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主要阐述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学生的爱国运动并得到全国工人的支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它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课前问卷题目:我在课前设计了以下五个题目:1、你对巴黎和会知道多少?2、五四爱国运动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外交失败折射出什么问题?3、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主力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五四爱国运动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5、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联系?调查结果分析:通过整理同学们的问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1、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比较肤浅:许多学生因历史知识面窄而对基本的知识理解不透。如巴黎和会的历史就是一个方面。可见学生平时的读书面狭窄。2、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不足:为什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会失败?有的学生根本一点都不明白;而且五四运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学生对这个“新”也不知道从何处分析,不知道对以往历史学习的归纳与比较。学情分析:搞好教与学的衔接,我们必须掌握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为此,我仔细翻阅了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并将了解到的初中学情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后,我认为目前课程改革阶段的初中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基础薄弱。课改生虽然兴趣广,知识面较宽,但对历史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感兴趣的不多,反映出汲取历史知识的兴趣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历史学习。另外,课程重学习过程,重能力,重人文素质教育,不重知识积累。再加上内容上知识链接广,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事件叙述简要,有的只是点到而已,非常简化且浅化。相当多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学生只知道有这回事,即便有所叙述,学生也只知大概。(2)、学习能力较低。从课程标准来看,能力要求基本上是识记、了解、理解。虽有处理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但要求比较低。而历史学科必备能力,如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基于鉴别、鉴赏之上的历史评价能力,基于历史理解之上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还有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思维能力,初中极少要求。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谨度都很欠缺。虽然教材也提供了许多专题探究,但据我了解,真正组织、指导学生去探究的少之又少,多是从中跳过。(3)、学习习惯较差。传统观念造成学生普遍重理轻文(主要指政、史、地),平时考试为考而背,考后自然忘记。从学校到老师、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压力的大大减轻,使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变得没有必要,日久便没有了预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听课一般也是我讲你听,我写你抄,轻轻松松,探究和深入思考越到初三越是稀少。课堂虽然热热闹闹,却华而不实;学生看似跟着老师在转,其实学习比教浮躁。思维简单,一些问题甚至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对难一点的问题不愿深究,有畏难情绪。
本文标题:学情调查问卷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8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