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昆明师专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唐敏一、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1、重视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2、重视多种感官的操作活动3、重视数学教学游戏化、多样化和具体化4、重视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5、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6、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思维训练相结合7、重视以儿童认知发展为基础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数学教学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认知方面的目标:•1、学习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2、培养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1、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有参与和选择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初步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1、培养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2、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第一单元•感知集合•数认识10以内的数••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分类感知集合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子单元一•数的实际意义•基数数序•10以数的守恒•内的数序数数字•数的组成子单元二••上学期:5以内的加减•10以内的•加减法•下学期:10以内的加减•子单元三•比较物体量的差异•排序•量•量的守恒•自然测量第二单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平面图形•椭圆形梯形长方形•几何•形体球体圆柱体正方体•立体图形长方体锥体第三单元••上下•空间前后•里外•左右•第四单元•白天夜晚早晨中午晚上•时间昨天今天明天钟表日历•第五单元五、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途径:•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2、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是幼儿运用迁移数学知识、发展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3、家园同步化教育是幼儿园数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途径。•4、各学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辅助手段。(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1、操作法:动作图像符号2、演示、讲解法:边演示直观教具,边讲解,边启发幼儿思考。3、游戏法:创设游戏情景或有规则的数学游戏4、观察、比较法:对应比较(重叠法、并放法)、非对应比较五、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小班1、1和许多的关系2、对应关系3、大小、多少关系五、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中班•1、10以内数中相邻两数的关系•2、等量关系•3、守恒关系•4、可逆关系五、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大班•1、等量关系•2、守恒关系•3、可逆关系•4、等差(双重)关系和相对关系五、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大班•5、互补关系•6、互换关系•7、传递关系•8、包含关系•9、函数关系感知集合(一)分类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意义:1、帮助幼儿感知集合,形成关于具体物体的集合概念。2、分类是计数的前提,是形成数概念的前提。3、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指导要点: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外部特征、用途、材料、物体间的联系、物体的数量等)②排除不同的干扰条件,按要求分类③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④多角度(或多重分类)⑤层级分类2、认识分类标记,学习按标记分类。3、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4、讨论分类的结果,巩固类概念和理解类的包含关系。5、重视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迁移和运用。(二)区别“1”和“许多”•指导要点:1、区分“1”个和“许多”个2、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3、运用多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看、听、摸、动等)4、在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寻找“1”和“许多”操作和情景性游戏方法贯穿始终(三)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和少•指导要点:1、先用重叠法,再用并放法2、先比较一样多,再比较不一样多3、要求幼儿用右手将物体从左向右一个接一个摆好,以培养动作的规范性。4、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正在做的事。5、注意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运用。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和教育学前阶段儿童初步数概念掌握的指标:1、理解并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计数:是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本活动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2、理解并掌握数的顺序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每一个自然数都是按照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一的顺序排列的。小班:认识数的形成。中班:认识相邻两数的关系;认识序数。大班:认识相邻三个数的关系和自然数的等差关系。3、理解并掌握数的守恒是指幼儿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目。3岁半以前很少有人能达到数的守恒,4岁以后达到守恒的人数相应增加,6岁以后大多数幼儿能基本掌握。4、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即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可以合成一个数(总数)。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只学习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数的组成实质是数群之间存在着等量、互补、互换关系,是一种概念水平上的数运算。(一)认识基数的教学基数:用来表示一共有多少的数即基数。