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现代电子工艺技术11
任务11组装晶体管收音机11.1任务描述晶体管收音机属于小家电产品中的音响视听设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组成电路几乎包括了模拟电路的所有电路,主要有直流电源的退藕滤波;高频电路的混频、振荡、变频、选频、耦合、负反馈、检波及放大等;低频电路的电压放大、功率放大、耦合及负反馈等。本任务就是按照电子工艺的要求来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收音机。11.2任务资讯11.2.1晶体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一、识读晶体管收音机的方框图超外差式晶体管AM收音机一般由高频和低频两大电路组成,其中,高频电路主要包括变频级(高放、混频、本振)、中放级(中放Ⅰ、中放Ⅱ、自动增益控制)、检波级3大单元电路组成;低频电路主要由前置放大与功放2大电路组成。各方框图的主要作用如下。高放:把天线接收下来的广播(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本振:产生一个本机振荡,该振荡频率总是跟踪高放级,总比高放级的信号频率高465KHZ,把这个频率称为“中频”,中频送至混频级。混频:把高放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取其差频,该差频固定为中频(465KHZ),然后送至中放级进行放大。中放:中放是具有选择性地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中放级采用两级放大后,把信号送至检波级。其中,中放Ⅰ级还同时受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控制。检波:检波就是卸载,即取其真实信号,舍弃载波信号,还原出音频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是把检波后的直流分量反馈至中放Ⅰ级,实现对高频电路的自动调节,来控制和弥补因信号或强或若原因产生的波动。前置放大:是一级电压放大器,把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来满足功放级输入端的要求。功放:功率放大,对前置级送来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后驱动喇叭发音。AM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天线接收下来的已调制信号,经变频级放大、变频后转换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两级放大,通过检波后还原出音频(低频)信号,音频信号经前置和功率放大,最后驱动喇叭发音。FM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同AM收音机相似。二、晶体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供电电路。供电电路主要由电源DC,电容器C16、C11,电阻器R17,开关K等组成。电源(DC1.5V)作为整机的能源供给;C16、C11、R17组成∏型退藕滤波电路;K为电源的总开关。变频级。变频级主要由三极管VT1,双连电容器C1-A、C1-B,微调电容器C1a、C1b,电阻器R1、R2、R3,电容器C2、C3,二极管BG9,天线线圈T1,振荡线圈T2及中周T3等组成。VT1为混频和放大;C1-A、C1a和T1的初级组成LC选频调谐回路;C1-B、C1b和T2的初级组成LC本机振荡回路;T3的初级和槽路电容组成中频LC选频回路;R1、R2、BG9组成偏置电路;C2为高频旁路电容;C3为耦合电容。中放Ⅰ级。中放Ⅰ级主要由三极管VT2,电阻器R4、R5、R6,电容器C4、C5,中周T4等组成。VT2为中放Ⅰ级放大;R4、R5、R6为偏置电路;C4、C5为高频旁路;T4的初级和槽路电容组成中频LC选频回路。中放Ⅱ级。中放Ⅱ级主要由三极管VT3,电阻器R7、R8,电容器C6,中周T5等组成。VT3为中放Ⅱ级放大;R7、R8为偏置电路;C6为高频旁路;T5的初级和槽路电容组成中频LC选频回路。检波级。检波级主要由三极管VT4,电阻器R9、R5,电位器W,电容器C7、C8、C9,中周T5等组成。VT4为检波管;R9、R5、W为偏置电路;C7、C8、C9为高频旁路。前置级。前置级主要由三极管VT5、VT6,电阻器R12、R10、R11、R13、R14、R15,电容器C10、C12、C13等组成。