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新人教九下语文秋瑾《满江红》-上课用
满江红秋瑾学习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生于一个封建家庭,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1907年7月15号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秋瑾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才子,其诗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秋瑾的创作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前期:1891-1904后期:1904-1907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作。后期主要是抒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秋瑾,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创作背景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翻译: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赏析:简洁的交代了写作的地点,时间和作者的心绪。“小住京华”是说在京居住时间未久,“早又是”三个字,十分传神地流露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飞度的感叹。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翻译: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你能看出诗句化用了哪些典故吗?作用?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不如意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翻译:四面受敌,孤立无援,最终北京还是被八国联军攻破。结婚后在湖南的八年生活让我更四年故乡浙江。又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诗句化用了哪些典故?作用?赏析: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八年”句指秋瑾自1896年与王廷钧成婚,至迁居北京写此词之日正好八年。秋瑾婚后与王廷钧的感情并不好,自觉未婚前的浙中生活值得留恋,故言“思浙”而不言思湘。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翻译:遗恨的是老天爷太不公平,强行让我做女子,对此我是很不甘心的。赏析:这几句词表达了她对身为女子受压迫、被轻视,只能为男子附庸地位的愤懑之情,这是对封建礼法的控诉与指责。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翻译:我虽然是女儿身,不能加入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报国之心却比男子更加强烈。赏析: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一个“烈”字力透纸背,重如千钧,把作者的爱国之情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不甘为女子的激越愤慨英雄情怀。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翻译:自己平生赤胆忠心,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常使我热血沸腾。赏析: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典故“不因人热”本指梁鸿为人孤傲,不依靠他人。后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此“因人常热”反用其意,是“心却比,男儿烈”的具体表现。你能看出诗句化用了什么典故吗?作用?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翻译:那些庸俗之辈有谁能理解我呢?大概英雄在没有出路之时,合当受此困苦折磨吧!赏析:这里的“俗子”指所有的凡夫俗子,也指自己的丈夫王廷钧。秋瑾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又有几个男儿可比呢?正因为如此,她的理想抱负,在当时很难为别人理解,尤其是她的丈夫,对她的举动充满了干涉与责难。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翻译: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表达了知音难寻的孤独凄凉。诗句化用了什么典故?作用?赏析:“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概括文章内容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复杂心情1.冲破家庭牢笼的喜悦激动。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残歌终破楚。2.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万丈豪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3.知音难觅的苦闷忧愁。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4.中秋佳节,孤独思乡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总结秋瑾的《满江红》写于赴日本留学的前夕,词中既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担忧,抒发了立志报国、不甘心在“俗子胸襟”中度过一生的宏伟志向,又表达出对女性不幸命运的抗争和知音难寻的孤独凄凉。忧国怀乡的忧郁之思和慷慨激昂的雄心壮志交融在一起,真实地展现了秋瑾走上革命道路之前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为了纪念她相关评论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相关评论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相关评论1958年9月9日,吴玉章为秋瑾烈士题词。纪念场所秋瑾烈士纪念碑纪念场所绍兴大通学堂秋瑾绝命书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本文标题:新人教九下语文秋瑾《满江红》-上课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2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