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2011.6.3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4课时)1.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世界学生了解当代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及其形成、发展和对策,以展示人文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难点是文化景观建设3.知识要点:(1)环境问题(2)可持续发展问题(3)21世纪的政治地理现实(4)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分与合(5)合与分政治格局中的人际关系(6)文化景观研究与文化景观建设4.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多媒体课件5.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6.教学内容与过程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人口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第1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爆炸1804年10亿1927年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7.7.1150亿1999.10.1260亿2050年:世界人口为98亿;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一)对资源的压力1.土地资源退化;2.水资源短缺;3.生物资源破坏严重;4.矿产资源消耗剧增;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二)带来的问题1.对资源的压力: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2.引起的环境问题:(1)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三个因素:A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俗望,造成对环境资源无限度地、盲目地索取,并且随意地、毫不负责地把各种废弃物投入到环境中,形成了各种污染;B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基础的能力是有限的;C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降解能力和恢复自身平衡发展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2)具体表现:A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CO、SO2等弥漫城市低空,造成污染酸雨现象;B沙尘暴天气;C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D臭氧层遭破坏;E水体污染加剧:河湖与海洋;(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大气污染:20世纪50年代:煤烟污染为主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类型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到环境当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气候变化(2)水环境污染:海洋污染、河流与湖泊污染、水体富营养化(3)土壤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污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4)噪声污染2、生态破坏:生态资源破坏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显著下降,生态结构明显改变,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的现象。森林面积锐减、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耕地面积减少、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被风沙“驱赶”的村庄采矿引起的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工业污染酸雨1、概念顾名思义,酸雨就是雨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表现,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2、形成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就会氧化生成硫酸、硝酸和盐酸液沫,在特定的条件下,随同雨水降落下来便成为人们所说的酸雨了。3、危害(1)引起农作物和森林的大量死亡;(2)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3)使湖泊、河流酸化,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4)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5)危及人体健康;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在地球大气圈离地面20~25公里上空,平流层偏下方,聚集着一圈薄薄的臭氧层,它是抗击太阳能辐射紫外线、蔽护地球生物圈最有效的“保护伞”。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该图像发布于2005年9月11日。图像显示臭氧层空洞覆盖面积2700万平方公里,为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深蓝色表明那里的臭氧水平低至可以被认为是空洞。人类的环境观一、环境悲观论:代表作:《增长的极限》1、罗马俱乐部经过战后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经济学和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表现为单一经济的畸形发展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失调(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们普遍的福祉,反而可能引发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同时,由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石油危机、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兴起等发达国家一系列内外矛盾的激化,部分西方学者开始对传统工业化造成的弊端进行反思。奥雷利奥.佩西(AurelioPeccei)是一位意大利工业家,他认为现在正进入一个人类帝国时代,难以驾驭的日益强大的物质力量,正把人类自己导向困境。1967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担任科学主任的亚历山大.金(Alexan-derKing)赞同佩西的观点,1969年4月6~7日在罗马的林赛学院召开了讨论会。30多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成立一个以会议地点命名的俱乐部。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官方、非赢利性的组织,按佩西的说法,它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提倡和广泛宣传对人类困境有更牢固的更深入的理解”,二是“在现有全部知识的基础上推动采取能扭转当前局势的新的态度、政策和制度”。在这面既对未来表示悲观又积极行动的大旗下,俱乐部几年内就达到了发起人限定的成员数目,100名来自科学界、经济界、教育界和计划领域的专家成为罗马俱乐部的正式成员。这些成员和一些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外围人士以项目小组的名义向俱乐部提交了一系列的报告,其中《增长的极限》、《人类处于转折点》、《重建国际秩序》、《学习无极限》、《微电子学与社会》等报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从1972年发表《增长的极限》之后,罗马俱乐部就被当作人类前景问题上的悲观派代表。在与乐观派、中间派的大讨论中,积极行动的罗马俱乐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增长、发展及其持续性的思想。1968年成立的罗马俱乐部,首次提出了对指数式增长持续性的怀疑,直接推动了发展观的形成,并探讨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可见,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以往人们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2、“增长的极限”关于“增长的极限”的分析,穆勒早在19世纪就进行过了。1960年,Forester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入冷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D.L.米都斯在1970年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与他人合作,于1972年出版了《增长的极限》(又称“世界末日模型”)。米都斯在世界模型中,提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认为这五种因素都是按指数增长,即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增长着。设一定因素的基期数量为P,每一期的增长率为r,第n期达到的数量为A,那么A=P(1+r)n主要观点及其评价:主要观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丧失生存底本与条件——世界面临崩溃的灾难——限制增长麦多斯认为,由于人口增长会引起粮食需求的增加,经济增长引起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都属于指数增长的性质。因此人类或迟或早必然会达到“危机水平”,于是他(们)断言,在公元2100年到来以前,人类社会即将崩溃。麦多斯认为,世界体系最终必然崩溃的原因,在于人口和工业资本的指数增加。要使世界体系免于崩溃,就要控制这两个因素的急剧增加,一是实现人口零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和工业资本保持不变(投资率等于折旧率),也就是达到了全球均衡状态。评价:由于《增长的极限》一书用词激烈,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也难以推行,所以反对和批评的意见很多。从急需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到仍想增加财富的发达国家都有许多人不同意它的方案。但是该报告指出的地球潜伏着危机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警告,无疑给人类开出了一副清醒剂。二、环境乐观论1、代表人:朱利安•林肯•西蒙2、代表作:«没有极限的增长»3、主要观点: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会越来越多,因而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粮食在未来将不成其为问题,而人口也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自然达到平衡。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改善而不是在逐渐变坏。4、评价三、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1、人类环境会议和《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人类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也是世界各国代表针对环境的全球性影响第一次在一起共商对策。大会最后达成一个共识:“人类必须保护环境”2、《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1980年3月,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发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该报告首次提到“可持续发展”一词,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开始了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和理论的探讨。3、《我们共同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格罗•哈勒姆•布伦特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land))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并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不久以前我们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则感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的情景,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紧密地联系在一个互为因果的网络之中。4、“地球首脑会议”: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一次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新战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其中有11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世界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和概念推向行动。5、可持续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多达98种以上)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198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环境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其内涵如下:第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内及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和公平。第四,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洁净生产;在消费
本文标题:第13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人文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6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