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探索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探索图中各数和数列的规律”两个活动,通过有规律的排列图形和数列,使学生认识一些复杂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一、合理编排学习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突出重点。考虑到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材在安排时,把图形规律的学习和探索建立在个性化操作、观察的基础上,采用不断渗透,螺旋上升的方式,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二、鼓励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中,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展现小朋友们各自不同的排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规律,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3×3”方格中实物的排列规律。2.在观察、交流图中各数之间关系的活动中,发现隐含的运算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天数问题。3.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会表述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4.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好奇心,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难点:发现一些排列的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会表述自己思考的过程。教学建议本单元内容有一部分是学生很熟悉的,比如在“3×3”的方格中有规律的摆图形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思维,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一、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去摆一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摆、发现、交流图形和数规律的过程。二、分层指导操作,突出重点。教学活动从教材出发,逐步深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然后再探索稍复杂的变化规律,这样分层指导操作,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接受。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共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课题课时图形排列的规律1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1课时总计2课时第一课时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探索“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提示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设计了“用3个圆片、3个正方形、3个三角形按要求摆”的两个操作活动。活动(1)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自己摆放、交流、展示不同的摆法来引出活动(2)的素材。在教学活动(2)时,要加强活动引导,让学生先了解“3×3”的方格,然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调理的思考。过程与方法: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3×3”方格中图形摆出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过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能在“3×3”的方格中摆成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且每一行、每一列又不相同的情况。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小游戏“听口令,站成行”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们请9名小朋友上台来,3个小朋友拿圆形,3个小朋友拿正方形、3个小朋友拿三角形,然后只给他们10秒钟的商量时间,看看他们能不能迅速而且有规律的站成一行?(指名学生上台活动)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有关图形排列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热身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后面所学的内容充满期待。】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活动(1)把图形有规律的摆成一行。师: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把○□△各三张有规律的排成一行,看谁摆的又快又好。(学生独立设计,然后在全班交流。)2.活动(2)把图形有规律的摆在下面的方格里。师:小朋友们刚才都摆的非常好,速度也很快,现在我们来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方格,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方格,你发现了什么?生1:这个方格有3行,每行3个格。生2:9个小正方形组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师:说的很好,这个就是“3×3”的方格,数学上也叫“九宫格”因为它由九个小正方形组成。就像9个小小的宫殿一样。师:下面我们把手里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规律的摆放在方格里。(学生自己动手摆放)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摆的图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你们看,兔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每一行、每一列的图片各不相同,还要有规律,你能怎么摆,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试一试吧!(学生小组讨论,并试着摆一摆。)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生:我是这样想的,每一行都不一样,那么每一行都有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我按照这个规律来摆放,第一行是○□△,第二行是△○□,第三行是□△○,这样每一行、每一列就都不相同了。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摆的又快又好。【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合作中交流自己学习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三、实践新知,拓展巩固1.教材“练一练”第1题。2.将表格补充完整◇☆△☆△◇3.空格中应该放哪张图片?()A.B.C.答案:2.△◇☆3.A四、达标反馈1.教材“练一练”第2题。2.接着画一画。(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你知道空格中应该是谁吗?()A.B.C.答案:2.3.B五、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这节课又学习了什么内容?生1:我们学会了在“九宫格”里有规律的排列图形。生2:我们可以让每一行、每一列都不一样……六、布置作业1.找出规律,并画出来。(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2.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要使每一行、每一列都不相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并且在一年级已经学过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的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做适当的处理。首先,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站一站”,感受图形排列的规律性。其次,让学生用动手操作的形式体验新知的形成,二年级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我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图形排列的规律。再次,规律的呈现形态多样化,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图形排列的规律,使学生对图形的排列规律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第二课时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2页、93页,探索图中各数和数列的规律。教学提示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数的规律,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一年级比起来,要复杂一些,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题1是与图形有关的数字规律,第一组图中,教材出现了3个三角形内的数字排列,让学生先找出其中的规律,再在兔博士的引导下,试着填下面的数。第二组图片中仍然利用三角形,但是,数字摆放的位置与个数与第一组不同,三角形每个角上有一个数,三角形中间有一个数,教材给出了三个填好数的图,三个缺一个数的图,要求:找出图中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圈里填上合适的数。例题2找出数列的规律并按规律接着写数。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充分的交流自己发现额规律,并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填出合适的数。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图中各数与数列中隐含规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索规律的活动有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找数字规律的方法。难点: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规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手偶小猴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聪明猴”,我听说你们都很聪明,我想跟你们比一比,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我最擅长找规律了,那我们就来比一比找规律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手偶是一种操作简单而又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通过手偶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的导入语,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找数的规律师:(手偶)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我给你们出的题目哦,你们能找出这其中的规律吗,找到就算你们赢了哦!(出示例1第一组图的前三个三角形)生1:我发现第一个三角形下面的两个数2和3相乘得到的积正好是上面的数6……生2:我也发现了,第二个三角形下面的两个数4和3相乘就等于上面的12……生3:是的,第三个三角形也是这样的规律,2和5相乘正好等于上面的10。师:(手偶)小朋友们真聪明,光找到规律还不行哦,你们看下面这三个三角形,你能根据刚才的规律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吗?你们可以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哦!(学生小组合作,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聪明猴”很佩服大家呢,这次老师来出题,你们和“聪明猴”一起来比试一下吧!(出示例1第二组图的前三个三角形)师:(手偶)哈哈,这次我看你们就赢不了我了吧,这回是四个数了哦,你们还能找到规律吗?生1:我发现了,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字加起来就是中间圈里的数字。比如第一个三角形7+5+6=18。生2:是的,第二个三角形上三个角上的数字10+9+4=23。师(手偶):呵呵,这次又没能难住你们,老师,快点再给他们出题,一定要难住他们……师:(出示有空白的三角形)小朋友们太聪明了,你们看,“聪明猴”被你们赢了还不甘心呢,你们就再完成下面这几道题吧!(学生讨论,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字。)2.找数列中的规律。师(手偶):不要得意,我这里还有两个数列,你们要是能找出规律,我就真的佩服你们啦!(出示第一个数列)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生:我发现,前面的数字乘以2就是后面的数字。比如1×2=2,2×2=4……师:你们能按照这个规律再写几个数吗?(学生按规律写数)师(手偶):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不过还有一个数列呢,这个数列的规律比较简单,你能直接猜出来吗?(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生1:我发现这个数列中,前面的数减去7就是后面的数。生2:这个数列的规律就是连续减7。【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然后通过交流去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探索规律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实践新知1.教材“练一练”第1题。2.3.按规律填数。6354()36()18122028()()()4.判断下面各组数据是(√)否(×)按规律排列。248(1)137132131()(2)12481632()(3)11235813()(4)456121416()四、达标反馈1.教材“练一练”第2题。2.3.按规律写数。(1)5101520()()(2)123610()()(3)24814()()(4)147()()()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生1:我们学会了找图中数字规律的方法……生2:我们学会了找数列的规律的方法……六、布置作业1.2.你知道“?”处应该写什么数字吗?3.教材“练一练”第3题、4题。462489725374256307856429558137916?815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猜测等活动
本文标题: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0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