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最新红军长征知识学习讲解PPT(精编版)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讲课人:XXX同志们,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今天我围绕“从红军长征历程看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这个主题和大家进行交流,主要讲三个方面。1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2红军为什么长征3“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目录MULU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第一部分红军长征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好像就只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央红军。其实不然,参加长征的红军共有“三方四路”: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②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③红四方面军;④红二十五军(小长征)。长征初期应该是六路,另外两路就是“探路”的红二军团、“诱敌”的七军团。一、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长征的主要路线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宁夏,于1935年10月到达陕西吴起镇结束长征;②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湖北出发,经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③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从四川北部突破嘉陵江西进,经四川、西康、甘肃,于1936年10月到达陇东会宁结束长征;④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的前身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经贵州、云南、四川,经青海、甘肃,于1936年10月在甘宁交界结束。一、哪几支队伍参加了长征一、两个纵队即军委纵队(4893人)、中央纵队(9583人)。两个纵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组成的,主要由机关、老弱小和女同志组成。司令员叶剑英(37岁)、政委陈云(29岁)。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27岁)、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何长工(34岁)、第三梯队司令员兼政委武亭(29岁,后为李维汉,38岁)、第四梯队司令员陈赓(31岁)、政委宋任穷(25岁)。(一)红一方面军二、红一军团共19880人。辖3个师即第1、2、15师。军团长林彪(28岁)、政委聂荣臻(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参谋长左权(29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第1师师长李聚奎(30岁)、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第1团团长杨得志(24岁)、第2团政委邓发(24岁)。第2师政委刘亚楼(23岁)、第4团团长耿飙(24岁)、政委杨成武(20岁)、第5团政委赖传珠(24岁)。第15师(原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28岁)、政委萧华(18岁)。(一)红一方面军三、红三军团共17805人。辖3个师即第4、5、6师。军团长彭德怀(36岁)、政委杨尚昆(27岁)、李富春(34岁)、参谋长邓萍(26岁)。第4师师长张宗逊(26岁)、政委黄克诚(32岁)。第5师师长李天佑(20岁)、政委钟赤兵(20岁)、第10团政委杨勇(22岁)、第11团政委张爱萍(24岁)、政治部主任王平(27岁)、第12团政委苏振华(22岁)。第6师师长曹里怀、政委徐策。(一)红一方面军四、红五军团共12168人。辖37、38、39团,长征出发前夕整为辖2个师即13师、34师。军团长董振堂(39岁)、政委李卓然(35岁),中央驻五军团代表陈云,参谋长刘伯承(后为陈伯钧)。该军团人员多数原为国民党第26军,1931年12月14日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爱国将领的带领下于江西宁都起义。(一)红一方面军五、红八军团共10922人。辖第21、23两个师。中央代表刘少奇(36岁)、军团长周昆(32岁)、政委黄苏(26岁)、参谋长张云逸(42岁)。湘江之战严重受损,取消建制,后并入五军团。(一)红一方面军六、红九军团共11538人。辖3个师即第3、第14、第22师。军团长罗炳辉(31岁)、政委蔡树藩(29岁)、参谋长郭天民(29岁)。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晚间出发,共约86789人,是红军的主力部队,也是国民党军重点剿灭对象,经历的艰难险阻最多、最艰苦,牺牲的人员也最多(1935年9月12日,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红三军团仅剩2000多人。彭德怀在对原三军团的干部讲话时,哭了),同时影响也最大。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的吴起镇结束长征,最后只剩下7000多人。(一)红一方面军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由任弼时、萧克、王震带领红六军团提前撤离湘赣根据地,向湖南中部转移开始西征(周恩来当时提出叫“探路”)。10月底,转战80多天后,与贺龙的红二军团在黔东会师后,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于1936年7月初在甘孜和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15日,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32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长征。总指挥:贺龙(38岁)副总指挥:萧克(26岁)总政委:任弼时(30岁)副总政委:关向应(32岁)参谋长:李达(29岁)(二)红二方面军一、红二军团辖1个师、1个团。军长贺龙(兼任,后孙德清代)、政委朱勉之。师长王炳南、政委陈协平;警卫团团长贺佩卿,前身就是贺龙在湖北洪湖一带建立的洪湖赤卫队。二、红六军团辖2个师即第17、18师;军团领导机关成立后,17师师长萧克(26岁)、政委王震(26岁)、参谋长谭家述(25岁)。18师师长龙云,政委甘泗淇。出发时大约1.7万人,到达陕北时1.1万人。(二)红二方面军共有8万余人,到达陕北约1.2万人;下辖5个军(人多枪多,和中央红军差不多)。军政委员会主席:张国焘(37岁)总指挥:徐向前(33岁)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政委:陈昌浩(28岁)政治部副主任:傅钟(34岁)(三)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西进。5月为迎接中央军委,西进至松潘、茂县一带。1.红四军。辖2个师即第10、11师。军长王宏坤(25岁)、副军长许世友(29岁)、政委周纯全(29岁)。第10师师长陈再道(25岁),第11师师长张才千(23岁)。2.红九军。辖2个师即第25、27师。军长何畏、政委詹才芳(27岁)、政治部主任王新亭(28岁)。3.红三十军。辖3个师即第88、89、90师。军长程世才(22岁)、政委李先念(25岁)、政治部主任李天焕(22岁)。4.红三十一军。辖3个师即第91、92、93师。军长王树声(兼,29岁)。5.红三十三军。辖3个师即第97、98、99师。军长王维舟(47岁)、政治委员杨克明。