功放级。功放级主要由三极管VT7、VT8,二极管BG10,电阻器R16,电容器C14、C15,输入变压器T6,输出变压器T7,喇叭Y,耳机插座CK等组成。VT7、VT8为推挽式放大管;BG10、R16为偏置电路;C14、C15为中和电容。三、集成电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ZX2023型集成电路收音机由两大单元电路所组成,如图11.5中的虚线分隔部分,即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其中高频单元电路主要由集成电路D7642等组成,低频单元电路主要由直耦式放大器(VT1、VT2)等组成1.调谐电路单联电容C与天线T组成高频调谐回路,调谐选频后信号送至集成电路D7642。2.高频放大、检波电路集成电路D7642可完成输入信号的阻抗变换、高频放大及检波。输入至2脚的调谐信号经其内部处理放大后,从其3脚输入音频信号,经电容C4耦合、电位器RP调节,从电位器的中心抽头送至低频放大电路。3.低频放大电路两级直耦放大器VT1、VT2把音频信号放大后,直接驱动喇叭。4.电源电路GB为3V供电电源;R3、C7、C1组成电源退耦滤波电路。5.指示灯电路LED为电源指示灯,R6为限流电阻。11.2.2晶体管收音机的整机总装、调试与检修企业整机总装、调试与检修是在生产线上进行的,下面以一个收音机的总装与调试为例,学习手工整机总装、调试与检修。一、晶体管收音机的整机总装1.总装前的准备工作(1)按照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2)对元器件进行检测用万用表对所有电阻器、电容器、感性元件、晶体管、喇叭、耳机插座等进行检测。对于损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元器件进行更换。(3)编制工艺文件认真阅读安装说明书,分析本机的安装要求,并按实际情况编制工艺文件。工艺文件的编制可参考表8.3~8.8。(4)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对元器件引脚进行成形、镀锡。(5)此外,还要准备好一套焊接工具、一套常用工具、1块万用表及1节1﹟电池等。2.整机焊接工艺(1)插装元器件插装及焊接质量与顺序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与成功率,合理的安装需要思考和经验。经验的插装元器件方法与要点如表11.3所示(2)焊接元器件焊接的焊点质量好坏,决定着整机装配的成败,因此,要首先具备和掌握熟练的焊接工艺。每次焊接的元件个数最多不要超过3个,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习惯,边插装元器件边焊接。焊接时,要根据焊盘的大小掌握锡量,锡量要适中。(3)剪引脚焊接一部分元器件后,即可剪断引脚多余部分,注意不可留得太长,也不可剪得太短,一般以焊点的高度为2~3mm是最佳。。(4)检查焊点在焊接时,某些焊点有虚焊可再进行补焊。整个基板组装完毕后,要仔细检查一遍焊点的质量,检查有无漏焊点、虚焊点及短接点(桥接)。铜箔断裂的部位,可采用条线进行桥接。3.初步试机整机焊接完毕后,可初步试机。试机前,要把所有印制板上的测试口短接,检查无误后,即可试机。试机时,若有广播电台声,则可进行下一步的调试与整机安装;否则,要进行检查或检修。二、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试收音机的调试可分两大步骤,即整机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整机统调。1.整机静态工作点的调整用短路线把天线的初级或次级短路,在收音机开关不打开的情况下,首先测量整机静态工作的总电流,测量示意图如图11.9所示。整机静态总电流在10~20mA左右基本为正常,总电流过大或过小,都需要进行检查或检修。然后脱开各测试端口,打开开关,分别测量晶体管VT1~VT8的静态集电极电流,各集电极静态正常电流值如表11.4所示。由于本机各级是非直接耦合,因此,某一级的静态电流不正常,表明该级工作不正常,认真进行调试或检修。2.整机统调收音机经过通电检查并正常发声后,即可进行整机统调。(1)调中频频率(调中周)①电路板先不装入机壳,用手握住螺丝刀的金属部位(或镊子),去分别碰触双连的“天线连”焊点和“振荡连”焊点,若有噪音,表明整机基本正常,否则说明整机电路有故障。②转动双连的轴柄,先收一个强弱适中的电台(音小或收不到电台时,采用一只手握着磁棒天线,以加强信号强度),以刚好能清晰地听到播音声就行了(音量大时,可调节电位器减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信号发生器输出465KHZ信号,送至VT1的基极进行调整。