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赛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参赛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参赛主题跳出“西方中心观”——以战后学界对“美国历史起点”的重新界定为例教学主要目标通过45分钟关于《跳出“西方中心观”——当代世界史研究史观的重要变化》(取自《世界当代史》第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严重影响世界史研究的“西方中心观”的局限与问题,熟悉西方中心观的发展历程,并以20世纪70年代世界史学界对“美国历史的起点”的重新界定为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在具体的世界史问题研究中正确跳出“西方中心观”,使学生最终掌握跳出“西方中心观”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从历史记述研究的视角介绍西方中心观的影响与规避方法。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西方中心观”的思维限制。解决重点与难点的方法案例分析:利用典型的案例,形象直观地分析典型案例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史学界对“美国历史的起点”重新界定。问题引导: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确定是美国历史的起点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存在什么问题,导致学界的研究成果与大众常识性观点最终分道扬镳?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全面关注原始资料,熟练运用实证这一史学研究基本方法。包括1906年克里克族的印第安人齐托·哈霍的话;1584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权沃尔特·罗利爵士拓殖美洲的特许状中形容美洲的文字等。学界成果介绍:引导学生关注战后学界研究变化。包括施本格勒的《西方的衰落》,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崛起》,沃勒斯坦的《近现代世界体系》,琼斯的《欧洲奇迹》,卢格赫德的《欧洲霸权之前》吉,尔斯、弗兰克的《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和《超越欧洲中心论》,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加里·纳什:《红种人、白人和黑人》,斯坦利·恩格曼等的《剑桥美国经济史》,李剑鸣的《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等。史观解析:引导学生了解史观对于历史记述与研究的重要影响。包括解析西方中心观的兴起与特点;“西方中心观”对当代世界史研究的影响与局限;规避“西方中心观”的要点与基本原则等。采用主要教学手段讲述、分析为主、辅以多媒体展示和板书课堂主要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导入主题一、缘何要跳出“西方中心观”结合学界研究成果引发学生对“西方中心观”的关注,点明“西方中心观”在战后长期影响世界历史学,扭曲真实历史,滋生无数误导谬论。我们深入学习《世界当代史》课程必须要跳出“西方中心观”,树立正确的史观。2分钟展开阐述二、战后世界史领域“西方中心观”的兴起与反思(一)介绍“西方中心观”的源头。点明其是自19世纪黑格尔“崛起西方、停滞东方和无史民族”之说定调之后形成的主流史学理论体系。(二)讲述“西方中心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发展并非一路凯歌。一战让“西方文明”风光不再,弊端显尽,威望扫地。1918-22年残垣断壁中施本格勒《西方的衰落》对文明的质疑与反思,流露出西方悲观主义史学的哀叹;1929年开始的西方大萧条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其后二战的惨烈后果重创了西方人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大缩水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大发展促成的非殖民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让“西方中心观”在两极对峙的冷战世界中底气不足,令人生疑,难以立足。西方文明真的是最优秀,真的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吗?(三)重点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中心观”在当代世界史领域中的盛行。分析一批重要的史学家扩大了“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如1963年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崛起》犹如一剂强心剂和鸦片给西方社会劣势自卑的心态带来虚幻快感,恢复自信,振作精神,重塑了崛起的西方,在理论上先声夺人。接着,1974年沃勒斯坦的《近现代世界体系》以“核心-边缘结构”完善了“西方/欧洲中心论”的史学体系,使其系统化和合理化。更有甚者,1987年琼斯一部《欧洲奇迹》将“西方中心观”神圣化、独特化、神秘化,并罩上“圣光”!(四)介绍当代世界历史研究对“西方中心观”的反思。1989年卢格赫德的《欧洲霸权之前》发出质疑之声;1993年吉尔斯与弗兰克推出《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20分钟年》发难“世界体系”;1996年格兰出版《超越欧洲中心论》摈弃“西方中心观”;而1998年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则给“西方中心观”来了个釜底抽薪,进行了颠覆性全面清算。纵观诘问要点:欧洲之前中心何在(哪个帝国)?世界体系中心何在(欧洲还是东方),世界体系到底几个(只有一个还是前后或同时多个),时间几多(500年还是5000年),性质如何(资本主义还是其他主义或无主义),范围如何(欧美非还是全世界)?西方崛起原因何在(踩在亚洲巨人的肩膀上)?何谓“中心”何为“边缘”?国际学术界论战激烈,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深入研讨三、案例分析如何跳出“西方中心观”(参赛内容)以20世纪70年代世界史学界对“美国历史起点”的重新界定为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在具体的世界史问题研究中正确跳出“西方中心观”。(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过程(从“西班牙格拉纳达广场伊莎贝尔女王会见哥伦布的雕塑”引出该内容)点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属于大众常识性观点(根据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钱宁所言,强调指出在美国该起点说也属于大众常识性观点)并提出问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确定是美国历史的起点么?”(二)大众常识性观点与学界研究成果的分歧指出学界关于“美国历史的起点”究竟应该定于何时,未形成一致看法,重点说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在学界受到不少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导致了学界的研究结果与大多数人的常识性观点分道扬镳了呢?(三)印第安人“独处”美洲的历史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证明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北美大陆并非“蛮荒之境”,引出印第安人“独处”美洲这段重要的历史事实。点明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美国历史的起点,会造成对印第安人“独处”美洲历史的忽视,因此不可取。进一步分析印第安人“独处”美洲的历史对于美国早期史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印第安人“独处”美洲的这段历史如此重要,是什么造成了早期那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对这段历史视而不见,而使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如此流行呢?18分钟(四)“西方中心观”对界定“美国历史起点”的影响结合学界研究与历史地图资料,指出“历史记述与研究的视角”是关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点说,是从欧洲人视角出发,以欧洲裔的经历为中心的美国史架构,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观”色彩。着重分析“西方中心观”对美国早期史研究的局限,并结合历史图片等资料,强调印第安人与黑人对于塑造北美文化所发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五)正确跳出“西方中心观”的三个要点与基本原则通过并列式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三个要点:(1)不可忽视印第安人“独处美洲”这段历史,并介绍相关学界成果;(2)审慎使用“发现美洲”一类的说法,结合学界成果指出现在学者在使用这类带有“西方中心观”倾向的词时的谨慎态度;(3)不宜对各种族和族裔的作用等量齐观,指出在注重非欧洲裔群体对美国早期历史的影响时,要避免“矫枉过正”。综合以上三个要点,结合学者麦克尼尔所言,强调正确跳出西方中心观思考美国历史起点这个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让美国历史回到美国本身。”巩固加深四、世界史研究跳出“西方中心观”的难度引导学生认识当代在世界史研究中要正确跳出“西方中心观”绝非易事: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在世界史各个领域做到跳出“西方中心观”绝非任何人一己之力所能胜任,需全球的全球史学者和其他学者通力合作方可成其大业;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在学习世界当代史时认真调整自身史观,并注意从具体的世界当代史研究问题入手,学习和逐步掌握跳出“西方中心观”的正确方法。2分钟总结提高五、思维拓展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思考当代世界史学界在进一步规避“西方中心观”影响时,会引入“全球史观”这一重要史观。为接下来引入“全球史观”的教学内容做铺垫。3分钟
本文标题:赛课程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9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