教学中可将计数、数序、数守恒、数量与数字的匹配等内容有机结合进行。进度:小班:3以内的数量;5以内的数量等。中班:可将6和7、8和9、10安排在一起。大班:相邻数的关系、倒数、按群计数、单双数等。指导要点:1、教幼儿学习点数后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按物取物、按物取数。2、用数的形成(前面的数添上1是后面的这个数)、比较两个(三个)相邻数(转换)多1少1的方式认识数序。3、教学中渗透数的守恒的概念。4、引导幼儿认读数字,并将数量与数字相匹配;大班学习书写。(二)认识序数序数:用来表示某一个元素在集合中所处的位置的数称为序数。指导要点:1、在认识了10以内的基数之后进行。2、分成两个内容进行,5以内的序数,重点在理解序数的含义,用点数的方式确定位置;10以内的序数,重点在掌握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位置。3、运用直观教具的操作和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发现。4、帮助幼儿进一步区分基数和序数。5、注重在生活和游戏中练习和巩固。(三)数的组成•组成:即数的分解与组合,其中所蕴含的三组数量关系,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幼儿学习加减打基础。进度:上学期:5以内的组成,运用直观教具探索认识组成的含义、能分出所有的结果、会用数字、分合号∧记录数的分和过程。下学期:学习6、7、8的组成时,探索互补、互换关系;学习9、10的组成时,运用互补、互换关系进行类推(可不需操作直观教具)(三)数的组成活动设计流程:复习探索归纳整理旧的内容新的内容总结规律语言表达游戏、作业单整理思路巩固运用10以内的加减运算•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动作水平上表象水平上抽象水平上的加减的加减的加减操作教具口述应用题算式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进度安排:上学期:3以内的加法;3以内的减法5以内的加减:5以内的加法;5以内的减法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下学期:加减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4道6-10的加减法:题组成一个单元,如:6<1和55﹢1﹦6;1﹢5﹦6;6﹣1﹦56-5﹦110以内的加减运算活动设计流程:复习数口述应用题列式运算的组成操作教具认识﹢﹣﹦理解加减含义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多种形式提供多种变式生活和游戏学习加减运算进行思维训练迁移和运用认识量的教学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内容:量的比较、排序、量的守恒、自然测量(一)量的比较指导要点:1、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2、可启发幼儿用重叠法或并放法比较物体间的差异。3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渗透相对性的思想。4、提供的材料其差异特点应单一,逐渐增加干扰的条件。(二)排序排序:是指根据一组物体的某种特征的差异或按某种规则,按序进行排序。排列方法:1、按规则排序2、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3、按数量和数排序等。指导要点:1、按量的差异排序,比较量的差异再按差异进行排序。2、按量的差异排序时,注意规则:①确定排列方向,即是竖排还是横排。如高矮(竖排)、长短(横排)②明确排列的起始线。③确定排列规则,如是逐一递增,还是逐一递减。3、按规律排序时,观察范例寻找规律按规律排序自创规律排序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比较物体量的差异和学习排序。(三)量的守恒量的守恒:是指物体的量不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长度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容积守恒。指导要点:1、两份同等量一份还原的物体变式对应比较2、利用数来表示量的守恒3、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思想(四)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用各种自然物进行测量。指导要点:1、教幼儿懂得不同的量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2、教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3、使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形状:是物体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各年龄班要求:小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中班: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大班: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椎体•指导要点:提供实物说出名称相似图形变化图形多种操作感官感知描述特征进行比较图形守恒巩固练习认识空间的教学空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形式,任何物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并且和周围的其他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即空间方位关系,一般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表示。学前儿童的空间概念发展顺序:自我中心客体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各年龄班要求:小班: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能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中班: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左右;能区分和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关系,会按指定的方向运动。大班:根据自己的身体判断自己与物体的左右关系‘辨别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左右关系。指导要点:1、帮助儿童学习并理解方位词的意义2、充分利用儿童的身体和身体动作3、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素材,重在实际生活中认识空间4、引导儿童观察、预测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认识时间的教学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它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构成的一个连绵不断的永恒的范畴。各年龄班的要求:小班: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能正确运用。中班: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及关系,能正确运用。大班:认识钟表,会看正点和半点,会看日历。指导要点:1、生活经验是幼儿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认识时间主要是在日常生活的体验来进行的。2、帮助幼儿学习并理解表示时间的词汇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时间,渗透时间的教学。4、有意识地向幼儿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5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