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研究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世界的通用语言,好的游戏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前奏。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表现。他们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因此游戏的世界是一个真正的童心世界。正因为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游戏才被看成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是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所以,幼儿需要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就更需要理解幼儿的游戏,通过解读幼儿的游戏,看到游戏行为背后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与规律,并适宜地支持、推进幼儿的发展。[关键字]:幼儿自主性教师介入指导时间控制问题策略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游戏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游戏兴趣不持久、游戏情节单一、游戏难以深入发展等问题,使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价值难以充分实现,而教师若能加强自主性游戏的指导,合理投放游戏材料,合理制定游戏的开展方式,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权利,教师对游戏的及时点评。自由选择是儿童游戏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现幼儿对于一个活动,如玩积木,如果是自己选择的,就是游戏,如果是老师分配的,那就变成了工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自由选择便不那么重要了。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具有以下特征: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摆脱了用手段与目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束缚。这些对于自主性游戏的开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初浅地来谈谈自主性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1、游戏的开展方式据教师而定,未能尊重幼儿意愿自主性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幼儿意愿可以得到尊重的游戏,但是在游戏开展中,大多数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节省时间分配幼儿到各个活动区域,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在游戏时显的兴致不高,无所事事。2、教师的点评方式较为单一,讲评内容缺乏深度教师讲评自主性游戏时运用的常见方法有(1)评判是非,就是给某某幼儿的行为下个结论非对即错(2)总结概括,教师就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外在表现,作总结性发言,面面俱到(3)陈述答案,教师在讲评中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成人的方式告诉幼儿该怎样做。这些点评方式单一枯燥,没有深度,同时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主体性原则也没有体现出来。二、自主游戏没有体现自主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有些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的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得注视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被教师剥夺了,使幼儿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三、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孩子们游戏的时间支离破碎,没有保证。有时,孩子们正玩得兴致高昂时,游戏时间却结束了。既然是自主游戏,那么游戏的过程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时常会有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的行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转移,游戏的终端可能导致幼儿后期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四、自主游戏不等于教师对幼儿的放任自流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支持”的“度”。五、策略一:变“单一模式”为“多元整合”。1.材料的多元整合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以往我们都会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但受形式局限,经常会出现有些幼儿会说我不想玩了,我累了等等现象,显得枯燥乏味;以往往往认为材料越真实越好,越多越好,越精致越好。投放材料时老师总思考在前,呈现提供在后。现在我们尝试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低结构的材料则成为满足孩子游戏的重要元素。有时需要低结构的材料满足情节的需要;有时幼儿会结合材料展开想象来丰富游戏的情节。因此,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考虑到幼儿的能力不同,又要满足幼儿想象与发挥的需要,便于孩子操作,利于孩子发展。可见,多种材料的整合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好玩。2.游戏元素的整合可以让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以往我们都会将各类游戏孤立的进行玩耍,游戏领域分明,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哪些游戏适合室内,哪些游戏适合室外等等。现在我们尝试打破游戏区域的界限,让游戏的元素整合,整合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场地的有序整合可以让游戏变得更加生动。以往开展活动我们都会划分场地,让孩子在一定的区域中开展游戏;而现在我们的游戏空间是动态的,教师可以经常变换游戏的位置,给幼儿新的刺激,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六、策略二:变“思维定式”为“自主创新”1.玩什么游戏孩子说了算。以前,我们都会早早定好游戏的内容,然后告诉孩子怎么玩,教孩子怎么玩,孩子就会在老师的预设中开展游戏。而现在,我们做的更多的是解读儿童的游戏行为。不是用自己的预设去解读,而是用好奇去解读,看看孩子们究竟想干什么?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在其中发展了吗?发展了什么?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想玩什么游戏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可以自发的寻找游戏玩伴,根据喜好来确定游戏主题,而教师只是静静的去观察他们,任由他们去玩,去体验。如“打战游戏”就是源于幼儿自发生成的,先是少数再到多数最后发展成了集体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是非常享受打战、追逐、躲避的过程,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我们发现孩子在游戏中显得更加自主、自由了。2.想怎么玩孩子自己决定。以前,我们老师总是对孩子的游戏过程干涉过多,喜欢在旁边千嘱咐万叮咛,不要弄错了,不是这样的,导致孩子在游戏中显的非常拘束,总是问“老师,这个怎么玩?”“老师,我不会玩”等等,其实,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的思维被老师的思维框住了。现在,我们只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教师从游戏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游戏的开展和推进做好准备工作,使游戏更生活化、情境化。游戏怎么玩由孩子自己决定。比如木条跟轮胎的组合就变成了滑滑梯、迷宫、独木桥,软垫跟跨栏组合变就成帐篷、躺椅、盾牌、安全屋等等,只有老师放手让幼儿自主、自由地活动,就能创造出属于孩子他们自己的游戏。3.还能怎么玩孩子自己来创造。玩的最高水平就是“还能怎么玩”;也就是我们项目研究中提到的四玩策略中的最后一点。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游戏家,玩是他们的天性,玩也是他们最大的爱好。没有不会玩的孩子,当孩子有了初步的玩法,想要有更深层次的玩法,需要老师适时的介入指导,会观察幼儿游戏的变化,会敏锐地发现游戏中出现的关键要素,及时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还原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还能怎么玩,去发现更大、更多玩的奥秘。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并且对幼儿语言,动手能力及社会性交往等有着重要意义的游戏,游戏的主题是幼儿但是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游戏中是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也是幼儿的伙伴,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的介入到游戏中来,为幼儿及时的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支持和经验支持,在游戏结束时也要及时的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幼儿规整零散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参考文献:[1]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1994-2012[2]顾美芳,《谈谈自主性游戏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山园报[3]季小英,《自主性环境创设与引导》[M],学前教育研究No.10,2008[4]吴丽游戏促进幼儿个性发展[J](基础教育),2009.12[5][5]杜然《个性,在自主游戏的沃土中绽放》(基础教育)
本文标题: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3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