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调研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作为“绿城”南宁新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850亩,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由德国gmp设计公司和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建筑设计紧扣“汇展建筑”及“朱槿花”为主题,以理性主义的手法高度地融合了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成功地营造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一、设计理念设计的基本构思是利用基地内的现有山丘作为会展中心主体建筑的基座。位于山顶而突出于城市天际线之上的主体建筑使会展中心成为整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登上会展中心的高处,人们可以俯首饱览南宁市的新市容。高高位于山坡上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中心表达了南宁市对未来发展的自信,体现出南宁市面向世界的开放形象,具有极佳的识别性和象征意义。会展中心依山就势逐层升高,造型独特的多功能大厅穹顶,雄踞主体建筑首端海拔108m(建筑标高+9.0m)的山丘上,进一步渲染了会展中心的隆重气氛。覆盖有先进的半透明薄膜的穹顶在光影的作用下翌翌生彩,宛如一朵硕大的朱槿花,更为这一新的标志性建筑增光添彩。把“花”建在山上,体现了南宁人的绿色情结。穹顶造型还像是“壮族少女的裙子”,12瓣白色的花瓣,代表着广西的十二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创美好的未来。晚间,在内部灯光的烘托下,整个建筑晶莹剔透、美不胜收,更凸显了会展中心作为南宁市一个新的、当之无愧的标志。二、总平面布局由主体建筑、会展民歌广场、行政综合楼等组成,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A地块和B地块的不同地形地貌,以拥有高达51m的山丘的A地块作为会展中心的主基地,设置了会展中心的主体建筑;B地块作为大型会展广场,将南宁市市区与会展中心连接在一起。飞架于竹排冲和竹溪路上的步行者天桥则又将这两者联为一体。在基地的北部设置会展中心停车场及机动车驶入口,公交巴士和出租车的下客区,它们通过位于主轴延长线上的步行通道与会展中心相连。会展中心的主体建筑座落在基地的中部,多功能大厅位于主体建筑的正前方,其南侧是相对独立的展览中心。三、主体建筑主体建筑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基地现有的地形地貌,它的各个楼层依山就势逐级升高,造型轻巧、秀丽、通透,坐落在基地的中部。1)入口从市区方向来的步行者可通过步行天桥到达主体建筑,机动车则通过位于主轴延长线上的停车场和下客区将参观者送达主体建筑的入口区,两种交通流线的组织都以多功能大厅的穹顶为醒目的目标点。平缓的坡道,宽敞的室外大阶梯和室外自动扶梯,将位于不同高度的用地联为一体,而最终引向主体建筑前宽敞的入口区。2)多功能大厅在大穹顶下的多功能大厅,气势宏伟、造型独特,雄踞于主体建筑首端海拔108m(建筑标高+9.00m)的山丘上,其南侧是相对独立的展览中心。使用面积2800平方米,可容纳1500多人。多功能大厅坐落在天然砌石基座上的两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柱支承起造型独特的屋面,有序的柱列赋予整个建筑以强烈的韵律感。用天然石装饰的台基构成建筑物视觉上的基座,台基上的室外平台则为参展者提供了室外活动空间并可用做露天展场。一组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的屋面飞架于中央大厅和各个展厅之上,它们贯通整个展览中心,将展览中心的建筑特征充分地表达出来。其折板型穹顶是整个会展中心建筑群的“点睛”之笔,由轻巧的钢桁架支承,上覆半透明、含隔热层的双层薄膜。透过薄膜进入圆形穹顶大厅的柔和自然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气氛。多功能大厅可按需灵活使用,在空间上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没有交叉,它们可以被单独使用。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扩声系统、10+1同声传译系统,是举行展览会的开、闭幕式、大型会议,上演戏剧、音乐会等提供了理想的场所。3)会议中心会议中心位于多功能大厅下方(建筑标高0.00m/海拔99m)。