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旗袍的演变与创新中国特殊的服饰文化—旗袍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语文基础知识一、注音青睐(qīnglài)嫔妃(pínfēi)嘉靖(jiājìng)曲线(qūxiàn)曳地(yèdì)阿娜多姿(ēnuóduōzī)喧宾夺主(xuānbīnduózhǔ)姹紫嫣红(chàzǐyānhóng)方兴未艾(fāngxīngwèiài)二、释义青睐: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亭亭玉立: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阿娜多姿:柔软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态轻盈柔美。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第一(1—2):介绍旗袍是我国女装独有的、传统的象征,以及在国际时装舞台上的地位。第三(15—16):介绍旗袍的演变规律。第二(3—14):介绍按历史进程的顺序介绍旗袍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第四(17):介绍旗袍久经流传享誉世界的原因(实用、美观)。第五(18):介绍旗袍演变体现服装演变的基本规律。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介绍中国的旗袍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旗袍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最初:贵族女子和宫廷嫔妃穿高底鞋,旗袍过脚将鞋盖住。顺治元年: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嘉庆年间:追求细节刻画。层层镶滚。清朝末年:旗袍开始普及,宽大平直。辛亥革命以后:款式不断革新与变化。20年代初:腰身宽松,下摆较大,开小衩。20年代末30年代初:旗袍变短,两侧开衩,袖口缩小,滚边变窄。30年代中期:腰身极窄,长度又增,两侧开衩开的很高。30年代末到40年代:长度缩短,袖子变短。50年代变化不大60、70年代:蓝蚁之国。80年代中期:方兴未艾。我们从旗袍的演变发展中能够发现服装演变遵循的规律:自身的演变和社会时代的制约。这也是整个服装演变的基本规律。作者通过写旗袍的发展和演变中发现了哪两条规律?文章小结这是一篇介绍我国独有的服装,旗袍的发展演变的文章。我们在了解旗袍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文章采用时间顺序的介绍发展历程的方法,注意列数字、举例子的解说说明方法。
本文标题:旗袍的演变与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2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