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2013年8月1日)
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2013年8月1日)目录一、茶叶行业的定义与现状1.茶叶行业的定义2.茶叶行业的历史发展3.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二、主要茶叶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状况1.我国主要茶业及其优势分析2.行业竞争格局三、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1.未来茶叶行业发展预测2.未来茶叶行业技术开发方向四、茶叶行业国内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一、茶叶行业的定义与现状21.茶叶行业的定义茶树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我国的茶树有14属,397种。本文所指的茶叶行业主要是指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单位或者个体组织而成的体系。2.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历史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历史非常悠久。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发现于神农时期,流行与唐朝,鼎盛在宋代。深入发展于明代,后一直流传至今。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一直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但后来由于生产者缺乏组织,栽培技术落后,繁重的税收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等原因,中国逐步衰落,曾一度落后于印度、斯里兰卡。从1969年到2000年间,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起起伏伏,国内茶叶行业也一直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直到2005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93.4万吨,茶叶产值达到155亿元,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的地位。纵观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的脉络,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茶行业,并且采取了一些退耕还林、西部开发等政策,促使茶园种植面积扩大,茶行业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快速增长。②投资者支持3目前,我国爱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茶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费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增多,也促进了茶行业的积极发展。③新技术开发随着近年来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茶叶加工由手工作坊发展到流水线生产作业,不仅提升茶叶加工的效率,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④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的同时,茶企已越来越重视茶叶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发,不断丰富市场选择,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3.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的品质了解甚少,高中档茶还远远没有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认识,造成了所谓中国茶“一一二三”的现状,即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二,创汇额第三。根据中商情报提供的数据:2012年,据18个产茶省上报数据汇总,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578万亩,同比增加201.3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2233万亩,同比增加8.2%。2012年,我国茶叶生产克服早春低温等不利气候影响,面积、产量和产值同步增长。干毛茶总产量176.1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53.6亿元,增加166.7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全国茶叶平均亩产量49.2公斤,提高1.8公斤;亩产值2664元,提高335元。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出口茶叶70%是绿茶,其中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乌龙茶主要销往日本;普洱茶主要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红茶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尽管我国茶叶4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品种也有所增多,但是市场仍有待拓展。我国茶叶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的出口对象国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以西北非国家传统市场为主。美国、俄罗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欧盟、日本因农药残留检测,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们的茶叶附加值也有待提高。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原料性和大宗散装茶,贴牌加工居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企业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而且出口地相对集中,浙江地区占出口总量50%以上,其次为湖南、安徽、福建的企业。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互动,在2009年中国茶叶行业再次站在高的新纪录。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面积1.86万公顷茶园,生产135万万吨,产值超过430亿元。据统计,中国的净茶人口260万。作为深化本土饮料的健康意识的另一种茶,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预计,到2015年,茶叶市场的规模将增加300亿至700亿元,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把茶叶是希望和灵感,但市场的变化和整合市场资源重新配置需要把握的智慧与茶。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特点一: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5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多万茶农、7万多家茶企。特点二: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特点三:弱:生产技术弱,品牌意识弱。6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茶叶研发程度偏低。绝大部分中国的茶企都缺少自主研发产品能力,在新品种研发上也显现出技术的薄弱和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00多个地区茶叶品牌,已经在利用的茶叶牌号到达5000多个,而拥有肯定知名度的品牌确实寥寥无几。小而疏散、有品类而无品牌是国内茶企最突出的特征。茶叶行业目前多、乱、弱的特点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低层次竞争,消费者购买缺乏依据和方向。可以说,国内的茶产业是“有名茶,无名牌”。二、茶叶行业市场竞争状况目前,中国的茶业企业几乎都是由中、小企业以及个体茶农、茶商组成的,规模很大的企业并不多见。但是鉴于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以及茶业行业的开发潜力,这些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异常激烈。竞争一:不同类别茶叶间的竞争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茶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各类别茶叶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目前,绿茶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仍处于第一位,其次是乌龙茶与红茶,普洱等紧压茶及花茶也占有一部分市7场份额。近年来,乌龙茶生产快速发展,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包装冷藏技术的发展,乌龙茶的消费市场也由过去的区域市场正逐步拓展为全国性市场,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在金骏眉、坦洋工夫、正山小种等福建红茶的强势带动下,全国其他各产区红茶也得到快速发展。竞争二:茶叶企业间的竞争我国茶叶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小而散,我国现有各类茶叶初制加工厂7万余家,平均每个加工厂的年生产加工能力约15吨;茶叶精制加工厂有1100多家,平均每个精制加工厂的生产规模约500吨;有专业茶机制造厂100余家,其中省级定点茶机专业生产厂30多家;还有数十家茶叶深加工企业。上规模的大型企业不多,多数为中小型,包括农户、商铺、半商半农的。茶叶行业企业主要包括传统的家庭作坊、小型加工企业以及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三类,目前仍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式为主。(1)家庭作坊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是茶叶生产的传统形式。这一模式以手工生产为主,未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产量低、规模小,数量多而分散。(2)小型加工企业8茶叶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目前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仍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在当地收购毛茶加工后通过直销等传统模式销售,无自有品牌或仅在区域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也未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该类企业实现了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但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营销能力较弱,缺乏自有品牌,难以与消费市场接轨。(3)大型规模化生产加工企业近年来,茶叶行业逐步涌现出一部分规模化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依托于自有基地,通过基地+农户的采购模式获取毛茶,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加工方式,并以连锁经营模式实现销售。该类企业规模大,管理规范,营销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在行业内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目前国内茶叶生产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的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企业数量多而分散、规模小,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近年来,茶叶行业的格局呈现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的趋势,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逐步开始整合种植、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产业组织化程度、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与作坊式中小型加工企业相比,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管理规范,拥有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9竞争三: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乌龙茶行业已形成了一批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该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营销网络竞争等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该类企业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三、我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1.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强茶叶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国民经济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茶叶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也不断增强。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料,其天然、健康的特性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茶叶消费量也将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变而进一步增加。2.对产品质量与品牌日益重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将会日益重视。为此,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严格把关茶产品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除传统的口感需求以外,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牌和质量等需求也会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中国茶10叶行业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打造一批强有力的茶叶品牌,以“康健”为驱动茶叶消耗的主导引子,为茶叶国际消耗地区和消耗群体注入文化动力,打造强势品牌,将成为我国政府以及茶企的一项艰巨任务。3.消费习惯的区域性逐渐淡化由于茶叶生产受地域限制,下游客户在品种的选择上多以当地或邻近产地的产品为主。在传统上,由于交通运输不便,人口流动性小,茶叶消费也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近年来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员在各地域间的迁徙、流动越发频繁,逐步带动了茶叶产品在产地外区域的推广,茶叶企业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运输时间缩短,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各品种茶叶,品饮习惯的区域性特征将会逐步淡化。4.生产方式将向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我国传统的茶叶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加工方式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这类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无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低,且营销能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茶叶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立自有品牌,更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随着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将成为茶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15.销售方式从单店单一模式逐步转向连锁经营等复合模式多元而完善的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是消费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与传统的单店单一经营模式相比,连锁经营可通过复制销售终端式,塑造企业品牌在该品类茶叶中的形象与地位,更有利于产品推广。从市场发展来看,大规模连锁经营等复合销售模式是茶叶销售的必经之路。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中国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中国茶产业的品牌优势远未形成。在从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升级的征途中,茶叶区域品牌建设必须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处理好资源继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处理好生产与营销、品质与品牌的辩证关系;三是处理好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辩证关系。现在,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转型期,即
本文标题: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2013年8月1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1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