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舆论学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概述舆论自古就有,但是对舆论的研究却是后来的事情。欧洲启蒙运动以降,对舆论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概述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取得意见的一致,往往求助于“天意”。而掌握“天意”内涵的人往往是统治者或者其代表(如巫师、祭祀官等)。这个“天意”其实只是“人意”,但它不是民意。(《人类学的四个讲座》,安德鲁﹒斯特拉森等)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概述在日常生活中,舆论的原始形态——某种共同认可的态度在实际需要的刺激下不断累积,逐渐形成某种一致性的意见。而这种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协调一致是社会性动物的共同行为特征。比如:协作、一致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概述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中的“公众”和“意见”两个词联结起来,创造了一个新词“OpinionPublique”。他第一次科学地界定了舆论的确切涵义,把舆论从个人思想拓展为社会公众集体性思想的代名词;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第一次指出舆论的极端重要和不可压制性,舆论本身就是法律,为舆论研究奠定了合法性基础,“没有什么比公共的判断是更加独立于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外的了”。卢梭对舆论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审慎的辨析,把“公意”与“众意”相区别,指出舆论的实质乃是“公意”,其诉求方向具有最大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概述以李普曼《舆论学》(1922年)专著的诞生为标志,现代舆论学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G.Bleyer)1922年在威斯康星组建了一个舆论学研究生研讨班,舆论学课程开始进入大学教育。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生存、生产、生活的需要。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1、原始社会的舆论形态印刷术发明前,舆论通过口头传播(口头传说、歌谣、杂议、陈谏)中国神话不成系统,但具有舆论色彩;中国民谣,当时民意的集中体现,兴盛采风制度。辅助阅读书籍:《中国谶谣文化研究》,谢贵安著,海南出版社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2、奴隶社会的舆论形态口头传播的极致形态新出现的舆论现象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2、奴隶社会的舆论形态A养士-游说:奴隶主、贵族主动制造舆论的行为。养士多少与游说规模大小非常关键。齐孟尝君田文等等游说在墨子看来是行说、对立——坐议孔子“大树之下,杏坛之上”孟子“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B针对性、政治立场鲜明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A中央政府权力大一统,舆论环境紧缩,加强控制例子:汉代-腹诽罪清代-文字狱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腹诽罪:起始于秦朝,属于言论罪。汉初的思想家把“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汉书·贾谊传》)。所谓“腹诽”,也作“腹非”、“腹议”,意为在肚腹之中“诽谤”皇帝——尽管批评性的话语尚未出口,统治者仅凭自己的臆断,就可以给予严厉的制裁。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汉文帝明令废止“诽谤”法,但在汉武帝时期,“诽谤”之法不仅得以复活,而且较之秦始皇时代更为变本加厉。汉武帝时代,与“腹诽”罪相关的大案有两起,名臣窦婴、颜异因此被杀。魏其侯罪名是:“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视天,俯画地,辟睨两宫间,幸天下有变”。(《汉书》卷五二《窦婴传》)。颜异的职务为大农令。汉武帝和其宠臣张汤搞币制改革,发行两种新货币:一种是银与锡的合金名曰“白金币”;一种是“皮币”。颜异对这种币制改革一直持反对态度,事实也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是皇帝不高兴,于是张汤以“腹诽罪”将颜异除掉。“颜异闻客语,不敢应,而仓卒自禁,不觉微笑而唇褰耳。”《汉书补注》。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B清流:三君八俊八厦八及八厨“清流”是中国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的一种特殊产物,早在汉朝既有所谓清流士大夫的小集团出现。一般来讲,清流官员是指那些在一定阶段内士大夫中负有时望,或在学术道德上享较高声誉者,他们不愿与污浊的政治现象同流合污,批评不良社会风气,攻击腐败现象和官僚体制中的弊病,这批人物往往代表社会中的正气,积极的一派,并成为社会改良的进步力量。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B清流与俊厨——舆论领袖东汉士大夫互相标榜,效法古代“八元”﹑“八凯”之称,每取号以称当世名士,如“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俊,“言人之英也”;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厨,“言能以财救人者也”。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后因以“俊厨”或“俊厨顾及”指才德超着的人。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3、封建社会的舆论形态C形态多样,自然形态向政府管理转变。舆论控制制度:焚书坑儒、尊孔适儒、文字狱、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谶谣文化和古代舆论谶谣是一种舆论性的预言,具有一种兼“天意”和“民意”于一体的“舆颂”功能。——刘毓崧《古谣谚·序》谶谣是中国社会史上重要的现象,风行于古代社会,对当时的政治和人心影响很大。“谶”是指能预测未来的图记和文字符号,“谣”是出自民间能流传很广的不讲究音律格式的诗谣。谶谣是把谶的神秘性、预言性和谣的通俗流行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预言性的神秘歌谣,是以通俗形式表达神秘内容并预言未来的一种符号,或假借预言为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段。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谶谣文化和古代舆论谶谣的性质是一种舆论性的预言,具有一种兼“天意”和“民意”于一体的舆论功能。谶谣在古代是一种流传很广的舆论传播方式,他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手段,是一种舆论工具。