装修豪华、环境舒适的会议中心主要由多功能厅、阶梯型国际报告厅、贵宾接待室以及不同规模的会议(厅)室组成,总使用面积6000多平方米,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声扩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等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是进行行政或商务会议、谈判和培训的理想选择。拥有5个可进行灵活分隔使用的会议厅以及餐厅等附属设施。会议中心有单独的入口,故可与展览中心分开单独使用。在标高介于展览中心入口层和会议中心入口层之间的夹层内设有为会议功能服务的附属用房如存衣处,导演室,同声翻译室等。4)展览中心展览中心的展厅分布于两个楼层上,共有15个不同规格的展厅(最大展厅8100平方米),展览面积达4.8万多平方米,可容纳3360个国际标准展位和300多个非标准展位。位于中央大厅宽敞的大楼梯和数台自动扶梯将两个楼层联为一体。展览中心的入口层标高是+9.00m/海拔108.00m,上层展厅的标高是+22.50m/海拔121.50m。各展览大厅沿着这个两层高,充满自然光线的中央大厅两侧左右排列。因为展厅直接靠近中央大厅,所以参观人流可以在中央大厅内很快地辨别方向并直达展厅。位于同层的各个展厅可以按需合并成大小不同的单元加以使用,最大可将同层的所有展厅和中央大厅部分连接起来作为一个单元使用,或者沿主轴线将之分成左右各半。展厅的面积从2150m2到3210m2大小不等而可按需提供大小有别的展场面积,或进行面积大小不同的组合。下层最南端的展厅是一横向的特大展厅,面积5040m2,可满足大型展览会有时为特大展场提出面积要求。下层展厅的净高为10m,上层展厅的净高10m至15m不等。所有展厅都可从两个侧面采光,需要时可通过遮光设备调整日光射入量。介于各个展厅之间设置了所谓的设备核心筒,这里集中设置了所有的为展览空间服务的水暖电空调通风等设备管道。5)中央大厅通过屋顶和两侧立面进行采光的宽敞中央大厅,主要起到展览中心交通枢纽的作用,但在需要时它的部分面积也可用来做临时展场。大厅内设有各种问讯台、指示牌、机动的或固定的餐饮供应点等,可供参展者小憩逗留。货运车辆可以直接开进所有展厅的内部。下层展厅的供货交通可经连通东西两侧供货区的货运隧道直达展厅。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保证了展览中心的供货营运,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前建造规模庞大的坡道设施而有损建筑形象。在上层,货运车可从展览中心南侧驶入并经由展厅外立面前设置的徊廊进入展厅。搭建展台期间,货运车可穿过展厅并经由中央大厅而从南侧的次入口驶出。四、会展民歌广场会展广场是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筑系列群的序幕,最初的设想仅为会展的附属广场,后来为更好地展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迷人魅力,广场被调整为会展民歌广场,成为南宁国际民歌节主会场及市民休闲公园。总占地22.8万m2,由民歌节主会场、休闲公园和人工湖三部分组成,与会展中心主体工程相呼应,是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会场,也是举办各种大型机械展览的理想场所。1)民歌节主会场以会展中心为舞台背景,使不同类别的艺术在舞台上交相辉映。椭圆形看台外围是绿化环带,由高至低渐渐隐入地面,以一个特定的几何形体嵌入地坪,塑造出完美的空间形态。平地观众席由草坪铺设而成,看台区则是由硬质座席与草坪相间铺设而成,致力打造大自然生态的“绿色民歌节”。舞台为临时搭建,平时与平地观众席连成整体,是会展中心良好的室外展览场地,可以举行各种大型机械展览。可容纳3.5万人。2)人工湖设计将穿行而过的城市河道“竹排冲”局部拓宽,利用水坝截流而形成人工湖。湖岸采用亲水做法,满足人类的亲水本性。人工湖中设有睡莲湾、游船码头、灯光广场等景点。3)休闲公园休闲公园中精心设计一条蜿蜒曲折、渐宽渐窄且上下起伏的园路绕湖而行,最终与主会场连接,宛若一串诱人的项链,而民歌节主会场正是一块镶嵌在这串项链上夺目的绿宝石。五、行政综合楼行政综合楼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由办公场所、多功能展厅、展具加工间、仓储等组成,同时配有可容300人的会议厅。主建筑展厅加上可搭建110个展位的多功能厅、可搭建203个展位的行政综合楼多功能展厅和集会广场,展览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极具时代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对“绿城”南宁的现在及未来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本文标题: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9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