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乳腺癌免疫组化临床意义什么是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免疫组化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一,ERPR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1.ER、PR是什么?•1)ER是雌激素受体,PR是孕激素受体,•2)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3)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ER、PR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2.ER、PR在乳腺癌中的意义。•1)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HER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2)乳腺癌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其ER、PR的表达率高,内分泌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二,C-erbB2癌基因•1.C-erbB2癌基因是什么?•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又称neu或HER-2,•2)它编码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又称p185蛋白。中文发音:西饿波兔•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C-erbB2癌基因•2.C-erbB2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1)C-erbB-2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预示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2)C-erbB-2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预示乳腺癌易出现复发转移。•3)C-erbB-2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预示乳腺癌对CMF方案耐药。•4)C-erbB-2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预示乳腺癌对他莫西芬耐药。•C-erbB2癌基因•5)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6)在腋窝淋巴结已有转移的乳腺癌中这种预示作用尤为明显。•7)在腋窝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中有不同看法,认为该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在腋窝淋巴结未转移时与乳腺癌预后无关.KI-67•1.KI67是什么?•1)ki67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有表达,在从正常乳腺或纤维腺瘤及增生上皮的样本显示,ki67表达的水平极低。•2)是一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增殖细胞核蛋白,无组织特异性。•3)是一个界定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由价值的标记物,能准确的反应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4)ki67在G1中期到晚期出现,S期和G2期逐渐增加,M期达到最高值,M期后迅速降解或丢失抗原决定簇。KI67•KI67的临床意义•1)在乳腺癌原发病灶较大、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分期较晚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意义。•2)高阳性表达可反应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强,恶性程度高,转移的机会高,预后差。•3)ki67还可作为乳腺癌化疗敏感性指标,肿瘤细胞的增值率降低,比肿瘤的肿块缩小更能反应肿瘤对化疗敏感程度。ki67下降越明显,则化疗的疗效也就越为肯定。•E-cadherin•1.E-cadherin是什么?•1)E-cadherin上皮细胞钙粘蛋白是一类建立细胞间紧密连接、维持细胞极性、保持组织结构完整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2)它分布于人和动物的各类上皮细胞。•3)E-cadherin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粘附功能。E-cadherin•2.E-cadherin的临床意义•1)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功能缺失使癌细胞与邻近细胞间的黏附作用降低,导致肿瘤细胞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增加,从而增加癌细胞的转移和浸润能力,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E-cad表达缺如是乳腺癌浸润性增加、转移能力增强的一个指征,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不但比较敏感和特异,而且简单方便,值得在肿瘤临床上推广应用。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p53过度表达提示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不佳。EMA•1)上皮膜抗原(EMA)、EMA为一组高分子量为主的糖蛋白•2)组织分布特点是一般限于上皮细胞的腔缘表面膜,细胞基底面及侧面胞膜无EMA分布。•3)EMA一般不见于间叶性肿瘤,故EMA是较好的上皮源性肿瘤标志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VEGF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细胞间质,•2)它的受体为酪氨酸蛋白激酶型膜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3)当VEGF与受体结合后,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这样肿瘤细胞一方面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而迅速增殖,另一方面也容易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血流从而发生远处转移。•4)它是独立预后指标,与年龄、绝经状态无关,与ER、PR呈负相关,高表达者易转移复发,预后不良,且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效果差,•5)建议对VEGF高表达者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EGFR•1)上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膜。•2)在正常的情况下,EGF是一种潜在的有丝分裂因子,当其与靶细胞受体结合时,就能够刺激细胞增殖。肿瘤周围的细胞受到肿瘤细胞分泌因子刺激开始表达EGFR,而EGFR的表达使“正常”的周围细胞逐渐向恶性表型转化。谢谢
本文标题:乳腺癌的免疫组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