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方皇家园林代表——颐和园浙江理工大学田梦翔目录•历史背景•基本概况•造园手法•景观布局•造景手法•建筑形制•装饰细节一.历史背景•北方皇家园林杰出代表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慈禧太后简介:慈禧太后(1835~1908)清咸丰帝奕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素来以残忍狡诈和对权力的执著而闻名。先后起用湘军、淮军人物,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其统治目的,并非自愿破除满汉界限。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8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处死原来控制政权的八位大臣中的三位。1881年,毒死同有训政权的太后慈安。1885年,在取得了对法的镇南关大捷后,仍然让清政府向法国屈膝求和,让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她正花费巨资,甚至不惜动用海军军费兴建颐和园用以庆祝60大寿,并留有名言“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他不高兴一辈子”。1895年,她大兴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耗资巨大,使重修的慈禧陵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一座皇家陵寝,也为自己的陵寝乃至整个清东陵的被盗埋下了祸根。1898年,她彻底扼杀了戊戌变法,囚禁光绪。因为听信庆亲王等人编造的洋人要迫其退位的谣言,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失去控制,继而宣布向所有西方国家宣战,引发八国联军入侵的惨祸,中国的主权地位丧失殆尽。•从康熙到嘉庆,在北京西北郊营建五座规模空前宏大的皇家园林,简称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卷)二.基本概况颐和园(theSummerPalace).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三.清漪园的造园手法•清漪园的理水工程•清漪园的叠山工程•清漪园的建筑工程•清漪园的花木工程(一)清漪园的理水工程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造园者基于对自然河湖溪涧的艺术概括,以聚或分的方式,构成湖海、池沼、溪涧、泉源等水体,并以山石点缀为驳岸、石矶、港汊,表现出水面的平远辽阔或水径的曲折幽邃。措施:•疏导水源,引自玉泉山水•挖大型人工湖•在湖中修建长提和岛屿•开凿人工河——后溪河(二)清漪园的叠山工程叠山: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造园者运用土石营造小尺度的峰、峦、岫、壑、谷、悬崖、峭壁等形象,构成园林中的山景,形成峰回路转,洞壑幽深的山林野趣。措施:•对瓮山山形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山环水抱的好风水形态•在瓮山上创造天然山水的全部主要形态:冈、岭、峰、峦、岩、谷、洞、谷、峡、壁、屏、湖、河、溪、泉、渚、涧、瀑等,构成了有序列的完整的山形水系。•在叠山工程中讲究“虽为人做,宛自天开”的手法,有意的保留瓮山的部分天然地貌(三)清漪园的建筑工程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园林建筑的有无是区别园林与天然风景区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与风景景观的紧密结合是园林建筑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其他建筑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措施:•景观建筑采用了“因山筑室”“以寺包山”的方式,以大报恩寺为中心,佛香阁为标志建筑,构成全园风景的主体和观赏中心•全园建筑群共101处,大多仿江南名景:谐趣园——无锡寄畅园,昆明湖西堤——西湖苏堤,后市买卖街——江南市肆,南湖岛望蟾阁——武昌黄鹤楼(四)清漪园的花木工程花木: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造景手段,将主体建筑烘托的巍峨壮美,是表达景观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针对北方地区寒冷、干旱、风沙大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适当种植当地花木•采取树群与树林大面积的配值法,大量种植树木•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植物,使园中出现多种不同风貌的自然景观•庭院花木配置以珍贵的四季花木为主,以植物的吉祥寓意烘托宫廷浓郁的生活氛围•利用北山南湖的独特小气候种植珍稀树木四.景观布局•颐和园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苑林游览区生活区政治活动区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殿建筑群是帝后驻跸颐和园临朝听政区域,自东向西为涵虚牌楼,影壁,东宫门,仁寿门,仁寿殿,形成规整中轴线,突出皇权至尊。•“仁寿殿”园中主要建筑之一,取自孔子论语中的“仁者寿”,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结构严谨,十分的壮观,高21米,低台宽17米,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仁寿殿德和园生活区以慈禧居住的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芸馆三大主建筑群落,三座后寝之间用游廊连接,并与园内主干道相连接,使后寝建筑群与山水环境紧密结合,体现了宫廷建筑于严谨规整中追求变化的特点•玉澜堂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是居住的地方。