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部编版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文题目故都的秋授课教材部编版-上授课年级高一学年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品鉴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授课教师宋兴昌教龄16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2.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为切入点,整体把握散文情感。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秋院图秋蕊图清静秋蝉图悲凉秋雨图秋果图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作者及背景介绍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现代作家。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创造社创始人之一。1913年9月随兄赴日,先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后入帝国大学。1921年参与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处女作《沉沦》问世,“声名大噪”。1922年毕业回国,参加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大同盟,并一度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移居杭州并一度颓废。抗战后重新振作,1938年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同年底去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于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49年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联想类比,进入课堂了解诗歌作者及背景,积累知识,生发崇敬引起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生发对古人的崇敬,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为下面理解诗歌服务。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解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析鉴赏“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用小标题概括)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1、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2)声音的体现。(听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1.自读全文,结合书下注释,弄准字音,做到文通字顺。2.学生自读,力争读出情韵,理解内容。学生再读,进而思考,回答问题。1.读准,扫清文字障碍。2.读熟,整体把握文章。3.读好,体会文章情致。培养学生思考理解文章的能力4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析鉴赏静的特点。(“静”)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2、秋蕊图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3、秋蝉图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4、赏析秋雨图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析鉴赏“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5、赏析秋果图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3、情感探讨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6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思考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4、小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5、作业: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部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8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