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本试题不分Ⅰ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一、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①nì②载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回应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让青少年更好地认可、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冯骥才表示,要循循善诱。②“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严谨耐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我们不仅要大声呼唤“工匠精神”,更要精心“工匠精神”。③“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A.联合培植契合B.联合培育适合C.融合培植适合D.融合培育契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B.一首《扬州慢》,王悦只默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背诵起来不仅流畅,还一字不差,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C.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进山前见过一条大沙河,浑浊的水,白亮的反光,;而在这里,,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①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②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③一见之下就平添了几分烦热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5.填空。(5分)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①《游山西村》中的诗句“,”由自然引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②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是:,。③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④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名著阅读。(2分)下面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裙钗”指的是,猴王来找她的目的是。除选文所示情节外,请再写出关于猴王的两个故事情节:、。7.综合性学习。(5分)“奋”字当选为“2018年度词语”。请你参加“‘奋’字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源流追踪①“奋”字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鸟类振羽展翅”。展翅飞翔是要用力的,由此而又派生出诸多引申义来。“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奋”字含义则引申为:。(1分)“奋”字当前②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请你展开想象,根据下面例句仿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奋斗”的理解。(2分)示例: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安详,安详就像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仿写:我也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奋斗,,。③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班级将举办“‘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2分)二、阅读欣赏(共50分)(一)(4分)春日杂咏(明)高珩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分)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二)(8分)七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周密《观潮》(乙)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张岱《白洋潮》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方其远出海门方.②吞天沃.日沃.③走.避塘下走.④坐半日,颜.始定颜.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12.甲文中“”和乙文中“百万雪狮”、“半空雪舞”都运用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和形态上描绘了大潮奔涌的气势,表达了的情感。(4分)(三)(8分)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芦花荡》13.【A】句和【B】句均属于什么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14.选文刻画老头子形象时共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4分)(四)(14分)色彩怎样帮助了科学家①姹紫嫣红、粉白黛绿,这些色彩常常出现在画家的调色板上。你可知道,色彩还帮助科学家揭开了大自然的许多秘密呢!②为了识破细菌的“庐山真面目”,科学家伤透了脑筋。这是由于细菌不但太小,人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而且它们大多无色、透明,即使在显微镜下,也是白茫茫、模模糊糊的。③19世纪,一位叫柯赫的德国医生,想出了用染料染色、让细菌“穿上花衣服”的办法来识别细菌。这种办法虽妙,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柯赫把一滴染色溶液滴在光洁的细菌涂片上,眼看溶液的颜色迅速化开,并覆盖了涂片,但当他小心翼翼地用水冲洗时,细菌身上的“花衣服”也同时被流水冲走了。经过多次失败后,柯赫终于找到了一种苯胺染料,细菌“穿”上了这件不褪色的“蓝装”以后,第一次在显微镜下向人类展现了它纤细而清晰的身体。柯赫乘胜追击,不久就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核病菌“抓获归案”。现在,科学界已经公认,柯赫发明的“细菌素色法”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④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细菌对色彩的爱好并不相同。例如有一类细菌爱“穿紫衣”——能被结晶紫染料和碘染成紫色,这在医学上叫作“固紫阳性菌”,需用青霉素对付;而另一类“固紫阴性菌”却爱“穿红衣”——能被盐基桃红染料染成红色,氯霉素是它们的“克星”。化验员就是用这种方法,判断究竟是哪一类细菌在病人的身体里为非作歹,然后请医生“对菌下药”,使病人药到病除的。⑤19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雷诺在一根长长的装满流动水的玻璃管里注入染色液体。奇迹发生了,他看到一条与水管的轴平行的直线,而且水流加快到一定程度时,水流竟然激烈涌动起来。原来,液体、气体的运动特性与速度有密切关系。⑥我们看到飞机在空中飞行,相当于空气在以同等的速度流向飞机。这样,当一架飞机设计成功之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进行冒险试飞了。那怎么实验呢?设计师们只要把做好的飞机模型放在一个很大的鼓风机口就可以了。当鼓风机吹出的风吹向飞机模型后,飞机设计师们就可以精确地测算出飞机各个部分所承受的阻力。七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⑦当然,这种人造风人们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设计师从雷诺实验中得到启示,将煤油不断地均匀喷射进鼓风机里,就会产生有色烟雾,这样人们就会看到有色的烟雾飞向飞机,形象地显现出风的威力。⑧加拿大的冬季是严酷的,气温常在-20℃以下,但和加拿大纬度相同的挪威却暖和得多。为什么两地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据说,这是因为大西洋里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暖流。但是无人知道这股暖流究竟来自何处,去向何方。由于海洋中水天一色、渺无边际,因而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地理学上一个有名的难题:墨西哥湾暖流之谜。⑨后来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插曲。19世纪,德国有一位叫斐雪的化学家,在一次洗澡时被同浴者们埋怨,说他把浴池搞“脏”了——池子里的清水忽然变成了黄色,同时还闪闪发光!原来,斐雪教授当时正在集中精力研究一种荧光染料。这种荧光染料有一个特点,能在阳光中紫外线的“激发”下发出各色光芒,并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斐雪教授的头发上附着了一点儿染料颗粒,它们使浴池变成了“大染缸”。⑩于是,地理学家们决定也来制造一个“大染缸”——他们设法在大西洋里撒下几吨荧光染料,使暖流印上黄绿色的荧光“标记”,果然把墨西哥湾暖流之谜揭开了。原来它发源于中美洲墨西哥湾,经过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穿过北海,进入巴伦支海,最后消失在北冰洋。据测算,如果把这股暖流全部变成热能,就相当于在欧洲西北部,每一米海岸线就有6万吨煤在燃烧。有了这么一根特大的“天然暖气管”,难怪挪威的气温要比加拿大的气温高多了。15.通读全文,说说色彩帮助科学家揭开了哪些大自然的秘密?(3分)16.第⑨段关于斐雪教授的插曲有什么作用?(3分)17.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18.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分析。(4分)(五)(16分)屋檐下游走的光阴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②屋檐,是属于故乡的,是属于童年的。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③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1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