③用一字小螺丝刀(或无感螺丝刀)依次调整中周B5(绿)、B4(白)、B3(黄)的磁帽,使电台的播音声最响,反复调整2~3次就调好了。注意:调整的顺序是从后级到前级,调整过程要轻、稳、慢。(2)调覆盖(对台或对刻度)电路板可以先装入机壳,进行调整;也可不装入机壳,进行调整(待装入后,再细调整1次)。①调低端覆盖顺时针把刻度盘拨动30~40°(频率为640KHZ左右,中央电台或河南电台),此时若收不到电台,可仔细调整振荡线圈(红色)。直到收到电台为止(可采用手握着磁棒上的天线,或稍微移动一下天线的位置)。然后,轻轻左右移动天线线圈,使之声音最大。最后轻微调节天线连的微调电容,直到声音最大。以上步骤可反复调整几次。②调高端覆盖顺时针把刻度盘拨动到140~150°处,轻轻调节振荡连上的微调电容,(可同时配合小范围调整天线线圈),直到出现电台且声音最大为止。以上步骤可反复调整几次。(3)调跟踪把电路板安装到机壳后,再进行调整。低端在磁棒上左右调整天线线圈,高端调整天线连上的微调。最后用胶棒把天线固定好。三、收音机的检修1.整机电流为0的检修整机电流为0,势必会造成整机“无声”故障,在电池电压正常下,形成该故障的原因有:电源开关不接触若将电源开关一开一关的瞬间,喇叭里没有“咯咯”的声响,但把开关放在“关”上,万用表置于电流档跨接在电源开关的两端,却有电流通过,这表明电源开关的接点没有接触好。可用电压法或电阻法进一步确定。若是开关接触不够良好,静态电流就会可能出现时有时无的不稳定现象。若开关器件有问题,可进行维修或更换。三、收音机的检修1.整机电流为0的检修整机电流为0,势必会造成整机“无声”故障,在电池电压正常下,形成该故障的原因有:电源开关不接触若将电源开关一开一关的瞬间,喇叭里没有“咯咯”的声响,但把开关放在“关”上,万用表置于电流档跨接在电源开关的两端,却有电流通过,这表明电源开关的接点没有接触好。可用电压法或电阻法进一步确定。若是开关接触不够良好,静态电流就会可能出现时有时无的不稳定现象。若开关器件有问题,可进行维修或更换。2.整机电流很大的检修该机的最大电流一般不会超过25mA,若超过此值则为整机电流大。整机电流大的主要原因有:某些部分的导线或焊点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元器件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包括晶体管);晶体管的偏置电路发生故障(如装错偏置电阻等),是三极管的电流增大,但三极管尚未损坏。整机电流大的几种检查方法:(1)观察法。对于新组装的机子,首先要用观察法检查印制板上的各个焊点,查看是否有短路、桥接、搭锡、错焊等现象。若有此类现象发生,则应首先排出之。(2)脱开法。脱开法就是根据实测电流情况,结合电路进行分析,脱开怀疑的某一单元电路。若脱开后,电流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本脱开单元电路有问题;否则为其他电路有故障。如实测电流在100mA左右,则必为后级功放或退藕电路有故障,应脱开输出变压器次级的中心抽头,再测整机电流;若脱开后电流恢复到10mA左右,则故障范围就在功放或退藕电路,这样就把故障范围缩小到某一单元电路。(3)电阻法。电阻法适用于不开启电源的场合,是用万用表测量可疑的两点,若测得某两点直流电阻几乎为“0”,而这两点并接着另外的分支电路(包括其他的导线和元件)时应化繁就简,一一用脱开法缩小故障,找出故障点。(4)电压法与电流法电压法与电流法适用于可通电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测量时一定要根据故障实际具体情况而进行。若整机电流值过大,就不能长时间通电测量,这样往往还会造成故障扩大化,可采用短时间、快速测量。3.静态工作点的调整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又称调偏流,为了测量的需要,收音机的印制板上一般设计有专为检测集电极电流而断开的测试点,按装好以后,只须检测一下各级电流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若偏差过多,则这一级肯定有问题,应进行排查和检修;若正常,最后将此点用焊锡接通。各级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电流的经验数据如表11.5所示,在具体调整时,应根据各机型实际情况而决定。11.3任务分析11.3.1晶体
本文标题:现代电子工艺技术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