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1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填空题:1.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2.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工人、工作地、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3.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基本时间与辅助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4.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封闭性。拉孔,推孔,珩磨孔,钻孔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5.6.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类。7.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mm,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50.043mm。8.工艺基准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2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10.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工序分散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11.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保证互相位置要求、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12.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则该工序中有1个工步,4个工位。图1工件13.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全年可变费用,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费等。14.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保零件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15.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16.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1个自由度。317.工件装夹中由于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1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定心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偏心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19.长锥度心轴限制5个自由度,短锥度心轴限制4个自由度。21.常用夹紧机构中的螺旋夹紧机构是手动夹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22.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心定位,一种是支承定位。23.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一般要求主要夹紧力应垂直指向主要定位面。24.铣床夹具的对刀装置主要由对刀块和塞尺组成。25.零件的加工精度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位置精度。30.按照在一批工件中误差出现的规律,加工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31.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32.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切屑。434.在转塔车床上就地镗削转塔上六个安装刀架的大孔是为了保证大孔轴线与机床主轴回转轴线重合。35.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36.加工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金属组织、残余应力。37.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38.磨削时,砂轮的速度越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39.磨削淬火钢时,可能出现的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有烧伤,回火退火烧伤和淬火烧伤。40.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相同时,耐磨性好。41.在运动副中,两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刀纹方向均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耐磨性差。42.常用的机械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和滚压加工。43.磨削时,采用内冷却方式和开槽砂轮能有效地防止烧伤现象的产生。44.任何机器都是由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等组成。45.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尺寸相近、加工方法相同的组成环,其公差值相等;难加工或难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值5取较大值。46.产品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47.调整组成环的公差时,标准件尺寸的组成环,其公差值为确定值;易加工或易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值取较小值。48.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49.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50.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修配法和调整法。51.各装配精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相互位置精度是相对运动精度的基础,相互配合精度对其它两项精度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52.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单件自保。53.完全互换装配法常用于高精度的少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54.最常见的调整方法有固定调整法、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55.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组成环的数目应当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这就是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的原则。656.大数互换装配法适用于高精度的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57.最常见的修配方法有单件修配法、合并加工修配法和自身加工修配法。二、判断题:1.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2.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磨削加工。(√)3.过定位和欠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4.淬火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5.工件一旦夹紧,则它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了。(×)6.在大量生产中,单件工时定额可忽略准备与终结时间(√)7.中批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多采用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形式。(×)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9.铰孔不但能保证尺寸、形状精度和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7能纠正位置精度。(×)10.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11.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12.孔的直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下偏差为零。(√)13.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可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14.对于平面磨床,床身导轨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要求应该高于水平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15.加工丝杠时常采用弹性或液压尾顶尖,是为了避免工件受热伸长而产生弯曲变形。(√)16.如果工艺过程稳定,则加工中就不会出现废品。(×)17.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18.一般来说,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19.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20.加工误差的点图分析法可用于估算加工过程中的合格率和不合格率(×)821.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22.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23.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误差复映”而使工件产生与毛坯同样大小的圆度误差。(×)24.假若一批工件加工尺寸的实际分布与正态分布基本相符,则其分布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都受加工系统中的常值系统误差的影响。(×)25.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26.滚压加工能使工件表面金属组织细化,形成压缩残余应力。(√)27.固定调整法采用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28.采用互换装配时,选择的协调环不能为标准件或公共环。(√)29.粗糙表面易被腐蚀。(√)30.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性质一般取决于工件最终工序的加工方法。(√)31.采用调整法装配时,选择的补偿环不能为公共环。9(√)32.选择装配法常用于高精度少环尺寸链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中。(√)33.如果工件表面没有磨削烧伤色,也就说明工件表面层没有发生磨削烧伤。(×)34.进给量对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大。(√)35.装配尺寸链中的协调环和补偿环都不应该是公共环。(√)36.采用直接选配法装配时,最后可能出现“剩余零件”。(√)三、简答题:1.为什么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装配时,有时采用“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或“误差抵消法”,请问它们是由哪种装配方法发展成的?3.如果零件的表面没有烧伤色是否就说明零件的表面层没有被受热损伤?为什么?4.什么叫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原则?为什么应遵守这个原则?5.磨削裂纹的产生与工件材料及热处理有无关系?6.修配装配法的含义是什么?适用于什么生产中?7.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什么作为统一的精基准,为什么?108.试分析在成批大量生产中,为什么要控制毛坯硬度的均匀性?9.拟定工艺路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试分析引起下列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细长轴,1)工件产生腰鼓形形状误差;2)工件产生尺寸由大到小的锥形。11.什么是工序?对同一工件其加工工序的安排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12.试解释转移原始误差法的原理并举例加以说明。四、分析题:1.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112.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3、过球心打一孔。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4.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125.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6.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13b)7、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8.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9.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10.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14a)b)11.镗两小孔(上方大孔已加工),保证尺寸A和H。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12.分析图示夹紧方案不合理的原因,并加以改进。13.比较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15a)b)14.比较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15.钻2—φ6H7孔,各平面已加工。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1616.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φ12±0.01。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11.99,均方根偏差为σ=0.003。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17.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18.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17a)b)19、过轴心打通孔,保证尺寸L。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20、某镗孔工序,孔的尺寸为1.0050,镗孔后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为0.02mm,但分布曲线中心相对公差带中心向左偏移0.03mm。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21.判断下组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18a)b)22.判断下组机器结构装配工艺性的好坏,并简要说明理由。a)b)23、加工齿轮坯两端面,保证尺寸A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24、某柴油发动机曲轴第四个连杆轴颈直径,要求为φ75.14±0.01mm,热处理后精磨194件,结果发现其尺寸接近正态分布,mx562.0,m506.2。试作图分析有无废品产生,如产生废品,判断产生的废品能否修复。19五、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圆盘形工件在V形块上定位钻孔,孔的位置尺寸的标注方法假定有三种,其相应的工序尺寸为A、B、C,试对这三种不同的尺寸标注方法分别进行定位误差的计算。2、如图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01.080dmm,025.0035Dmm),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内键槽,要求保证尺寸2.005.38Hmm。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误差)。203、在图a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014.054mm和对称度0.03。现采用图b所示定位方案,试计算该种方案的定位误差。4、如图所示,要求在轴上铣一键槽,其加工顺序如下:车外圆至尺寸0074.04.58mm,铣键槽至尺寸A,磨外圆至尺寸060.0041.058mm,要求磨后保证下母线至槽底为02.052mm,已知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05.0mm,求尺5、如图为活塞零件(图中只标注有关尺寸),若活塞销孔mm018.0054已加工好了,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须测量
本文标题: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5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