变法失败以后,光绪被软禁在了南海的瀛台岛上,每年慈禧来到颐和园,他也必须一同前来,住在玉澜堂。•乐寿堂是生活区里的主要建筑,在乾隆年间,这里是乾隆母亲纽钴禄氏居住在这里,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就住在这里。乐寿堂玉澜堂苑园游览区•万寿山前山景区•万寿山后山景区•万寿山后湖景区•万寿山东部景区•万寿山西部景区•昆明湖景区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轴线:•水平轴线——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自西向东有四座八角亭:留佳亭、寄谰亭、秋水亭和清遥亭,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中共有彩绘1.4万多幅,故也有画廊之称。长廊的地基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廊身的走向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是山水之间的巧妙过度•垂直中轴线——佛香阁建筑群中轴线上自下而上排列着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和智慧海,中央建筑群较大,两侧建筑退晕般向东西两侧隐去,成为景点的点景建筑万寿山后山景区山势起伏较大,建筑较少,以山林风光为主,主要建筑西藏庙宇是须弥灵境,与三孔桥,北宫门构成南北中轴线万寿山后湖景区此处山水地貌幽闭,不能构成大幅度的风景画面,借景条件也远不如前山,故此处的风景规划主要以构成山水的近观小品为主,着重创造一个幽静深邃,富于山林野趣的环境,主要建筑有苏州街,嘉荫轩,绘芳堂,妙觉寺等。万寿山东部景区东部景区位于万寿山东部山脚下,颐和园中最好的两处园中园谐趣园,霁清轩都在这里,它们自成一园,又统一在全园之中,既增添了游览内容,又使园林通过对比更显宏大,谐趣园以水胜,园林环水而居,霁清轩以山胜,建筑拥山而构万寿山西部景区万寿山西部景区包括万寿山西侧,小西泠,西宫门等地,主要建筑是西所买卖街,石舫,半壁桥等昆明湖景区昆明湖景区在万寿山的南面,包括宽阔的水域,东堤,西堤和湖边陆地,西堤将湖面分为3个水域,三个水域中按古代帝苑“一池三山”理水方法在三个水域中各建一座小岛即知春亭,南湖岛,凤凰墩。由于水景处理艺术的高超,使之成为中国园林艺术乃至世界园林艺术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五.造景手法一.借景:众多古典园林中最有特色的布局技巧,包含远借,邻借,仰借,俯借,时借等•颐和园的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在选址时就以数十里外的重峦叠嶂的西山为远景,林木青葱的玉泉山及以上的玉峰塔为中景,以园中之景为近景,形成一幅美丽画卷式的景观。二.名景移植颐和园的昆明湖的造景采取了以至全国各地名胜的手法。昆明湖-杭州西湖;昆明湖上的凤凰墩-无锡黄埠墩;佛香阁-六和塔;转经藏-杭州法云寺藏经阁;谐趣园-无锡寄畅园;十七孔桥-卢沟桥;买卖街-苏州水街市;望蟾阁-黄鹤楼昆明湖的尺寸与周围山峦的比例,环湖和湖中景点布局都神似杭州西湖寄畅园谐趣园佛香阁六和塔十七孔桥卢沟桥六.建筑形制(一)群体建筑群体建筑以构筑院落为基本设计原则,根据造景需要,建筑用途和不同的山水地貌和环境条件,运用不同的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创造出众多大小不一,形象丰富的小建筑群体,建筑类型有宫殿,佛寺,祠堂庙宇,园中园,小型宅院,买卖街等。佛寺-佛香阁佛香阁是一座八边形,三重四檐攒尖顶木构殿宇,坐落在1.75米高的汉白玉须弥高台上,高41米,黄色琉璃瓦顶,井字天花,金砖地面,圆柱,内供一尊银胎鎏金千手千眼观音佛像,高5米。园中园-谐趣园、霁清轩园中园是清代造园的重要形式之一,又叫集锦式,有建造方便,风格多样,满足不同用途等优点寝宫-乐寿堂宫殿-仁寿殿祠堂和庙-耶律楚材祠宅院-澹宁堂(二)单体建筑颐和园的单体建筑形象丰富,有殿、堂、楼、阁、轩、馆、廊、榭、亭、台、塔、桥、城关、楼牌等,在实际造景时,各种类型又有多种变化,构成了清代“官式”单体建筑的精华,宏伟的气势形成颐和园特有的皇家的建筑特点。殿-德辉殿堂–涵虚堂戏楼–德和园阁-夕佳阁楼–景明楼廊亭-廊如亭中国最大的一座亭式建筑,正八边形,亭分内外三层,有16根方柱和24根圆柱牌楼–排云殿牌楼石舫–清宴舫塔-多宝琉璃塔城关-文昌阁水榭–对鸥舫宫门-东宫门桥–十七孔桥多拱券大桥,仿卢沟桥,汉白玉砌成,长150米,宽8米,共雕刻有544只石狮,营造了昆明湖上海上仙山的意境堤–西堤岛–治镜阁船坞其它…………七.建筑装饰细节•外檐装饰:最富表现力的构件,分为门、窗、楣子、栏杆、匾联等。门:宫殿式大门、屋宇式大门、垂花门、洞门、屏门、牌楼门、钟式门、隔扇门等。窗:槛窗、支摘窗、横披窗、什锦窗等垂花门-云松巢屋宇式大门-谐趣园宫殿式大门-排云门洞门-霁清轩、谐趣园屏门–无尽意轩隔扇门–仁寿殿钟式门-养云轩槛窗-佛香阁支摘窗–排云殿横披窗什锦窗–乐寿堂园中园-谐趣园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声趣: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又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楼趣: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若从外层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可谓“楼趣”。桥趣: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
本文标题:颐和园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6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