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章主要内容
叮叮小文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恩格斯指出生产本省有两种,一种是衣、食、住、行等生产资料以及生产这些资料所需要的工具的生产,另一种是种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两种生产的关系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和质量;反过来,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质量和构成状况又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形成制约。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人口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它决定着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成为社会发展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力量。二、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恩格斯指出,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实行的是杂乱的性关系,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家庭,并依次经历了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专偶家庭等形式。此外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都是从普纳路亚家庭中直接产生的。恩格斯指出,在群婚制下,子女只知道其母,而不知其父,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到了对偶制家庭的后期,由于出现了私有财产,子女也能逐渐认识其生父,而父亲也要求子女继承其财产,于是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所取代。三、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恩格斯指出,这一过程经历了3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次大分工在社会中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方面,使交换从偶然变成经常;另一方面,由于交换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剩余产品,因而就有了私有制和阶级。第二次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这次大分工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劳动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于是奴隶的使用就成了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上除了有奴隶和奴隶主之外,还出现了富人和穷人,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摧毁了共产制家庭。第三次是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这次社会大分工在社会上早就了一个新的阶级,即商人阶级的出现,此外,这次社会大分工使分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四、国家的产生和消亡恩格斯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上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具有氏族社会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如,国家不是按照血缘而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国家有公共的权利机关,如军队、法庭、警察和监狱等。国家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灭亡而消亡。叮叮小文库-《自然辩证法》一、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第一,概况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取代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批判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确立辩证法的地位和影响。第二,在自然科学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三,揭示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使《自然辩证法》与《资本论》相衔接,从完整、系统的阐述整个客观世界辩证过程的科学观点。第四,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直接目的就是批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思潮,反击资产阶级学者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向马克思主义发起的攻击。二、关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过程恩格斯指出,从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直立行走、手活动的加强以及人脑的形成三个重要阶段。直立行走使猿手获得解放,从而使制造和使用工具这一人所特有的活动成为可能,在劳动的过程中,手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当某一时期类人猿制造出第一批最简单的工具时,猿手就转变成了人人手,猿的劳动就转化成了人的劳动,从而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劳动中,人的各种器官不断的完善,由于交往的需要产生了语言,在劳动和语言的双重作用下,人脑产生了,从而就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意识。反过来,意识又会对语言和劳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关第一,恩格斯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恩格斯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概况了整个自然界无限发展的辩证图景。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有生有灭到有灭有生,经历了一个无限发展和永恒循环的辩证过程。第二,恩格斯依据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对自然科学进行分类。恩格斯将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概况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与之相适应,恩格斯将自然课学划分为机械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第三,恩格斯阐述了各门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恩格斯指出由于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与之对应的各门科学之间也存在的同样的关系,两门或多门科学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就是这种运动形式的表现。第四,恩格斯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实践。但各门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制度也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四、自然科学认识中的逻辑问题第一,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科学认识逻辑的性质。恩格斯指出形式逻辑是自然科学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最根本的却是辩证逻辑。第二,恩格斯指出了自然科学认识逻辑发展的过程。指出这一过程是从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第三,原则上解决了自然科学认识逻辑中的归纳问题。恩格斯指出,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无法证明必然性的。科学认识中普遍必然性的证明在于人类的实践。叮叮小文库-《反杜林论》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在党内造成了混乱,于是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杜林便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攻击。杜林主义是一个以折中的哲学、庸俗的经济学为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了使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应李扑克内西的要求,决定公开回击杜林,由于马克思正忙于资本论的写作,于是恩格斯便担当起了这一任务。一、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恩格斯将其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并从哲学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上将其与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区分开来。(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1,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于它的物质性。2,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关和时空观。首先,阐述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恩格斯指出,物质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就在于它的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恩格斯将各种运动形式概况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并指出,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不断有简单、复杂之分,而且还有高低之别,不同的运动形式相互包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次,阐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之间存在区别,即静止表示事物的平衡态,而运动则表示平衡态的打破;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静止是静动、不是绝对不动。再次,阐述了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第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恩格斯指出,时空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不存在没有时空的物质运动,另一反面,也不存在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第五,阐述了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无限的时空是由数量上无尽的有限的时空所组成。(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第一,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被提了出来,它不是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人们的存在,恰恰相反,它是用人们的存在去说明人们的意识。第二,针对杜林的暴力论,科学的阐述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了私有制、有了阶级、有了国家,进而才有了人对人的统治,可见政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主要是受经济发展决定的。当然,政治对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当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时候,促进经济发展;当它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时,阻碍经济发展。第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和平等关。恩格斯指出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并认为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与此同时,恩格斯也指出,平等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不论它以资产阶级的形式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都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观第一,阐述了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差别。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在考察事物及其概念的过程中,将其看做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而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概念的过程中,则将其看成是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从其产生和灭亡的方面去理解。第二,阐述了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恩格斯指出,就各个历史时期单个的个人而言,其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非至上的;就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而言,整叮叮小文库-个人类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又是无限的,至上的。第三,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是至上与非至上的统一,因此,作为人类认识和思维成果的真理,也具有绝对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此外,恩格斯还阐述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可以转化成谬误,反过来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第四,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恩格斯指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并利用这些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服务。(五)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阐述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根本方法恩格斯指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生产的关系运动规律。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针对杜林的分配决定论,科学地阐述了生产、交换和分配之间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要求与之适应的分配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分配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可见不是分配关系决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是恰恰相反。当然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也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三)批判了杜林的价值论,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恩格斯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的大小是由时间的长短来计算的。劳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却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变现出来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三、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首先,恩格斯科学评价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开始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发展,但又很不充分,很不发展的产物。三大空想家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历史的局限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能在思维中构建自己的社会主义社会。其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恩格斯指出,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抽象的人性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有所不同,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特征:恩格斯指出,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行动。到那时,政治统治对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干预将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对于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人们将第一次,成为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叮叮小文库-《哥达纲领批判》巴黎工人运动失败以后,德国工人运动高涨。但拉萨尔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他们主张工人在国家的帮助下建立合作社,并极力阻挠第一国际在德国的工作,从而使德国工人运动长期处于分裂的状况。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工人运动高涨。以李扑克内西和陪陪而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多次提出与全德工人联合会联合的建议,但均遭到拉萨尔派的拒绝,直到1874年,为了避免遭到群众抛弃的命运,才主动提出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联合的建议。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则上同意两派合并,但要求拉萨派必须放弃机会主义,放弃拉萨尔主义,结果李扑克内西和佩佩而没有听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匆忙与拉萨尔派签订了一个充满机会主义的纲领草案,当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这个草案后,十分义愤,于是马克思于1875年抱病写下了哥达纲领批判对哥达纲领进行逐条批判同时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一、对批判哥达纲领逐条批判第一,批判拉萨尔派反动一帮的谬论。拉萨尔派认为除了工人阶级外,其他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马克
本文标题: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章主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7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