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专业术语
1答题技巧及答题专业术语一、小说(一)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分析(情感、性格);(1)提问方式: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XXX是个怎样的人物?②概括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注意区分】①区分“分析形象”与“概括形象”分析形象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只需要答出相应的话语②区分“形象”与“性格”形象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命运遭遇、身份地位等(2)答题方法:“三从”①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3)基本答题思路: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得出该特点的理由(结合文本分析)检查:外貌+性格+命运遭遇+身份地位2.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重要物象)(1)提问方式①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有何意义?②小说塑造××物象,有何作用?③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2)人物作用万能模板①人物:A表现人物的特点、性格、品质、心理、情感,塑造人物的形象(自己或他人);B线索人物,穿针引线,贯串全文。C“我”作为讲述者和见证人,串起整个故事,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说服力。②情节:暗示后文的情节发展,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呼应前文的某处情节,使结构完整;构成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构成突转,使得情节有起伏波澜;2③环境:暗示/凸显小说时代、社会背景与特征;呼应小说自然环境的特点;烘托氛围。④主旨:暗示/揭示/丰富/深化小说主旨;与标题关系。⑤文学手法:使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结构篇章手法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3)次要人物作用①衬托主要人物…②体现某一群体的性格或思想情感;③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和见证者,增强文章真实感和感染力;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贯穿全文的线索;○6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营造氛围。○7暗示/揭示文章主旨;○8与标题的关系。(4)重要物象的作用人物:有助于表现人物情感与性格,丰富人物形象。主题: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情节:反复出现,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集中、结构更严谨。环境:衬托环境,是否有时代特点。手法:象征3.人物描写手法正侧面描写:(一)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二)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二)情节1.概括故事情节(1)提问方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答题思路:①理清小说的结构:可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②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有对比冲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③抓住小说中的场面3(3)答题模板主人公+在……的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2.一般故事情节作用(1)提问方式:①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哪些作用?②作者为什么花较多笔墨写××情景(2)答题思路:(1)人物:塑造人物形象。(2)情节+读者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开端:照应标题,铺垫,伏笔,引出下文,首尾呼应。(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中间:突转,照应,铺垫,伏笔,承上启下。描写的凸出环节,带给读者震撼力。④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戛然而止,引发读者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3)突出表现主题。3.欧亨利结局作用(1)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而前文…………,做出暗示/铺垫/伏笔,使情节在情理之中;(3)暗示最终结局……(4)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强文章可读性;(5)深化文章主旨,更好地表现……;(6)丰富人物形象,更好地体现人物……;(三)环境1.提问方式①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②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③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2.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的背景(环境)(2)为主人公提供典型的场景(环境)(3)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首段)(环境)(4)渲染……的气氛(两个词)(环境)(5)暗示社会环境(环境)(6)暗示时间的推移(环境)(7)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人物)4(8)暗示人物的命运(人物)(9)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情节)(10)揭示文章主旨(主旨)(11)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读者)(四)主旨情感1.小说标题的作用(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情感。(人物)(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情节)(3)作为重要线索/情节贯穿全文。(情节)(4)展开情节,前后照应。(情节)(5)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环境)(6)寄托作者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主旨)(7)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阅读冲动。(读者)(8)象征、对比、一语双关、反问……(手法)2.这个题目能否用XX来替代?答题思路(1)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制造悬念或双关的作用。(2)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人物XX形象。(3)这个题目贯穿全文,其他情节围绕它展开。(4)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XX主题。(5)替代的题目(或者原文题目)有XX缺点二、散文【一】行文思路(或结构)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5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1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3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二】行文表达作用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1)开头: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3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4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5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2)中间: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前后呼应;3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4呼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3)结尾:1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6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5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4)其他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1、常见题型:①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②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或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主旨句、中心句、景物描写句)③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结构类)2、解题思路: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词语含义分析题: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句子含义分析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置;分析艺术手法)3、答题格式: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附:某一词语含义或作用常使用的术语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7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词语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三)形象分析类1、常见题型: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③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解题思路: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要使用总分总结构。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3、答题格式: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四)人称类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2、答题格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五)归纳内容要点1、常见题型: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及答题专业术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0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