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寓言四则习题课件—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22寓言四则人教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庇.护()赫.拉()爱慕.()较.量()凯.歌()溉汲..()杞.人()崩坠..()中.伤()光耀.()舍.然()躇.步跐.蹈()()bìhèmùjiàokǎigàijíqǐbēngzhuìzhòngyàoshìchúcǐ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闻.之于宋君()(4)身亡.所寄()(5)若.屈伸呼吸()(6)其人舍然..大喜()待,等到讲述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无,没有你消除疑虑的样子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闻之于.宋君问之于.丁氏(2)不若.无闻也若.屈伸呼吸A.两个“于”字含义相同,两个“若”字含义也相同。B.两个“于”字含义不同,两个“若”字含义也不同。C.两个“于”字含义相同,两个“若”字含义不同。D.两个“于”字含义不同,两个“若”字含义相同。B4.根据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我是说)挖井之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可供使用,而不是在井中挖出一个人。(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经过这个人的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5.按要求对句子或词语进行赏析。(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一个“笑”字,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打了胜仗时的得意扬扬的模样。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两文的寓意可以分别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7.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B.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C.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D.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和夸张。B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8.阅读《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其寓意。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寓意:①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绩并没什么了不起。②一个人的能力小,这不要紧,但一定要努力去做。如果轻易放弃了,将一事无成。③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9.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名著情况调查表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七年级学生更喜欢阅读富有想象的小说、童话、寓言等,不太喜欢读散文。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10.《穿井得一人》选自《___________》,是战国末秦相________组织其门客编写。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常一人居.外()(2)得一人之使.()吕氏春秋吕不韦停留使唤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13.从丁氏的角度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14.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宋君派人调查“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说明他是一个不偏听偏信,注重调查之人。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二)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2)因往晓.之()(3)只使..坠()(4)充塞四虚..()倒塌,坠落告知,开导纵使,即使四方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22寓言四则习题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22张PPT)16.后人根据本文故事,引申成“____________”这个成语。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18.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杞人忧天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注】①瘿(yǐng):颈瘤病。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凡饮之者辄病.瘿()(2)不求善.药去尔病()患病好的20.文中画横线句子体现了南岐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南岐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就嘲笑他/见怪不怪,见不怪而怪之/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认为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心理(三者任选其一)。21.这则寓言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①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往往会觉得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了。②闭关自守、孤陋寡闻会使人目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参考译文】南岐处在秦蜀的山谷之中,它的水甘甜,但水质很差,凡是饮用它的人都会患有颈瘤病,所以,南岐的人没有一人不患这种病。等到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就男女老少聚集围观并嘲笑他说:“这人的脖子真怪呀,(他的脖子)细瘦和我们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的药物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觉得我的脖子细瘦(不正常)?”发笑的人说:“我们同乡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本文标题:寓言四则习题课件—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75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