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1-毕业论文(2013届)题目: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姓名:学号:系部:班级:指导教师:2013年4月-2-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摘要: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在数控编程中,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至观重要的,在加工前都要对所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确定切削用量,安排加工顺序,制定走刀路线等。在编程过程中,还要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换刀点,刀具补偿等)做相应处理。因此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据铣削零件的图纸及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了详细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对该零件进行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并编制了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和刀具卡片等。关键词:数控编程刀具切削用量加工程序一、绪论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这是一种将数字计算技术应用于机床的控制技术。它把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信息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1.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机并加工零件。2.数控机床的特点①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适应模具等单件零件的生产,为模具提-3-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②加工精度高,具有比较稳定的加工质量。③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④当加工零件改变时,只需要改变程序便可以对零件进行加工,与普通机床相比较,节省了很多的时间。⑤机床本身精度高,刚性大,可以选择比较有利的加工量,生产效率比较高。⑥机床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少许多的人力物力,劳动强度从而降低。⑦对机床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⑧可靠性大。3.数控机床的未来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目前,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究其原因,国内本土数控机床企业大多处于“粗放型”阶段,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中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更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少之又少,制约了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数控铣床的组成大体有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及辅助装置和机床本体等组成。数控机床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与普通机床有着一定区别。本设计说明书包括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加工程序编制过程等内容。并详细介绍零件工艺分析的内容,认真分析和解释零件加工的程序的意-4-义。二、数控加工工艺1.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是用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来规定每道工序的操作规程,操作者按工艺卡上规定的“程序”加工零件。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把被加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位移数据编制成程序,并以数字信息的形式记录在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磁盘等)上,用它控制机床加工。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工序的内容复杂。这是由于数控机床心比普通机床价格贵,若只加工简单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2)工步的安排更为详尽。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加工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时是不能忽略的。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1)加工精度分析所谓加工精度,就是零件在加工以后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的程度越高,精度越高;反之,则精度低。加工精度高低常用加工误差来表示,加工误差越大,则精度越低;反之,则精度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一个系统,称为工艺系统。工艺系统中的各种误差将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工件上,成为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的各种误差即成为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按其性质不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因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和工件内应力引起的误差。(2)表面质量分析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和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表面粗糙度是指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波度是指周期性的几何形状误差,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是指表面冷作硬化和残余应力等。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1)影响表面粗糙度的的因素,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刀具相对工件作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上留下了切削层残留面积,其形状完全是刀具切削刃形状在加工过程中的复映。残留面积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大。在减小切削层残留面积可以采取-5-减小刀具主、副偏角和增大刀尖圆弧半径等措施。(2)工件材料的性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变形大,切屑与工件分离产生的撕裂作用,加大了表面粗糙度。所以在切削中、低碳钢时,为改善切削性能可在加工前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一般情况下,硬度在HB170-230范围内的材料切削性能较好。切脆性材料进,切屑呈碎粒状,由于切屑崩碎时会在表面留下麻点,使表面粗糙。如果降低切削用量,使用煤油润滑冷却,则可减轻切屑崩碎现象,减小表面粗糙度。(3)切削用量在一定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加工塑性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或鳞刺,应避开这个切削速度范围(一般为小于80m/min时)。适当减小进给量可减小残留面积,减小粗糙度值。一般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不大。(4)工艺系统的振动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类。强迫振动是由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如断续切削,旋转零、部件不平衡,以及传动系统的制造和装配误差等引起的振动是强迫振动。自激振动是在切削过程中,由工艺系统本身激发的,自激振动伴随整个切削过程。减小强迫振动的主要途径是消除振源,采取隔振措施和提高系统刚度等。抑制自激振动的主要措施是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和刀具的几何角度,提高工艺系统各环节的抗振性(如增加接触刚度,加工时增加工件的辅助支承)以及采用减振器等措施。3.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对于某个零件来说,并非全部加工工艺过程都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完成。而往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适合于数控加工。这就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仔细的工艺分析,选择那些最适合、最需要进行数控加工的内容和工序。在选择并作出决定时,应结合本企业设备的实际,立足于解决难题、攻克关键和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势。在选择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考虑:○1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选内容;○2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为重点选择内容;○3通用机床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可在数控机床尚存在富余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上述这些加工内容采用数控加工后,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综合效益等方面都会得到明显提高。相比之下,下列一些内容则不宜选择采用数控加工:○1占机调整时间长。如:以毛坯的粗基准定位加工第一个精基准,要用专用工装协调的加工内容;-6-○2加工部位分散,要多次安装、设置原点。这时,采用数控加工很麻烦,效果不明显,可安排通用机床补加工;○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据(如:样板等)加工的型面轮廓。主要原因是获取数据困难,易与检验依据发生矛盾,增加编程难度。此外,在选择和决定加工内容时,也要考虑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工序间周转情况等等。总之,要尽量做到合理,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要防止把数控机床降格为通用机床使用。4.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与通用机床加工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往往不是指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工艺过程,而仅是几道数控加工工序工艺过程的具体描述。因此在工艺路线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到,由于数控加工工序一般都穿插于零件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因而要与其他加工工艺衔接好。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工序的划分根据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这种方法适合于加工内容较少的零件,加工完后就能达到待检状态。○2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有些零件虽然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很多待加工表面,但考虑到程序太长,会受到某些限制,如控制系统的限制,机床连续工作时间的限制,各机床负荷率平衡等。此外,程序太长会增加出错与检索的困难,因此程序不能太长,一道工序的内容不能太多。○3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对于加工内容很多的工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几个部分,如内腔、外形、曲面或平面,并将每一部分的加工作为一道工序。○4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对于经加工后易发生变形的工件,由于对粗加工后可能发生的变形需要进行校形,故一般来说,凡要进行粗精加工的过程,都要将工序分开。(2)顺序的安排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安装与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顺序安排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应综合考虑;○2先进行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7-○3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加工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4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5.数控加工工序的设计当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完成后,各道数控加工工序的内容已基本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已比较明确,对其它一些问题(诸如:刀具、夹具、量具、装夹方式等),也大体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便可以着手数控工序设计。在确定工序内容时,要充分注意到数控加工的工艺是十分严密的。因为数控机床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自适应性差。它不能像通用机床,加工时可以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自由地进行人为调整,即使现代数控机床在自适应调整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与改进,但自由度也不大。比如,数控机床在攻螺纹时,它就不知道孔中是否已挤满了切屑,是否需要退一下刀,或清理一下切屑再干。所以,在数控加工的工序设计中必须注意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在对图形进行数学处理、计算和编程时,都要力求准确无误。因为,数控机床比同类通用机床价格要高得多,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也都是一些形状比较复杂、价值也较高的零件,万一损坏机床或零件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小数点或一个逗号的差错而酿造重大机床事
本文标题: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7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