(三)红四方面军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率领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并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1935年7月,为配合红一、四方面军北上,西征北上,于1935年9月15日最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平镇,结束长征。出发时共约2900人,到1935年创建鄂豫陕苏区发展到了3700余人,是长征中唯一增员的红军。军长:程子华(29岁)副军长:徐海东(34岁)政委:吴焕先(27岁)辖4个团即223团、224团、225团和手枪团。(四)红二十五军红军为什么长征第二部分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土地革命并创建红军后,一直以受到大革命深刻影响的南方地区为主要斗争地区。1931年11月7日,赣南瑞金城内举行了一次“开国大典”,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从此,“毛主席”一词传遍天下,瑞金在三年时间也成为全国革命首都,人称“北京南京,比不上瑞金”。长征原因二、红军为什么长征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国民党当局却鼓吹“攘外必先安内”.1932年秋天,蒋介石亲自督师“围剿”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当地的红四方面军主力未能打破围攻而突围转移到川陕边区。从1933年起,蒋介石又集中50万兵力“围剿”以江西瑞金为红色首都的中央苏区。二、红军为什么长征(一)外因—国民党的全力“围剿”面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以及完全不懂中国实际的洋顾问(“国际顾问”李德)改变了过去毛泽东等人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照搬苏联模式,实行“堡垒对堡垒”、阵地防御、短促突击的战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奋战一年仍无法打破敌军的围攻。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只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说服毛随队长征,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极其重大,怎么说都不为过。二、红军为什么长征(二)内因—中共中央出现左倾错误“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第三部分①1934年10月,红六军团(“探路”的一路,1934年7月23日出发)与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黔东会师,开始长征。②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的懋功会师。③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的红26、27军在陕北的延安附近会师。四路红军从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路线开始长征,历经艰难险阻,最后都到达了陕甘会师。据统计,参加红军的各路红军曾经历七次会师,其中在西北高原上的三军(主力)大会师,是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主力红军会师。七次会师时间顺序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④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11月6日,在甘泉的象鼻子湾与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徐海东、刘志丹)。⑤1936年7月1日,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⑥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⑦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会师。会师、分歧、分开。下面我重点和大家说一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情况。按时间顺序说三个方面基本情况,即会师、分歧、分开。先头部队会师。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翻越夹金山,与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会师。(一)会师彭、徐会面。1991年11月出版的《徐向前传》,详细描述了彭德怀和徐向前两支部队主要指挥,在维古河渡口会面的的情形毛、张会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这两支主力红军的会师,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毛泽东和张国焘的会见。123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其实在两河口握手之前,毛与张的分歧已经存在。6月16日毛致电张,提出回合后的战略方针: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适当时期组织一部远征军占领新疆;目前则在岷江以东,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第二天,张回电,同意向陕川发展,但不同意“目前计划”,认为中央来电提出的岷、嘉两江之间地形给养都不利于大部队行动,眼前暂时有利于向南进行发展。一个要向北,一个要向南,有分歧是正常的。一方长途跋涉,一方长期据守,各自对地形的分析判断,对本身实力等综合估量都会有差距,(二)分歧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9月8日开始,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张国焘电令四方面军的三十一军军长詹才芳:“令军委纵队蔡树潘将所率人马转移至马尔康待命,如其不听则将其扣留。(三)分开—分道扬镳9月9日上午,张再次发电给陈昌浩、徐向前并转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对北进,坚持南下,并称“左右两路决不可分开行动”。9月8日,毛得知张得来电后,感觉事态严重,以周、王均在三军团为由,通知陈、徐到周住处开会,会后就留在了三军团。123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9月9日,中央再电张国焘,恳切指出向北才是出路。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三个9月9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毛第一次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35年9月9日。27年9月9日是个人生命的危险,而35年的9月9日,则丢失苏区之后,456三、“三方四路”会师的简要情况二、六军团和四方面军会合后,要求北上。1936年7月1日,由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王震、李达等率领的二、六军团齐聚甘孜,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张国焘同中共中央分裂后,为什么在第二年放弃伪中央和红二方面军一起到了陕北?借用了共产国际的威望和影响。1935年12月,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已经十分恶劣,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张国焘南下现实政策的破产。由于四川刘湘等人已做出主力红军已北上的战略判断,起初确实被张搞了个措手不及。四方面军起初各方面都很顺利,但等川军和蒋介石反应过来之后,红四方面军逐渐暴露诸多方面的不足。123简要介绍今天,我们学习长征、了解长征,就是为
本文标题:最新红军长征知识学习讲解PPT(精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5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