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第1页共5页三、辨析说明题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正确。(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2)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3)实践是社会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4)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5)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2.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答:(1)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上升性是由生产力不慌不乱一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2)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正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社会发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又回到自身,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如无产阶级到阶级社会再到新的无产阶级社会,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等;另一类是以反复为特点的曲折,在社会了展中,由于新生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当旧事物得势时,事物发展就会缓慢、停滞,甚至倒退,从而呈现出曲折性。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着新生事物迟早要战胜旧事物,使发展中的曲折性得到克服。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错误。(1)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地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了,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答:错误。垄断统治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得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2)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答:错误。(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认和唯心论的标准。(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6.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答:错误。(1)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否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2)社会是一机系统。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发展先进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科技与价值的矛盾,把科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这、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3)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7.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答:正确。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生产领域,但是它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要进行剩余价值生产必须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这是在流通领域完成的。还有就是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卖出商品才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第2页共5页获得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8.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答:正确。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是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全面地看问题。答: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他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1)普遍联系得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在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答:正确。一个完整的认识运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或者说,一个完整的认识运动过程包括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两个阶段。11.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答: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客观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方面,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又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高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间看,商品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总是环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按不是对会规律的否定,恰好相反,她正是要求价格同价值相一致的价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12.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答:错误。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没有一个国家是无产阶级用暴力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得到胜利的。13.矛盾就是斗争。答:错误。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实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一。矛盾的同一性首先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的同一性还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的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14.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所以说理论高于实践。答:错误。1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答:错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这是因为,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次数增加,导致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而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因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并不表明流通中会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是在生产啼生的,但说明流通对资本主义生产有反作用。16.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答:17.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可变资本。答:正确。“不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第3页共5页程中会增大原有的价值,其增加部分即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而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18.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答:正确。实践。人们的思想理论是要付诸实现,只要我们在实际中达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认识与存在是一致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产不断在实践中制造出各种仪器,新的认识手段,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实践证明了人类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实践和科学实验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19.在任何情况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都是绝对的。答: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但不完全统一的”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对立是必然的。因为唯物主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决定中。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决定物质。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来说呢则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唯心主义哲学家中也有人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问题例如黑格尔。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其次,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20.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答:正确。当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用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这种因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21.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可变资本。答:2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错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2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答:1、辩证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2、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不是统一于精神,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一元论。3、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运动变化中的统一,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的。24.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错误。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答: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辨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所以有了人脑不一定牟产生意识。26.矛盾就是斗争。2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答:错误。抽象劳动的定义说: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看得见,我们所能想到的每种劳动(于活,动脑子等等)都是具体劳动,也就是实际上发生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28.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答:错误,垄断的形式并不会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是垄断资本经济活动的基本格局。这是因为:其一,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市场竞争的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第4页共5页般基础。市场竞争是市场主题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垄断形成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垄断企业追求变革和创新是激发垄断竞争的重要因素。29.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答:错误。意识的内容来牌客观存在,意识到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是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7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