好工完场清工作,将本次浇筑产生的垃圾和污染清理干净,并将垃圾运送至指定地点。禁止将洗泵污水打到外架上或电梯井内,不得落在已浇筑结构上。洗泵管的水用DN300波纹管排放或用钢管(地上施工阶段)二、施工方法第八步: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抗渗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符合相关规范。竖向结构养护:竖向结构可采用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液养护或包裹塑料薄膜养护。养护应保证墙面湿润、养护液成完整膜、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珠。二、施工方法板面养护:混凝土养护方式根据温度、湿度及后道工序等来选择,板面可采用塑料薄膜或塑料薄膜+黑心棉覆盖的养护方式。雨天、冬季、高温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竖向结构采用带模养护时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板面可覆盖塑料薄膜+棉毡、棉被或彩条布的方式。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PART3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收面混凝土养护施工缝冷缝防止措施烂根防治措施楼板裂缝防止措施板厚控制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一、混凝土收面1、在楼层板面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50cm/100cm标高控制线标记于竖向柱钢筋上,要求每块板面四角都必须有标高控制点,用双面胶标示。2、浇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摊铺平整振捣密实后即可开始混凝土收面工作,先按板面四角的标高控制点拉好对角对边水平控制线,从控制线每隔1m检查一下板面标高,再用刮杆刮平,铁板压实,并注意墙、柱根部务必使用刮杆搓平以防止上层剪力墙烂根。一、混凝土收面3、待第一遍收面后、混凝土终凝前,以脚踩上去有轻微脚印为宜,采用磨光机对板面进行磨光,对磨光机无法操作的区域则采用铁抹子进行压光。4、混凝土二次收面后5小时内楼面不得上人作业,以防止造成成品破坏。二、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养护工作应严格执行分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的通知》(中建三总郑工字【2014】26号)文件的要求。2、项目质检部应随季节变化和温度变化,对养护做出详细规定,明确每天养护次数及时间,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养护工作,同时固定劳务作业人员。3、对框架柱宜采用包裹薄膜进行养护,对车库顶板及屋面板等有防水板必须覆盖薄膜或蓄水进行保湿养护。4、厚度超过300mm的地下室外墙带模养护时间宜超过7天。数据表明,其内外温差持续较高,带模养护时间不足极易造成外墙开裂,留下严重渗漏隐患。二、施工缝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遇紧急情况施工缝留置位置符合要求,且施工缝处临时模板留置牢固,垂直于结构构件,收口整齐。(1)墙柱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楼层结构的顶面,柱与结构上表面距离宜为0~100mm,墙可为0~300mm;也可留置在结构底面;(2)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3)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4)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围内;(5)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2、对于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留置施工缝需有可靠的防水节点做法,如地下室顶板施工缝应增加止水钢板。施工缝使用快易收口网三、施工缝三、施工缝三、施工缝3、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处理应满足:(1)剔凿施工缝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1.2MPa,剔凿时能成块,剔凿范围应为全部的结合面,而非仅钢筋内截面;(2)剔凿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露出坚固的石子,并清理干净;(3)为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充分湿润,水平施工缝铺一层与混凝土同配合比厚度为1-1.5cm的水泥砂浆,浇筑振捣时施工缝周边振点应加密,延长振捣时间。×√√四、冷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应保证连续浇筑,浇筑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一般为2h内)。防水混凝土不得出现施工冷缝。为避免出现冷缝,应将以下措施落实到位:1、与搅拌站密切联系,确保混凝土供应,当不能及时供应时,应采取间歇泵送方式;2、混凝土分层浇筑时,上层混凝土振捣的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少于50mm,振捣到位;3、明确浇筑顺序、路线及泵管布置方案,避免施工安排不当导致混凝土施工暂停时间过久。值班人员观察混凝土凝固情况明确浇筑路线及泵管布置五、烂根防治措施混凝土墙、柱根部易出现烂根现象,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避免:1、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到位,但不过振,墙、柱分层浇筑首次放料高度不宜超过1500mm;2、墙、柱根部木屑等垃圾在合模前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留置清扫口用水冲洗;3、收面时,墙、柱根部用铁抹子专门抹平压光,控制墙根处地面平整度在1cm以内,支模前预钉压脚板,浇筑前一天再用砂浆将缝隙封堵密实;4、浇筑前铺设一层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并保证接浆层厚度。接浆层砂浆浇筑设置压脚板,
本文标题: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化(2017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1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