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青春舞曲》教学案例
《青春舞曲》教学案例1/4新教材《青春舞曲》教学案例刘梅一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能对少数民族(新疆)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2.知道新疆民族民间常用的各种乐器,辨别音色,并为歌曲伴奏。3.用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咬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全曲。二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2.了解重复、变化重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运用“鱼咬尾”的手法,进行创作。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钢琴、新疆民族乐器。四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法、实践法、预习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么?把你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新疆看一看。1.音画同步法(给大家提供新疆之旅音像资料)引导学生欣赏。2.思考:通过欣赏,你对新疆了解多少?生:思考后回答,所涉及的内容可包括(地理位置、省会所在地、风土人情、人文景观、饮食文化、服装、舞蹈、方言等方面)。3.从刚才的欣赏中你听到熟悉的歌了吗?你会唱吗?(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出听到的歌曲或自己会唱的新疆地区的其他歌曲)。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新疆是我国地域最大的自治区,占我国疆土的六分之一。这里有著名的大草原,是文明的水果之乡。这里昼夜温差大,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新疆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治理《青春舞曲》教学案例2/4沙漠,把新疆变成美丽的花园。你听,他们唱着歌向我们走来……(引入主要教学内容)(二)新授1.音像结合完整欣赏作品(对音乐完整的感受)。师: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音乐情绪怎样?2.问题讨论法: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吗?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歌曲?生:分组讨论或把自己预习时查找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包括作曲家王洛宾的生平、代表作品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师:老师也非常喜欢王洛宾老先生的歌,老师唱给同学们听:《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师深情的演唱带动学生演唱自己喜欢的且会唱的歌,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达板城的姑娘》……师:总结:王洛宾老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西北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和创作。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首歌是他老人家遭受国民党的迫害,蒙受不白之冤,在监狱里创作的。同学们能想象得出这是怎样的坚韧毅力,怎样的热爱生活。有人说:丝绸之路是驼队踩出来的,哪里有驼铃声哪里就有王洛宾的歌。让我们象王洛宾老先生一样怀着对西北音乐的无限眷恋,来学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3.随钢琴跟老师学唱,注意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采取老师范唱、学生练习、听各种风格的演唱等方法,完整演唱全曲。师:这首歌歌体小,语言朴素但富有哲理,它象一位睿智的长者告诉同学们一个什么道理?生:学生讨论答,学生思考后悟出道理(回答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不再回头等,明白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的道理。)4.出示谱例:歌曲中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旋律较多,所以歌唱中要注意对比的准确。如:3271与3217不容易唱准的句子:66243643323老师要提炼出来重点教唱。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醒学生发现旋律连接的一个巧妙的方法,抛出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总结:327132176643▕327132176666▕66243643323▕327132176666▕每小节的尾音是下一小节的首音,这一方法贯穿全曲。学生在演唱时,可以把《青春舞曲》教学案例3/4小节的首音和尾音的音找出来并略突出的演唱,以加深印象。师:这种创作方法叫做“鱼咬尾”。我国很多的民族音乐作品使用了这种创作方法。如:《春江花月夜》主题……661265—▕556123—▕3235356•123▕……你会用这种方法来表现、表达你所理解的这种创作手法吗?师:实践创作法,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音乐动机,如:66232—▕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创作,如→23165—▕→51262—▕→21655—▕……以检验学生掌握理解的效果。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多种方法来表现:除以上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图示或肢体语言表示都可以。5.在新疆的音乐中,总缺不了乐器的伴奏,你知道这几件常见的乐器的名称吗?出示冬不拉、热瓦甫、手鼓等乐器或图片,弹拨这些乐器和打击乐器或点击课件提供音色,让学生听一听,敲一敲以辨别,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新疆地区音乐的典型节奏:学生模仿,然后学生分组练习。多声部节奏练习:‖xxxxxxxxx‖‖xoxo‖6.新疆的歌美、节奏活泼、舞蹈充满活力,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疆维吾尔的舞蹈(通过看舞蹈录像、请班级有舞蹈特长的小先生教、学生自我创编、教师示范等完成)。7.教师弹琴,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表现这首歌曲。包括(歌唱、舞蹈、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三)巩固及创造师:创造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给学生提供沙捶、铃鼓、手鼓、三角铁、碰钟、报纸、教科书等物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用以上的物品完成规定的内容表现。情景设计:寂静的沙漠------由远而近传来几声驼铃声------忽然间狂风大作------大风渐渐停沙漠空旷寂静------几滴水声------打击乐器伴奏下的舞蹈、欢呼声、歌声、由近至远的驼铃声------平静的沙漠……。《青春舞曲》教学案例4/4教学建议:创造性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集体合作构思,在老师的启发下,调动学生已往知识经验,结合本课的新知识,进行设计和展示,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力。要求老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用一种乐器创造了几滴水声,那么老师应及时提示学生大胆尝试用两种乐器来表现。如;“叮咚的水声”可以用三角铁和碰钟依次连续敲击发出的叮-----三角铁,咚----碰钟发出叮咚叮咚的水声,让学生仔细分辨音色,利用他们的差异进行创造,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觉,也符合本课的创造。报纸和教科书可以用搓揉和抖动的方法,来模仿和表现自然界风沙的强弱的现象,加之嘴发出“呜-----呜”的声音大小来再现狂风和微风的变化。
本文标题:《青春舞曲》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2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