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遗传学名词解释(答案)
1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结构的的杆状体。(染色体:指任何一种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定线性序列的连锁结构。)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同一各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间期同一染色体复制所得。非姐妹染色单体:单体二价体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染色单体互称非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同源染色体这些间期各自复制所得。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它含两次分裂,第一次是减数的,第二次是等数的。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同时另一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2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称为双受精。胚乳直感: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转录:是以DNA双链之一为模板,把碱基排列顺序以互补的方式转到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翻译:是mRNA携带着转录的遗传信息附着在核糖体上,把由转移核糖核酸(tRNA)运来的各种氨基酸,按照mRNA的密码顺序,相互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并进一步折叠起来成为立体蛋白质分子。遗传密码:是核酸中核苷酸序列指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方式,是由三个单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密码。密码子不能重复利用,无逗号间隔,存在简并现象,具有有序性和通用性,还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中心法则:蛋白质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到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第四章孟德尔遗传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杂交:指遗传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测交: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亲本杂交,以验证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回交:是指将杂种后代与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而不是表现单一的中间型。显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能在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不能在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不完全显性:F1表现的性状为双亲的中间型。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CC、Cc、cc。表现型:植株所表现出的单位性状,是可以观测的。如红花,白花。纯合体:成对的基因型相同,如CC、cc。或称纯合体,纯质结合。杂合体:成对的基因不同,如Cc。或称杂合体,为杂质结合。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以不同的方式控制着同一对性状的成对基因。3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以不同的方式控制着同一对性状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等位基因的总称。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控制多种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多因一效:指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表现的现象。显性假说:它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杂种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引起的。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后代中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完全连锁遗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F1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不完全连锁遗传(部分连锁):F1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相引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相斥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与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性染色体:指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性连锁: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雌、雄体共有的性染色体(X或Z染色体)上,因而该性状的表现与该性染色体动态相联系,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伴性遗传:由于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伴,这一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连锁遗传图:通过估算交换值,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标记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也称为染色体图和基因连锁图或遗传图。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组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符合系数(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它是衡量一个单交换对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干扰程度的指标。第六章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指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发生断裂,在再次接合时改变了原来的顺序、或与其它染色体的断片接合,导致染色体在断裂和接合前后结构不一致的现象。4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基因的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基因的位置效应:同一基因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而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效应。易位: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即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数),以X表示。单倍体:指仅具有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n=X)的个体。一倍体:包含有该物种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的生物体,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成。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的生物体,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的染色体加倍而成。单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缺体:指比正常二倍体(2n)缺少二个相同染色体的个体。三体:指比正常二倍体多一个染色体的个体。第八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一个物种所有遗传信息的结构与功能的一门学科。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采取工程建设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外源基因正确表达,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一门技术。第十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指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其原因是控制某性状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上。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5植物雄性不育:植物花粉败育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第十三章数量遗传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它的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对于各个所具有相对性状的差异,可以明确的分组,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只能用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它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广义遗传率:是指杂交后代中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值;狭义遗传率:是指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值。多基因假说: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且各基因的效应相等,各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近亲繁殖: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即两个基因型或相近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超显性:杂合体的性状表现超过纯合显性的现象称为超显性。超亲遗传:指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杂交,后代在某一性状上超过其亲本的现象。其原因是控制某性状(如熟期)的一些基因分散位于两个不同的亲本中,杂交后的F1中集中了双亲的显性基因,从而表现出比双亲更早或更迟的超亲遗传。
本文标题:遗传学名词解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0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