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危机: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台风、空难、疾病爆发、意外伤亡等。•危机状态: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我们遭遇这些突发事件使我们感到难以解决,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黄静如:高一女生,早上上学的时候很不幸被公交车撞到了,伤势严重,最后抢救无效。•丁宁和夏菲:黄静如的初中同学兼高中同学,经常一起玩,一起放学回家,那天亲眼目睹了黄静如被撞的过程。•慕容雪:黄静如的同桌,关系较为密切。•项杰和陈少卿:黄静如的同班同学。场景一:噩耗传来时1.类似的危机中,你会有什么反应?2.从录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哪些幸存反应?场景一:一群同学围在一起相互倾诉心情与想法•丁宁:当时的情景,我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我……我看到她倒在血泊里的时候,我真的很害怕,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夏菲:那一霎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心跳得很快很快。去医院的路上,我一直向上帝祈祷希望她能没事,可是……。那段时间我始终不敢相信她已经离开我们身边了。•慕容雪:当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她就这样走了。•陈少卿:这只是一场意外,只不过发生的离我们太近了。•项杰:是呀,当老师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家都很震惊,很难想象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陈少卿:我昨天还看到隔壁班她最好的朋友在操场上漫无目的跑着。•丁宁:我真的……真的很恨自己,我好后悔,我为什么前一天没有叫他别骑自行车上学呢?如果前一天我那样做了,也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害怕、慌乱)(心跳加快、祈祷、不相信)(否认)(冷静)(震惊、否认)(漫无目的的奔跑)(自责)•包括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失调。•心理的:首先是短暂的震惊,紧跟着是否认,然后是混乱、恐惧、茫然、麻木和意识恍惚等;•生理的:心跳加快、肌肉紧张、过度呼气、头晕、持续兴奋与失眠等;•行为的:呆滞、木僵、手足无措或无目的乱跑等。幸存反应找出哪些属于危机后的正常反应,哪些属于过度反应?场景二:一周“晴雨表”一周“晴雨表”•好朋友丁宁开始不断地做恶梦,睡觉很容易惊醒,每天时而处于悲伤恐惧当中,时而开始又自责又愤怒,变得孤独,容易健忘,经常随身携带黄静如的遗物回黄静如出事的地方旧地重游。一周“晴雨表”•夏菲最近经常肠胃不适,食欲下降,很容易焦虑,很害怕自己或家人死去,必不得已上学外,不敢出门,家人出门会很担心,黄静如生前喜欢在自己的书上画心心,现在夏菲也出现相同的行为。一周“晴雨表”慕容雪不愿意搬动黄静如的书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乏,容易被惊吓,出现怀疑周边的一些人、事、物。一周“晴雨表”•项杰谈到黄静如就感到无可抑制的悲伤,也开始做恶梦,想起自己去世的爷爷,每天感到害怕又担忧,不信任他人。一周“晴雨表”•同学陈少卿看上去较轻松,无所事事的。过度反应的诊断-一些线索Linderman19441.谈到逝者就感到无可抑制的强烈及鲜明的悲伤2.看似无关的小事却引发强烈的悲伤反应3.不愿意搬动遗物4.长期的忧郁,特别是持续的愧疚感及低落的自我价值5.自毁的冲动6.有模仿逝者的冲动7.“纪念日效应”危机反应•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口干、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害怕、焦虑、怀疑、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轻松、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不相信、困惑、沉湎于对逝者的思念、感觉逝者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心不在焉的行为避免提起失去的人等、坐立不安,过动哭泣、旧地重游及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场景三:数月后丁宁:现在她觉得自己的状态挺不错的。每天正常上学,情绪也保持的不错。夏菲:已经能正常饮食、睡眠、起居。慕容雪:每天安静的上学下学,显得有些忧郁,看到树叶掉落会引起她强烈的反应。同学项杰开始不做恶梦了,人也开始变开朗了。陈少卿:数月后出现了胃病。(与家人朋友谈谈自己的心情,也给黄静如写了告别词,祝福话。)(坚持不打破日常生活规律,参加户外运动)(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1感受情绪,调适情绪。2维持日常生活的规律。3接受事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4转移注意力。勇敢面对危机的四个秘诀感同身受与帮助(1)无言地陪伴。(2)无条件地倾听。(3)无条件地接纳哭诉者。(4)给予当事人关怀和理解。
本文标题:危机突发事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