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多排螺旋CT可行性报告1105
1/5目录一、购买多排螺旋CT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购置设备的条件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四、经济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五、设备更新后的综合效益分析2/5一、购买多排螺旋CT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有很大作用。我院很重视对高科技医疗诊治设备的购买和使用,早在1993年就购买了东芝全身CT等设备,并取得的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更换了西门子单排螺旋CT(预计2.7年回收成本),由于扫描速度加快,图像质量提高,检查量明显增加,不足两年便收回成本。随着我院各科室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且院党委提出要建立“临床科研型”医院的具体要求,我院现有的单排螺旋CT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各科室的医疗、科研和教学的要求。由于现有CT较为落后,放射科很难申批到科研项目,甚至很难配合其他临床科室开展科研工作。因此购买多排螺旋CT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省多数省级医院及部分市级医院都已购置多排螺旋CT,为医院诊疗技术的提高及医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家医院购置了16排螺旋CT(如郑大三附院等),河南省人民医院、武警医院、153医院均购置64排螺旋CT且已经投入使用;郑大一附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已经订购64排螺旋CT,近期将安装使用;河南省肿瘤医院购置一台32排螺旋CT已经投入使用。作为河南省中医系统的龙头医院,购置一台先进的64排螺旋CT机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3/5更及时、明确的治疗,留住宝贵的病源;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增加利润增长点,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二、购置设备的条件1.项目承建条件我院是一所省级综合性中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科室设置齐全,特别是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病人众多,有大量的病人需要行多排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放射科具有多年使用CT机的经验,CT诊断人员素质较高,为使用新设备开展诊断治疗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项目地址选择新进的64排螺旋CT可置于放射科内现有的机房中。3.放射防护条件:医院现有的防护设备条件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医护、医技人员配置:CT室现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技师4人、主管护师1人。可根据情况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有人员安排6-8人(其中医师3-4名,技师0-2名,护士2名)到64排CT。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总额估算:投资总额估算=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4/52.投资估算总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左右),其中:设备购置费120万美元其他费用50万元人民币。3.可自筹资金,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四、经济核算1.财务经济评价⑴收入:CTA:按每天10人次,每人次1300元,每年300天计算1300×10×300=3,900,000(390万)⑵支出合计:约62万元。其中:人员工资:人均年薪2.4×8=19.2万元/年水、电、耗材:2万元胶片及其他消耗:40万元⑶收支结余:390-62=328万元注:因64排CT主要用于CTA,其他在64排CT上所做检查未计算在内。2.主要经济指标⑴年投资利润率=收支结余/总投资×100%=328/1200×100%=27.3%5/5⑵投资回收期=1/年投资利润率=1/27.3%=3.7年⑶同比增长率:2007年月平均收入31万元;预计2008年月平均收入增加27.3万元同比增长率=27.3/31=88%六、设备更新后的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分析(略)2、经济效益分析根据前文测算,预计3.7年内可收回设备投资成本。但根据以往我院CT和MR运行情况,若购买64排CT,极可能会在3年内回收投资成本。对于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
本文标题:多排螺旋CT可行性报告110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9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