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放、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技术的名称演变经历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含义:术涉及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以改进和优化人们的学习为最终目的的综合性学科)师范生学习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使用技术3.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技术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想一般包括对自由和对自治的信念,认为人类有能力克服遗传、个人历史和环境的限制而做出有意义的个人选择,强调个体重要性以及特殊的人类需要。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2.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调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苛勒的顿悟说“接竹竿实验”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3,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学习不应只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构造意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像,并实现整合。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4.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争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按效果分为有意义和机械学习两种按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3.巴班巴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并在实际中坚决而灵活地施行之,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2.3视听教育理论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1.塔的底层的经验经验之塔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越抽象,底层的经验易于理解和记忆;顶层的经验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2.学习方法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学习间接经验要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教育升华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必须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因为概念是思维推理的工具,它使探求知识的智力过程大为简单化、经济化。4.替代经验位于塔腰部分的是替代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过渡脱节的矛盾。替代学习经验的思想是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依据。5.形成科学的抽象应充分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视达到普通化的充分理解是危险的。但当今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具体程度,因此加强视听教育是完全必要的。2.4教育传播理论1.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2.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3.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4.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5.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2.4.2传播模式1.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模式如图2-4所示,是传播理论研究中描述传播行为的一种简便方法,称为“5W”模式,它通过回答五个问题来描述传播行为: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向谁说(To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图2-4拉斯威尔的传播模式2.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模式1949年,传播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数学家香农和韦弗,从电话、电报的传播模式出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其传播模式如图2-5所示。图2-5香农—韦弗传播模式3.韦斯特莱的传播理论韦斯特莱传播理论是一种控制论的模式,强调传播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其理论的模式如图2-7所示。图2-7韦斯特莱传播模式图2-7中:X表示周围信息。A表示信息来源,即编制者。C表示信息传播线路上的把关人,即传者。B表示接受者,即受者。fBA表示接受者向编制者反馈。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fBC表示接受者向把关人反馈。fCA表示把关人向编制者反馈。2.4.3教育传播过程教育传播过程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控制,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传播过程如图2-8所示。图2-8教育传播过程2.4.4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1)共同经验原理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一方面,对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事物,要利用直观的教育媒体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2)抽象层次原理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这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3)重复作用原理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4)信息来源原理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资料来源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中,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为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2.5.1一般系统论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2.反馈原理3.有序原理第三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3.2.1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当前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的状况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是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对学生感知的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的所有心理特征。学习的条件在学习条件方面,比较典型地表现为感情的需要、社会性需求、环境和情绪的需求3.2.3教学内容分析见课本3.2.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2)动物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1.知觉2.准备3.有指导的反应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应6.适应7.创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类:我国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给出了每一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法:1.对象2.行为3.条件4.行为的标准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1.1含义:北师大何克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3点)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但教学资源建设不等于要求教师都去做课件)(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8.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课内整合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2.探究型教学模式3.“主体——主导”教学模式课外整合教学模式:1.网络探究(WebQuest)模式2.适时教学(Just-in-TimeTeaching)模式现代教育技术考试知识点整理第九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教学系统中支持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一定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第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数字图书馆类型:一是电子文献数据库二是电子图书数据库网络检索工具所谓网络检索工具,是指在Internet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一类网站或服务器,其检索的对象是存在于Internet信息空间的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1.目录检索工具目录型检索工具(SubjectDirectoryCatalogue)是由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在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按照某种主题分类体系编制的一种可供检索的等级结构式目录。在每个目录类下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站点地址,使用户能通过该目录体系的引导,查找到有关的信息。2.搜索引擎搜索引擎(SearchEngine)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1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