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论文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论文摘要:我国在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借鉴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国文化中应有的对待儿童的正确立场。在此过程中,既要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鲜明特质,也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闻名遐迩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0—6岁儿童教育法及其整个教学体系,是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实验和探索中逐步总结额、完善起来的。她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精辟理解,即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深远的革命,也是一种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让世人受益。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蒙台梭利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等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之大成,更加之蒙台梭利在观察儿童、研究儿童基础上的创造性发现,提出了自己关于儿童全新的、独到的、给人们与重要启迪的儿童观。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主要有三方面构成:(一)儿童心理发展是“潜在能力”在适宜的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具有“潜在的生命力”;这种潜在的生命力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成人必须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并用自己的爱作为润滑剂来滋润它。儿童具有“吸收性心理”——受“潜在生命力”驱动的儿童所特有的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吸收的能力,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正是依靠这种“吸收性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吸收环境,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经验——儿童能够在周围的千百种声音中,只选择人的语言包括复杂的语法和发音的最细微的差别进行模仿和吸收就是例证,由此,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他们大量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使儿童自己利用周围“有准备的环境”塑造他们自己。①(二)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在蒙台梭利看来,敏感期是一种与成长密切相关并和一定年龄相适应的现象,它只持续一个短暂的时期就会消失,而且只要消失就永远不会重新出现。由此,蒙台梭利主张教师不应该按照固定的大纲将预定的时间强赛给儿童,而是应该开发适合儿童敏感期特点的学校内容和方法;教师不应该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而是应该重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的品质,并据此为他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可见,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而言,儿童自己的教学大纲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蒙台梭利的观点,这个儿童自己的教学大纲应该是敏感期特有的。(三)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处于连续的和不断前进的发展变化。蒙台梭利在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同时,特别是重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阶段性,并要求根据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有准备的环境”。二、蒙台梭利的教育观蒙台梭利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独特看法是她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人所谓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三根支柱。蒙台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并通过培养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和平社会。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团体线上教育活动内容)和区域教育活动内容(分组及个别教育活动内容)两个大的方面。为了到达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并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和平社会的教育目的,蒙台梭利不仅规划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更设计了独到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是她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引人注目、最为人称道的部分。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实际上是以“有准备的环境”为核心,由“有准备的环境”、作为“导师”的教师、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三个要素组成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在她的儿童观的基础上,正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她为世人称道、影响深远的教育观。三、蒙台梭利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孩子个体的成长节奏,使孩子能够专注发展内在的需要;把握成长敏感期,顺着敏感期的特征,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二)端正办学态度,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正确引导和严格规范,教育研究者要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清晰的认识,才能端正办学态度,从而真正重视对蒙氏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吸收,为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平民化创立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三)家长必须认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并且还要对比一下自己的育儿标准和蒙台梭利提倡的教育准则是否一致。要根据孩子本身的个性选择教育方式。(四)反对填鸭教学,以不教为教育,让儿童自发、主动地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教师只是协助者,以对孩子心灵世界的深刻认知为基础,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五)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六)人生的最初两年将会影响人的一生。人们对婴儿所具有的巨大心理能力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儿童及其敏感,任何粗暴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即刻的反应,而且还会造成终生的缺陷。成年人的许多心理障碍,往往都可追根溯源到对幼儿的极端敏感性施行的粗暴行为。总之,我国在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借鉴西方近现代儿童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国文化中应有的对待儿童的正确立场。在此过程中,既要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鲜明特质,也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1]霍力岩、胡文娟等译,蒙台梭利科学教学教育法/[意]蒙台梭利(Montessori,M.)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2]刘宇.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蒙台梭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3.[3]吴梅花.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对我国幼儿园教育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21—122.注解:①蒙台梭利科学教学教育法/[意]蒙台梭利(Montessori,M.)著;霍力岩、胡文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
本文标题: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5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