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自然笔记”课程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该课程基于初中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培养目标,设置动物与植物、地质天文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又依据“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细分,旨在建设一门能够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彰显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自然笔记”课程开发背景为了打造“美丽校园”。“自然笔记”课程开发力求打造“美丽校园”、“生态校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源于儿童群体的“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一位作家提出的,他认为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少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我校试图通过开发“自然笔记”课程,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能够认识到其他物种或类似物种的存在,能够把几种物种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来,等等。“自然笔记”课程希望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提升初中生的观察素养。“自然笔记”课程通过在自然知识上的专业性、情境创设上的趣味性、生态物种上的丰富性,为学生观察素养提升创造良好的契机、环境和动力。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体验成功”为办学理念,把“培养知书达理,自信自强,视野开阔,拥有一定艺术与创新素养的健康少年”作为育人目标。“自然笔记”课程可以很好地承载学校特色建设需要。“自然笔记”课程的设计课程理念与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设计、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素养和实践精神。使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现象的观察,逐渐学得观察方法、培养较强的观察动机、正确的观察态度、浓厚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最终学会观察并乐于观察,在观察、记录、交流、讨论、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力、领悟力。课程内容。以主题加模式块的形式建构内容,设立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下面都分设了任务主题。模块一为“绿色的家园”,下设四个任务主题。任务一:设计和制作书签——植物界的图形(3课时),通过观察叶的形态结构,以叶为主题制作一张书签。任务二:设计植物台历——多彩的岁月(3课时),仔细观察校园内的各类植物,将自己所感兴趣的植物记录下来,并制作一本植物台历。任务三:种子成长录——播种的季节(3课时),通过亲自种植感兴趣的蔬菜瓜果,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并且记录下成长的经过,完成一份成长记录册。任务四:校园植物图鉴编制——身边的绿色(4课时),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考察,记录校园植物的多样性,设计并完成校园植物图鉴。模块二为“大地的精灵”,下设三个任务。任务一:设计一个鸟巢——繁殖的时节(3课时),通过对各类鸟巢的观察,掌握鸟巢制作的基本方法,设计完成鸟巢的制作。任务二:编撰鸟类科学故事书——我的鸟类朋友(3课时),观察身边的鸟类,结合自己饲养鸟类、观赏鸟类的切实经历,编写一本鸟类故事书。任务三:编制鸟类的图鉴——空中的过客,观察动物园或身边校园内的鸟类,将你所看到过的鸟类记录下来,完成一本鸟类图鉴的编制。模块三为“庞大的家族”,下设三个任务。任务一:设计蚂蚁爬行棋谱——蚂蚁的地下王国(3课时),仔细观察自然界蚂蚁的行为,记录下蚂蚁的行动路线,完成一张蚂蚁爬行棋谱。任务二:设计一幅蝶翅画——蝶翅成画(3课时),观察自然界的各类蝴蝶,用美丽的蝴蝶翅膀拼出一幅蝶翅图。任务三:编导蚕宝宝的成长纪录片——蜕变(3课时),在饲养蚕宝宝的季节中,仔细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将它们记录下来,制作一部成长记录片。模块四为“美丽的世界”,下设三个任务。任务一:校园天气预报——多变的云彩(3课时),仔细观察天空中云彩的形状和变化,结合查找到的天气变化的资料,进行校园天气预报,要求能预测接下来天气变化的趋势。任务二:设计制作24节气图鉴——科学解密中国农历(3课时),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农历历法,探究农历中24节气与自然界变化之间的关系,找出每一个节气的地理特征,制作24节气图鉴。任务三:制作立体生态模型——校园里的生态系统(3课时),仔细观察校园内一处微型生态系统,先用画笔把它描绘出来,再用卡纸、塑料板、泡沫等材料制作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模型。自然笔记课程的实施课程管理。一是教导处负责管理工作,成立“自然笔记”课程综合研究室,负责编制课程纲要、制定每学年课程实施计划,编写“自然笔记”校本教材。课程综合研究室成员由校长、教学科研分管校长、教导主任、科技总辅导员、科学教研组长、校科研室、地理教师、生命科学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理化教研组长、美术教师、摄影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等组成。二是申报有关课程研究课题,进行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三是任课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做好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案例收集、分析。四是建立课程反馈制度,不定期召集任课教师进行阶段或学期总结,及时调整课程实施中的不足。五是建立“自然笔记”课程学生档案袋,进行定期交流展示。六是通过对学生座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参加课程内容的反馈、评价,及时调整。课程由科学、地理学科、语文学科、美术学科等相关学科教师共同教学,课程实施场地分别为教室、校园和上海动物园。开发校内课程资源。一是丰富校园内植物的物种,让学生在一年四季都能有可以观察的植物。二是开辟一块校园生态环境观测区,形成自然生态环境,供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记录生态区内物种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设立“自然笔记”课程中心。中心内有标本陈列、水生态养护、动植物养护、作品陈列、专用书架、电脑网络等,为学生在完成自然笔记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探究问题的途径。开发校外课程基地。与上海动物园的合作,提供学生开展野外考察、观察野外生态环境的平台。与沪杏科技图书馆合作,充分利用馆内丰富的科技图书资源和视频影像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料查询途径。课程实施策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单位组织教学。在合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积累经验、丰富学习经历。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计划地开展观察探究活动,并且用自己观察记录的所得完成任务所需的作品。通过作品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密切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自然笔记课程的评价对教师实行全程评价,采用学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参与程度、作品完成情况等,按照优、良、合格给予学生相应的等第。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着重强调过程性评价,将评价作为学习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鼓励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信心。(作者陈红波,系上海市虹桥中学校长)《中国教育报》2014年1月8日第6版
本文标题: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2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