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春行即兴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作者点击】李华(715-766)唐代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开元中,第进士,擢宏辞科。累官监察御史,右补阙。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上元中,召为左补阙、司封员外郎,称疾不受。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客隐山阳。大历初卒。其诗辞采流丽。有《李遐叔文集》,今编诗一卷。【相关背景】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带着仕途不利的忧愁和国家败亡的怨恨,在暮春时节途径宜阳时,面对眼前的景物由感而发,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芳树无人赏,春山鸟空啼的愁绪。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诗文品读】“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诗文解说】宜阳城下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山涧的水向东又转向西流去。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文品读】“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诗文解说】芬芳的花儿无人欣赏,也就自己零落了。在春光满山的小路上,鸟儿在空阔的山村中孤独的鸣叫着。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⑴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自”字强调春花无人观赏,“空”字表明鸟啼无人聆听,这两字写出了战后山河的荒寂。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本文标题:春行即兴-(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4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