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字体设计-第一章-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史训练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系统地了解汉字、拉丁文字和数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从中总结字体设计的风格和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字体创意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时间—4课时。作业要求—(课外)搜集汉字演变史中各个时期的代表字体各一幅,并分析其各自的字体特点;搜集拉丁文字和数字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各种不同字体,共提交10幅。参考书目—《汉字设计》(陈原川);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刘守安);《文字设计基础教程》(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著,封帆译)。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个人生产能力低,需要联合成团队,以群体的力量与自然斗争,进行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互相沟通配合,产生了语言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吹号角、击鼓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知识和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知识和经验需要为后世子孙保留,同时,为了与更远地方的人交流,就需要各种记录信息的记事方法,于是出现了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等方法。1.文字的由来1.文字的由来(1)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一根绳子或是用多根绳子交叉打结,是一种表示、记录数字和简单概念的记事方法。现今发现用结绳记事方法最早的是南美洲的秘鲁印加人的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记录方法,世界各地很多民族运用过。我国的高山猿人、藏族、怒族等生活的某些地区至今依然有结绳记事的习惯。图1-25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2)契刻记事在古代,契刻主要是记录数目和事件,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讲道:“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此种记事方法运用最广泛。数目是人们最容易引起争端的事由,为了数目的准确记忆,人们把它雕刻在木片和竹片上,作为记忆,汉字的“契约”(意为“刻而为约”),就是契刻记事的延伸。图1-26史前陶器上的契刻记事符号的复原(3)图画记事象形文字是人们运用图形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帮助记忆的符号。图画记事是结绳和契刻记事不能满足人类的表达后出现的,人类在岩壁上画出一些图形,以记录生存经验或一件事,远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岩壁上就绘有各种野兽和人类狩猎的情景,这些往往都是通过写实的图形记录信息。图1-27图画记事复原(4)文字的形成•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画记事都是一种记事的方法,所产生的符号、图象如契刻具有指事性,图象具有象形性,但还不是文字。唐兰先生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能读。”•早期的文字有图画性,但图画并不同于文字,契刻、图画的符号是形成文字的原始形式,图画记事因各人绘制画法不一样,不易准确传递信息,为了辨认准确,经过漫长的时期,人类开始统一图画画法,画成统一、公认、易识别的符号,利用它指定事物,代替语言,这样便产生了文字。•世界上,形成较完备的四种文字都是从图画中演变而来,各自独立形成的。一是公元前35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虽最终在历史的发展中湮灭了,但它影响了拉丁字母的形成。二是公元前3200多年前尼罗河的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三是在公元前1300年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方正的汉字。四是公元前后在雨林的玛雅人创造了圆形或椭圆形的图像字。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四种古老的文字只有汉字沿用至今,其他文字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图1-28美索布达米亚楔形文字图1-29中国甲骨文图1-30古埃及方尖碑象形文字图1-31玛雅文字2.文字的演变史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因各个地区、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文字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玛雅文字,这三种古老的文字在历史的风尘中都相继消失,但它们都是世界文明的根基,对后世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通过演变,现今形成了以汉字和拉丁字母为代表的两大文字体系,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拉丁文字是国际通用的文字,两者都起源于图形符号,但因几千年的演变使其各具不同特色。另外,不可忽略的是阿拉伯数字,它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通用的文字,其在设计、生活等各方面运用广泛,象征意义浓厚,形成了数字文化,在文字史上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故在本书中作为独立部分探讨,并阐释数字的文化象征意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秦代大规模的文字简化和统一;第二次是1956年~1964年我国政府简化文字笔画,成为现在中国内地使用的“简体字”。(1)汉字的演变史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很多,主要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河图八卦说”源自《易·系辞》,其曰:“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对仓颉造字说,鲁迅在《门外读物》中作了科学而精确的分析,讲道:“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可见,仓颉可能不是指具体的人,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代称,所以,汉字的真正起源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后,经过史官和巫师的整理,加工而成。所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只能作为文字起源的传说。然而,以传世的实物看,文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样式,原始刻画符号具有绘画和文字的双重性,可以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图1-32仓颉像图1-33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图1-34大汶口陶器刻画符号书法字体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它是商朝后期书写或刻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王室贵族占卜的记录。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着畏惧和神秘,认为世界是由神来主宰的,各种疾病、生育、战争都寄于神的意旨,凡事皆占卜。甲骨文的文字有的用刀直接刻成,有的用毛笔书写后再刻,然后填朱砂以便久存。至今为止,出土的甲骨共有15万片之多,能确认的字两千个左右,字体有直有曲,以横竖斜角线条组合为主,错落自然,充满生机。