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夏季雨季施工安全培训
夏季雨季安全培训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二、预防高处坠落措施三、预防雷电事故措施四、预防中暑措施五、预防食物中毒措施六、预防触电管理措施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电信通安监部发生时间集中在三至十月份,春、夏季尤为突出。2006-2008年来,发生在春、夏季的事故共发生14起,占发生事故总起数的77.8%,死亡2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8.1%。为何夏季有限空间中毒事故高发?温度高,有毒有害气体易聚集和挥发;污水井、下水道内有毒气体浓度要比以往高。事故发生的原因:l不按照操作规程违章作业;l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缺少密闭空间预防急性中毒、窒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及操作规程;l缺少必要的检验检测、报警和个人防护设备;l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防护知识缺乏;l盲目施救,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l承、发包管理不规范,疏于管理。1、进行安全交底2、防护用品齐全气体检测仪、安全帽、安全带、呼吸器、三脚架、鼓风机、救生绳索、照明设备、通讯设备3、先检测、后作业4、充分通风换气5、有专人监护6、警示标志【防范措施】二、防高处坠落安全知识±为什么夏季登高作业事故多发?±1、温度高,太阳晒,容易晕厥;±2、脚底出汗,打滑;±3、雷雨天气,电力杆容易打滑;±4、容易受大风影响。怎样预防高处坠落事故?1、作业人员必须身体状态好;2、必须使用安全带;3、一律使用工具袋,避免抛扔物品;4、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40度以上高温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5、避开中午时段施工;6、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三、防雷电安全知识北京电信通安监部工程建设安监中心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h以上能量。雷电灾害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人至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800万3000人3000人电信通安监部雷击的三种形式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直击雷2013年3月16日晚7时许,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针镇长湖村龚怀山家三层新房上面的炮楼钢筋水泥屋顶被强雷暴炸开一个20公分的黑洞,同时墙面墙角多处开裂,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表等被击坏。户外供电线被雷击断落地,该户人家14岁的孩子大腿还被雷电击中。感应雷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几十厘米,也有直径超过一米的。“火球”存在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为几秒到十几秒居多。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这种“火球”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发生的次数也相当多。人们常把它叫做“球形雷”。“球形雷”室外防雷的措施1、由于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情况下,高大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所以在室外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高大物体,更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这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受到接触电压和旁侧闪击以及跨步电压的伤害。室外防雷的措施2、有些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防止直击雷的袭击,都安装了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器。当雷电发生时,往往这些防雷装置起到的是引雷的效果,雷电电流由接闪器通过引下线导入地下,它可以保护周围不遭直击雷的袭击。所以如果在室外万一无处躲藏,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角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一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20室外防雷的措施3、在郊外旷野里,与周围比较,你可能是最高点,也就是你将处于尖端的位置,所以不要站在高处,也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和骑马奔跑,更不要撑着雨伞,拿着铁锹和锄头,或任何金属杆等物,因为这样可能会遭到直接雷击的袭击。要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站在干燥的,最好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5、当你在野外高山活动时,遇到雷雨天气那是非常危险的。在大岩石、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会遭到雷电流产生的电火花的袭击。最好是躲在山洞的里面,并且尽量躲到山洞深处,你的两脚也要并拢,身体也不可接触洞壁,同时也要把身上的带金属的物件,如手表、戒指、耳环、项链等物品摘下来,还有金属工具也要离开身体,把它们放到一边。21室外防雷的措施室外防雷的措施4、为了防止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千万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身上最好也不要带金属物件,因为这也会感应到雷电,灼伤人的皮肤。另外,在雷雨中也不要几个人挨在一起或牵着手跑,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的重要措施。室外防雷的措施6、在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到江河湖溏等水面附近去活动。因为水体的导电性能好,有人统计过人在水中和水边被雷电击死、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高。所以在雷电发生时,要尽快上岸躲避,并且要远离水面。7、如果你能找到一栋有金属门窗并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躲在里面是非常安全的。如果能有汽车,将车的门窗关闭好躲在里,这也是很安全的。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若一旦有雷击,金属的外壳就会很容易地把雷电电流导入大地。24室外防雷的措施室内防雷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2.雷雨来临前,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引发火灾事故。3.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4.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5.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6.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雷击的急救一.