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去冬今春较短时间内,笔者所在的分支行相继发生了数名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涉案人员之多,发案频率之高,令人震惊。震惊之余,冷静分析,此事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属于个人主观原因的部分,主要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属于客观因素部分,既有组织上预防、发现、纠正的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小错酿成大错的后果,也有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失察和偏差,致使本不具备领导干部素质的人员混入队伍。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指导思想方面,客观上存在着“数字论英雄”、“业绩出干部”等重绩轻德观念。本文联系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对此作些初步探讨。一、强调以德为先的现实意义“以德为先”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2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选人用人重要原则。以德为先,既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长远战略方针,同时也是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客观存在的腐败蔓延的情况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推进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县分支行是农发行的基层单位,同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虽然人员不多、业务量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其在全系统的功能作用十分重要。这当中,选优配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信得过的县级支行领导干部尤为关键。道理很简单,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才”而缺“德”,那么他的才越高,干坏事的能力就越强,危害性就越大。发生在身边的残酷事实充分证明,“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农发行自成立以来,坚持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队伍建设的工作方针,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基本适应了新形势和新业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处于业务一线的中青年干部,他们一般都具有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等特点。但由于一些人员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和艰苦环境的磨练、考验,加之个人思想“内功”的修炼不深,以致在党性修养、作风养成、道德品行等方面呈现明显不足。如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图安逸享受,骄傲自满等,所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要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加大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3.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必然要求。“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就在于它确立了一种目标,体现了一种政策,倡导了一种风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用干部,就能够直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和职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近年来,农发行业务经营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干群关系得到融洽和改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提拔任用了一大批党性强、作风正、干劲足的干部,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如果错用了道德品质不好的干部,势必会影响农发行整体的形象。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清清白白从业,做出经得住实践、员工和时间检验的成绩,在新形势下就显的十分重要。4.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解决干部任用存在瑕疵的迫切需要。各级农发行从总体上考量,一般都能在培养和选拔干部中做到德才兼备,并为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德与才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偏差。如有的把干部队伍“四优”方针片面理解成“唯文凭、唯年轻”;有的一味强调“数字出干部”,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好差为“无关紧要”;有的把擅于追求“显绩”的看作是“开拓型人才”,等等。由于选人用人的片面性,一些单位没有把握好干部任用的政治关,致使干部队伍中确有一部分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部分员工对组织上用人存在一些看法,在较大程度上是对只重才而轻德的问题反映,必须引以为戒。二、干部队伍中政治品德缺乏的主要表现政治品德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农发行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干部的政治品德得到了较大的锤炼和提高,绝大多数干部表现出与政策性银行相匹配的政治品行和政治素养。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确有一些干部出现了思想滑坡和行为出轨,个别人甚至跌入犯罪的深渊。1.政治意识淡薄。少部分干部政治信仰缺失,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干部分不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一些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认识模糊,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有的干部民主意识不强,违背了集中制原则,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有的干部缺少调查研究,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干部热衷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平时管理松懈,检查时漏洞百出;有的干部为了当期业绩,不惜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蒙骗员工,等等。2.纪律观念丧失。党在不同时期对干部管理都提出了不同的纪律要求,总行党委根据农发行的实际,先后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作出了系列规定和要求。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干部能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但也有少数干部,对总行、省分行的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善于搞“变通”,员工戏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对单位、对员工缺少责任意识,党员和群众的基本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有的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经不住物质和精神欲望的诱惑,贪赃枉法,走上了犯罪道路。3.“为官”目的偏斜。有的领导干部在单位里往往以主人自居,不关心员工疾苦,不倾听员工心声,有的只求上级满意,不管员工意愿,有些明明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故意推脱不办,官僚主义十足;有的干部利用职权搞铺张浪费,奢靡享受,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见利忘义、见利忘纪、见利忘法,认为当了干部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为自己谋福祉,就是出人头地。