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猫》ppt课件
16猫/16猫/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被许多人所喜爱的动物。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duó)却见不得猫,甚至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猫》,去寻找谜底吧。16猫/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七年级语文上册16猫16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生字、词语。(重点)2.理清文章结构,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重点)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通过品读探究,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动物和谐相处。(素养)16猫/知识备查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古本戏曲丛刊》等。16猫/背景资料知识备查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猫》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16猫/读一读预习检查涩怂恿缕蜷怅诅绫惩畏潜虐脊叮嘱凝污伏一骂红罪逃待望sèsǒngyǒnglǚquánchàngzǔlíngchéngwèiqiánnüèjǐdīngzhǔníng然戒屋16猫/多音字预习检查()抢救()呼天抢地()咯吱()吱声抢吱qiǎngqiānɡzī()提高()提防提dītízhī16猫/形近字毁钟为duó()络yì()不绝zǔ()骂jǔ()丧预习检查铎安xiáng()xiáng()和chàng()然为虎作chāng()绎详祥诅沮怅伥16猫/词语解释预习检查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从容不迫;稳重。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某些人或事物。懒惰怂恿安详预警污涩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肮脏且不光滑。虐待16猫/预习检查蜷伏畏罪潜逃悲楚妄下断语怅然惩戒弯着身体卧着。通过处罚来警戒。悲伤凄楚;悲苦。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随便地下结论。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地逃跑。16猫/【提心吊胆】【怒气冲天】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极其愤怒。预习检查16猫/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作者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16猫/1.作者写了几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1)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次是略写,第三次是详写。(2)作者是按照“得—养—失”的顺序分别描写三只猫的。整体感知16猫/整体感知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第一部分(1、2段):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养猫的情景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次养猫的情景16猫/精读细研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请摘录课文内容,填写下表。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一次:花白猫(1、2)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很活泼很受喜爱病死一缕酸辛16猫/精读细研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二次:小黄猫(3—14)从舅舅家要来的浑身黄色活泼、会爬树、捉鼠全家人都喜爱它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怅然、愤恨、诅咒路人、久不养猫第三次:丑猫(15—34)流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忧郁懒惰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不大注意它。被冤枉、误打、流浪而死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16猫/精读细研2.文中是怎样描写三只猫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第一只小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讨人喜欢的样子。“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相照应,表现出小猫的活泼可爱和“我们”对它的喜爱。(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16猫/(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2)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那小猫的动作、情态,表现了它玩耍时可爱的样子,体现了“我们”对它的喜爱之情。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精读细研16猫/精读细研①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一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好看活泼、有趣很受喜爱16猫/(1)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跑”“爬”“扑”“捉”“跃”的动作描写,描绘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精读细研第二只小猫16猫/(2)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3)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小猫,这只小猫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表达出“我”对小猫捉到老鼠后的惊喜之情,说明“我”对小猫的喜爱更深了一层。精读细研16猫/精读细研②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二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乱跑、爬树、捉蝴蝶跑到街上晒太阳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太活泼了不怕人有本领,非常受喜爱16猫/第三只小猫(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2)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蜷伏”表现了小猫虚弱无助的姿态。“并不好看”直接点出了小猫的外貌不受作者喜爱。表明“我们”收养这只猫完全是出于怜悯和无奈。精读细研16猫/(3)有一天,它因为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4)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的胖胖的。“钻到火炉底下”说明小猫虽被收养,但仍然没有被宠爱,从侧面表现出家人对这只猫的态度。“终日”“胖胖的”表现出这只猫的懒惰与不讨喜的性情。精读细研16猫/精读细研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不喜欢玩游,不活泼,天生忧郁。长相不美观性格不讨喜③经过上面的分析,你总结出第三只小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没有贡献16猫/3.第三只猫无论它是难看,还是忧郁,按常理来说并不妨碍它的成长。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改变了它的命运?精读细研改变命运的事件:芙蓉鸟被害16猫/案发现场精读细研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16猫/精读细研案件“分析”猫会吃鸟花白猫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凶手是花白猫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证据“确凿”实施惩罚:“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16猫/案件的真凶:案件的性质:黑猫冤案精读细研案件转折过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案件结果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16猫/第二课时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这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下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和其中的缘由。16猫/1.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我”家养猫的结局,为全文定下基调,抛出线索,总领全文;(2)为末尾“我家永不养猫”埋下伏笔。精读细研16猫/精读细研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开头的作用16猫/精读细研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⑤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⑥开头还有可能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16猫/精读细研2.三次亡失小猫之后“我”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第一次一缕酸辛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次怅然地、愤恨地,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第三次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有些不快十分生气无比难过隔了几天……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层层递进16猫/3.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亡失的失落,对夺人所爱的人的恼恨之情。“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的感情。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合作探究16猫/4.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精读细研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凭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16猫/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16猫/2.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合作探究16猫/概括主题课堂小结本文主要写了“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故事,表现了“我”因冤枉棒打第三只猫的伤心与自责,同时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决不可主观臆断。此外,作者身上还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严于律己、勇于剖析自己的可贵精神。16猫/学后感悟课堂小结感悟一: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不能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对小动物进行随意的惩戒。感悟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良好环境,使弱者得到帮助,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作为弱者要不甘落后,不逃避,积极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6猫/写作特色❶结构严谨,首尾呼应。作者围绕养猫叙写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文章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结构完整严谨。16猫/写作特色本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描写生动,无论是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文中的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令人难忘。第一只猫天真活泼,常在太阳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生动,不仅乱跑、爬树,还扑蝴蝶。第三只猫则忧郁、懒惰,不讨人喜欢。通过描写,这三只猫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❷抓住特征,描写生动。16猫/板书设计猫第一只猫可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猫》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4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