大篆: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的吏官史籀对文字进行了改良整理,产生了大篆。金文、石鼓文都属于大篆字体。大篆意味浓厚,古朴稚拙以周宣王时期所作石鼓文为代表。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时称铜为金,故曰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刻在石鼓上的铭文称为石鼓文,商周时期金文风格流畅瘦劲,雄强奇伟,凝重浑穆,劲气内敛,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大盂鼎”“毛公鼎”。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地理位置和习惯差异,金文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大致可分为齐金文、楚金文、秦金文。其中秦金文风骨嶙峋,有兀傲强悍之气,集大篆之成,为小篆之祖,在书体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图1-35象形文字图1-36殷商甲骨文图1-37石鼓文图1-38金文小篆: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了书写记载方便,由李斯等人以秦文字为基础,对六国的文字进行整理加工、革新和总结,创造了小篆。这种新的书体形式集六国文字之优,字体修长,结构严谨,笔画圆转,无硬方折,代表作品有《仓颉篇》(李斯书)、《爱历篇》(赵高书)。隶书:隶书相传为秦始皇时期狱吏程邈所创。它书写快捷,适合手写。其初期只在下层官吏和民间流传使用,不能登大雅之堂,故称“隶书”或“秦隶”。隶书可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小篆向汉隶过渡的字体,汉隶为官方正体文字,书写便捷,是完全成熟定型的隶书,其特征是字体扁平,波磔明显,撇捺两边分散,故又称为“八分书”,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楷书:楷书又称为真书或正书,由汉隶演变而来,其笔画平直,形体方正,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书法家钟繇被后人称为“正书之祖”,楷书成就突出的代表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人,至今为书法爱好者所崇尚。图1-39秦代统一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文字改革图1-40小篆图1-41隶书图1-42楷书草书: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所创造的结构省简、行笔流畅的书体。每一种字体在快速书写时都会自然地产生草书,主要有篆草(大篆和小篆的草书)、隶草(秦隶的草书)、章草(汉隶的草书)、今草和狂草。今草主要由篆草和隶草演变而来,其成熟期以汉朝张芝、东晋王羲之等人为代表,发展到唐朝,草书更加放荡不羁,俗称狂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行书: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兼有两者特点,所以易于识别,书写便捷,行笔流畅,结构自由。行书兴起于汉末,至东晋达到高峰,代表书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俗称“二王”),代表作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行书之典范。图1-43今草图1-44狂草图1-45行书图印刷字体宋体:宋朝庆历年间(1041~1084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由于使用雕刻刀对汉字形体的操作,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体,因起始于宋朝即被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主要有仿颜体、柳体和仿欧体、虞体。到明代,在宋体基础上演变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字,当时民间流行的洪武体字形扁平,后来一些刻书工匠在刻书的过程中又创造出肤廓字体,其笔画横平竖直,规范醒目,便于阅读,因此广泛应用,至今还很受欢迎,这就是现在所普遍见到的宋体,为与后来出现的仿宋体区别,也称老宋体,台湾人称之为明体。印刷字体还有楷体、仿宋体、黑体。印刷楷体,笔画端庄、波磔势少;仿宋体是近现代对宋体的改良,工整清秀,笔画粗细一致,起落笔有笔顿,横斜竖直有楷书的味道。图1-46明嘉靖十四年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诗外传》上的印刷体•黑体:黑体主要受西方无饰线体的影响,笔画粗细一致、醒目大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综艺体:综艺体是在黑体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将部分笔画如点、撇、提、捺等作水平和倾斜转折,整体方正饱满,刚硬醒目,笔画统一,多用于广告宣传中。•圆黑体:在黑体基础上,将笔画的方头方尾改为圆头圆尾,比黑体饱满柔和、庄重有力,多用于广告标题中。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输入排版印刷,出现了更多美观大方的字体,如长美黑、琥珀体、中等线体、舒体等等。图1-47黑体、圆黑体和综艺体设计字体设计字体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已有“鸟虫书”、“龙书”等由图案所组成的趣味性设计字体,或称为花文字,汉代著名文学家许慎把字体分为六种,其中之一就是鸟虫书,可以看出当时设计字体影响较大。在不同时期还出现有蝌蚪文、凤尾书、芝英篆、金剪书等不同类型的鸟虫书,在民间也有很多,如“喜”字、“福”字装饰字体等,都是设计字体古老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设计字体的应用范围和表现手法不断拓展。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的出现,为设计字体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商业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设计字体的应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如品牌中的标准字体、广告中的创意字体、生活中的装饰字体等都在日新月异地飞速更新。图1-48“寿”字会意装饰字体图1-49创意字体(2)拉丁字母演变史拉丁字母从A至Z总共26个拼音字母,最终形成于地中海东岸,它的东北有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西南有尼罗河的象形文字,是两大文化之间的走廊地带,这里居住着北方闪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是他们创造了字母;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与拉丁字母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在这些文明消失时,周围地域受到了不同的影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现伊拉克境内),是最早的文字发祥地之一。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灿烂文明,它是图形文字发展百年积淀的结果,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最终形成,此后逐步演变成表词音节文字。当时因为连年征战,统治者要歌功颂德,经常碰到一些专有名词,为了区别,便开始使用发音符号,这样发音符号较表意符号有了进步,逐步用楔形符号代替了象形符号,最终确立了楔形文字。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逐渐使用这种楔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国家之间的通用文字,与埃及往来都有楔形文字书写的书信,条约也用楔形文字,影响很广。后来伊朗的波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对楔形文字进行改进,并使其逐渐变成较先进的抽象文字。埃及文字:据捷克学者赫罗兹尼考证推断,埃及文字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产生。埃
本文标题:字体设计-第一章-文字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4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