雷击伤害人体的生理效应1.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会出现心室纤维性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2.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呼吸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3.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或肌肉闪电性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二.雷电致“假死”的急救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被雷击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这可能是一种雷击致“假死”现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让受伤者平躺在地,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三.急救要点1.如果遭受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将身体裹住以扑灭火焰。着火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洼地、池中熄灭火焰。2.注意观察遭受雷击者有无意识丧失和呼吸、心跳骤停的现象,先作心肺复苏抢救,再处理电灼伤创面。3.电灼伤创面的处理: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干净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若无敷料,可用清洁床单、被单、衣服等包裹伤处后转送医院。4.拨打“120”四、预防中暑措施±是由于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导致代谢失常而发病。定义病因±高温环境35°C±超负荷的体力活动、剧烈运动±缺少防暑降温措施±疾病影响:发热、心血管疾病、甲亢等±其他因素:老年人、儿童、产妇、肥胖者等临床表现±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重暑:大量出汗、口渴、体温轻度升高:体温38°C、脉快而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晕厥、昏迷、高热、体温41°C严重者出现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北京电信通安监部工程建设安监中心32±1.做两头、歇中间。±2、40度以上,停工。±3、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子。±4、多喝水,吃西瓜,绿豆汤,苦瓜,冬瓜。±5、清凉油、仁丹、风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预防夏季如何预防中暑炎热季节防中暑运动时间不宜长浅色衣帽最适宜最佳饮料淡盐水预防中暑保健康中暑的现场救护±第一步转移病人±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就地平卧、揭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散热。中暑的现场救护第二步物理降温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浴,或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中暑的现场救护第三步使用药物中暑的现场救护•第四步按摩穴位•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用大拇指按压病人的人中、合谷等穴位。中暑的现场救护第五步补充体液温开水淡盐水鲜果汁但不宜喝大量冷饮。中暑的急救±立即将病人转送至医院,最好用空调车转送.五、夏季预防食物中毒近年来,云南省发生的几起较大的野生菌中毒事件:n2007年08月13日宜良11人吃野生菌中毒一家6口4人身亡只剩母女俩。n2007年6月27日食用野生菌导致文山两家11人中毒4人死亡一般食物中毒症状美丽粘草菌致命百毒伞摩根小伞半卵形斑褶菇•1、扁豆中毒 n扁豆引起中毒的罪魁祸首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这些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采用沸水焯扁豆、急火炒扁豆等方法,由于加工时间短,炒(煮)温度不够,往往不能完全破坏其中的天然毒素。这些毒素食用后可强烈刺激胃肠道,致人中毒。不要大锅炖豆角;不要用豆角做陷!2、生豆浆引起食物中毒±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高温可使该胰蛋白酶抑制剂灭活。±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学生(中毒人数达292人),豆奶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3、亚硝酸盐中毒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腌制食物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香椿中含有亚硝酸盐不宜多吃±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的化学物质。秋水仙碱本身虽然无毒,但经胃肠吸收之后,在代谢过程中可被氧化为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预防措施:一是每次食用的量不要太多,一般不要超过50克;二是利用秋水仙碱易溶于水的特性,吃前必须经水浸泡两小时以上,或用开水烫,以出去汁液中的秋水仙碱,烹调时必须彻底炒熟后再食用。4、鲜黄花菜中毒5、出芽土豆毒素:龙葵素增高数倍甚至数十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产生麻痹作用。症状:还可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重者因剧烈呕吐、腹泻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及抽搐,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预防: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充分煮、炖透。加醋,可加速龙葵素的破坏。50六、预防触电管理措施2009年8月11号凌晨三点,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一积水路面,有一男一女在路边呼救,两人几乎是蹲坐在地上,几乎被水淹没。附近很多搬运货物的店员都跑过去施救。其中就有18岁的小伙子林龙波,在拉起这两名男女之后,林龙波却瘫倒在地,一动不动,经过法医查验,林龙波手臂上有电击痕迹,经法医判定属于触电身亡。经过记者在现场观察,路灯柱里面的电线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据附近居民介绍说,该路段一下暴雨就会积水。无独有偶,2011年9月19号,罗湖区黄贝岭社区内一根电线杆漏电,导致一男孩身亡,而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少年触电的地方,同样是存在着多处积水。2014年04月06日22:35来源:都市频道第一现场路灯漏电夺命事故时有发生52±(1)电源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不得沿地面敷设。±(2)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 ±(3)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时,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
本文标题:夏季雨季施工安全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8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