总之,将“为官”视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工具和手段。他们的一言一行极大地破坏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员工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员工中的威信。4.以贷谋私滋生。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调整和扩大,少数干部利用手中的贷款发放权力,与企业发生不正当的经济往来。他们置中央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规定和总行“廉洁办贷十不准”等禁令于不顾。有的向开户企业投资入股分红;有的向企业融资借款炒股票炒期货;有的直接索贿受贿。在贪欲的诱惑下,这些干部专注于个人“钱途”的设计和构想,不择手段进行权力与金钱的扩张,最终成了阶下囚。三、以德为先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把握在干部考察实践中,在德的方面,目前,一般比较抽象,比较肤浅,以至演绎成千人一面的现象。不难发现,在近年来的干部任用过程中,很少有因干部德的方面的不足而影响提拔使用的。但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科学运用辨证的方法全面考察干部,准确反映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素质水准,从而为干部任用提供客观依据。1.既要明大德,又要问小节。这里所讲的大德是指在面对关乎安危存亡的大事时应坚守的基本原则和应表现的基本态度。与大德相对应的小节,即具体细小的事情,可等同于细节。大德是人最高道德价值的表现,识别和考察干部的大德,在于准确把握其政治立场,智慧和追求。从现实看,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的干部将政治学习流于形式,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不浓,学风很差,理论素养极低,对大是大非问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员工利益和单位的长远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局部和大局发生矛盾时,看其是否能够顾大局、保大局。作为基层农发行的领导,应牢牢坚持系统管理,一级法人的理念,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行的指示和决定,不得阳奉阴违。三是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工作的基本方针。每位领导干部,决不能一事当前,先为自己着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具有大德,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信任。与此同时,作为现实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兴趣爱好、生活作风、友情交往等日常生活,这些内容就自然地构成了本文所指的小节。通过对干部平时小节的观察,可以看出其台上台下是否一致,有无台上高谈阔论、正气凛然,但在工作之余不讲政治,不讲正气,甚至随波逐流等;在日常生活中,看其能否自觉抵御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在社会交往中,看其是否在搞“小圈子”,是否存在关系庸俗化等。小节相对大德而言,是通过自身内在因素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节能够反映大德。我们在认识和考察干部时,既要把握二者的区别,更要把握彼此的联系。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说只有积善才能成德。因此,对干部的小节部分,要闻其在说什么话,要观其在交什么人,要了解其喜欢什么生活方式等,不能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轻视不良小节的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本质性的东西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被发现,而反映本质性问题的小节都易自然外露。如果忽视小节,往往会导致识人任人的偏差和失误。2.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言和行,是每个人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基本方式,也是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干部的基本依据。根据言和行的辨证关系,可将现实中的干部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说做兼备,工作有声有色型;二是不善言谈,作风扎实型;三是口若悬河,见机行事型。根据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选用干部时,要善于发现既能说又能做的干部,重视和关注不善说但能做的干部,警惕只说不做的干部。一方面,“言为心志,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思想、修养、情操、性格的最直接、最便捷的表现方式,考察干部听其言有助于直接了解干部的表达能力,深入了解干部的内心世界,清楚判断干部的行为取向,准确识别干部的品性特征。这其中,要注意观察干部的思想感情、真实意图的表达方式,是一味在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还是言简意赅、幽默诙谐,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还是有条不紊、富于逻辑。经过综合了解,从而推断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化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言行相诡,不详莫大焉”。群众最忌讳干部言辞相悖,口是心非。无数事例说明,言行不一,言行脱节是腐败分子的共同特征,他们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其所言所行实质是沽名钓誉、欺骗组织、欺骗群众。因此,识别、考察干部一定要听其言、观其行,看其是否言行一致,在看待、衡量干部业绩时,要看其有无正确的业绩观,是不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要综合考虑其个人能力与客观环境的实际,合理评价其能力与贡献;要将其业绩的真假以及取得业绩的途径和手段了解清楚,决不能仅凭一件事情,一篇文章或个别人的观点就轻下结论。3.既要看其表,又要查其里。一切事物都有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识别、考察干部看其表,是指考察其外表的现象,查其里,是考察其内在的本质。准确考察干部,材料的收集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如果材料不充分、不全面,没有掌握全面情况,只抓住片面事实,就难以全面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干部。从纵向上讲,要考察干部成长的历史过程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相互联系,从中查看其一贯的德才表现或变化发展情况;从横向上看,着重观察其是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造福一方;从本质上定性,要侧重在个人利益、重大事件、危难时刻时的表现,看其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清醒头脑及奉献精神等。正确认识和考察干部,需对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研究,用理性思维对各种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科学的思考和概括。对复杂的现象,要分清真相与假象,揭示假象所掩盖的本质。品行不正的人,习惯为自己戴上漂亮的面具以遮掩其丑恶的灵魂。他们台前一个样,幕后一个样。要想剥去这些品行不佳干部的假面具,必须经过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干部考察人员要有细致的工作,扎实的作风、超常的智慧。4.既要知其始,又要识其变。自古以来,“善始者未必善终,善作者未必善成”。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等各种因素以不同方式影响和塑造着人,权利、金钱、名誉、地位、美色以各种方式考验和改变着人。所有这些,决定着人生必然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干部工作之初是兢兢业业工作的先进分子,后来由于形势和职位、权利发生了变化,由于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进而转变为谋求一己之利的腐
本文标题:去冬今春较短时间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