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四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交换机使用及VLAN配置姓名__17_____实验日期:2014年5月4日学号________实验报告日期:2014年5月5日报告退发:(订正、重做)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1)操作系统:Windows7(2)网络平台:Dynamips环境下的虚拟网络(3)网络拓扑图:3个路由器,5个PC机,6个交换机,4个VLAN,4个网段。(PS:我的学号是511,所以第三个IP为1)二.实验目的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局域网。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VLAN划分和配置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虚拟局域网。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1)改写的.net文件(2)实验四第一部分1.运行各个路由器和主机2.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PC1端口:PC2端口:测试连通性:(3)实验四第二部分1.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PC3端口:2.测试连通性:(4)实验四第三部分1.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SW1端口:将SW1的端口f1/11配成Vlan2将SW1的端口f1/12配成Vlan32.测试连通性:3.将SW1的端口f1/12配成Vlan24.测试连通性:(5)实验四第四部分1.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SW1端口:将SW1的端口f1/11配成Vlan2SW4端口:将SW4的端口f1/11配成Vlan22.测试连通性:3.将SW1的端口f1/1配成trunk模式将SW4的端口f1/2配成trunk模式4.测试连通性:(6)实验四第五部分1.完成各个路由器和主机端口配置PC1端口:(PC以PC1,PC2,PC3为例)PC2端口:PC3端口:R1端口:R2端口:Interfacef1/0.1Encapsulationdot1q2Interfacef1/0.2Encapsulationdot1q3R3端口:SW端口:(SW以SW2,SW3,SW4为例)SW1端口:2.测试连通性:四.实验结果(包括最终实验结果,需要截图)(1)实验四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2)实验四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3)实验四第三部分1.实验结果,未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2.实验结果,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4)实验四第四部分1.实验结果,未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2.实验结果,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5)实验四第五部分实验结果,完成了主机之间的ping通(随意两个不同VLAN之间联通)五.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1)问题一如图,是遇到的问题,在编完代码后,运行自己新改的代码,出现了上图的错误。发现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只是把上次路由器的代码复制到交换机中,所以运行不通过,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要把PA-4T改为PA-2FE-TX,最后解决了问题。(2)问题二如图,是遇到的问题。在完成代码后启动各个所设定的配置,最后程序自动退出,刚开始以为是不小心按到,试了几次还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向老师发了邮件请教,老师给的意见是减少内存或者运行时只运行必要的器件,我在试了改小内存,发现运行还是有问题,最后解决的办法是在使用到的时候在进行启动器件。(3)问题三在做第五部分的时候,我配置完f1/0.1和f1/0.2后依然ping不通,刚开始以为是输入错误,我就多次重新的输入,但是依然无法完成,我就使用showinterface来看哪里出现问题,发现配置的f1/0.1和f1/0.2都没有启动,我最后发现f1/0也没启动,就试着把其配置后在配置f1/0.1和f1/0.2,最后才成功的。(4)问题四在ping三个交换机连的两个主机的时候,发现无论怎么ping都无法成功,试着重新输入配置都无法成功,恰巧我设计的图中有两组这样的主机,另外一组因为中间的交换机加了一个VLAN就成功了,我就试着也加了一个VLAN,最后得以完成。心得:除了上述一些问题,实验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相比于前三次实验来说,这次实验在配置相应信息和调试配置的时候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是能在更复杂的拓扑图中完成,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实验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挺棘手的,在验收前,我花很多时间提前做实验,遇到的问题都很难解决,通过给老师发邮件解决很多问题,自己也认真的思考和试着改动一些原本实验指导,才完成了自己所设计拓扑图的功能,感觉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六.实验思考(1)在什么情况下,同一个局域网中,两台设备的IP地址配置在不同网段中可以互相ping通?(说出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本次实验的第一部分,PC1和PC2为不同网段,但是对SW1不设置F1/11和F1/12为VLAN,这样,PC1和PC2就能成功ping通,但是如果加上VLAN就无法ping通。第二种:如本次实验的第五部分,两个不同网段的PC机,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VLAN设置后,就能成功ping通,因为他们是通过VLAN虚拟交换,最后成功ping通。(2)第五部分中说明在你的网络拓扑中,每条链路上的数据包是否增加了VLAN标签,如有VLAN标签,说明其VLANID。并解释两个PC机互相ping时的完整传输流程。如我设计的拓扑图,SW1—R1,SW1—SW3,SW1—SW4,SW2—SW3,SW2—SW6,SW3—R2,SW3—SW4,,SW4—SW5,SW5—SW6之间都没有增加VLAN标签;SW1—PC1有VLAN标签为VLAN2,SW1—PC2有VLAN标签为VLAN3,SW2—PC3有VLAN标签为VLAN2,SW3—R2有VLAN标签为VLAN2,SW4—R2有VLAN标签为VLAN4,SW4—R1有VLAN标签为VLAN4,SW6—PC5有VLAN标签为VLAN4,SW6—R3有VLAN标签为VLAN4。举例PC1到PC5:PC1是VLAN2通过SW1到SW3,再到SW2,因为这其中都是trunk,所以都能通过,在到SW6时,因为是不同VLAN,所以就得通过R3,R3可以让VLAN进入然后到VLAN4,这样就能到达SW6,之后就能完成pingPC5的指令。
本文标题:北邮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7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