谶谣产生的原因一般有:预测未来,为政治服务,下层人民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农民起义军为斗争制造声势等。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谶谣文化和古代舆论谶谣的传播方法一般有:儿童传播,石碑传播,僧道传播,典籍传播等。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文学样式,谶谣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谶谣文学性、政治性兼有的特性,使他处于文学、政治两种学科的边缘地带,因此,不论是文学界还是政治学界、历史学界,对谶谣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人都很少。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谶谣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能够被越来越多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重视起来。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谶谣文化和古代舆论五铢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西汉末,公孙述称帝后不久,蜀中儿童传唱着上面的童谣。“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后汉书》:“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述遂诛灭。”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秦暴政,修驰道、筑长城、营建宫陵、击胡攘越,劳民伤财。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诸如“始皇帝死而地分”,“亡秦者胡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等传言,这对秦王朝国运构成强烈冲击。秦王朝不但不引以为诫,反而变本加厉,一方面以“妖言令”箝制民口,另一方面又以“焚书”、“坑儒”之类的强硬手段来压制社会舆论。这种倒行逆施之举激化了社会矛盾,扩大了反秦运动的群众基础。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两汉:政治力量借助舆论之势西汉后期,借灾异言政事之风颇为盛行。由解释灾异形成的意见,往往具有批评时政的作用。持续不断的批评,使最初的个人言论逐渐蔓延成普遍意见。在这一过程中,质疑汉祚的舆论也在缓慢发展。在官方言路上,昭帝时,鲁人眭孟对当时的一些异常自然现象,以《春秋》推意,得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建议汉帝禅位。哀帝时,夏贺良提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在民间,元、成之际的童谣“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暗示着汉家国运在劫难逃。舆论领域内的种种迹象表明,延续了近二百年的西汉王朝正在步入衰微末世。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王莽:王莽本人也有意识地利用并制造舆论,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登上了政治神坛。为王莽造势的上书者动辄上万,好事者不断制造“巴郡石牛”、“扶风雍石”、“金匮策书”之类的符命,为王莽代汉推波助澜。篡位后,王莽试图顺应舆论,通过复古改制来整治西汉后期以来的积弊,但恢复“井田制”、禁止买卖奴婢、改革货币这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非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招致混乱,引来非议。曾是众望所归的王莽,很快成为社会舆论抨击的对象。数年之后,新莽政权,这个曾被舆论捧举起来的政权,又在舆论与战争的双重打击下,从历史舞台上迅速地消失了。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刘秀势力的崛起与壮大,也与社会舆论的支持分不开。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条谶语,一条是“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一条是“刘秀发兵捕不道”,这些谶语客观上为刘秀起事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刘秀羽翼渐丰之后,遂以“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为由,正式即皇帝位。在出兵平蜀之前,刘秀与公孙述之间还进行过舆论交锋,对公孙述据蜀地自立,利用图谶符瑞制造的舆论进行了驳斥。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东汉:利用口号与标语传言造势,制造并放大舆论自安帝时起,东汉朝廷显示出不可挽救的江河日下趋势。顺帝之后,社会上的童谣、歌谣、讹言、流言频繁出现,批评时弊的倾向性也越来越强烈。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意味着以察举为核心的选官制度已经大坏。俚语“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表明朝廷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可与往昔同日而语。与此同时,关于汉祚将尽的说法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桓、灵之时,图谶学者都说“汉行气尽,黄家当兴”。至汉末,有识之士已经习惯于从社稷将亡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现象。消极性舆论的持续出现与广泛传播,助长了社会上对朝廷怀疑、批判情绪的滋生蔓延。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汉末:社会舆论对时弊的批判。“党锢事件”清楚地表明了这一事件的舆论批判色彩。接踵而来的“黄巾起义”,可以看作是“党锢之祸”后,社会舆论影响下所导致的结果。张角及其弟子以方术之士惯用的手段为人疗病,借机传播汉祚已尽的观念,在八州范围内形成广泛的反汉舆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浓缩了举事者思想的口号;写在官府衙门上的“甲子”,是传播其政治理念的标语。他们利用口号与标语传言造势,制造并放大舆论,称得上是一次创举。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一、舆论的起源和发展舆论在古代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此后,舆论的作用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反抗者所重视,并积极加以利用,成为维护统治或者推翻统治的重要力量。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舆论现象引起古人的重视,并加以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奥秘。但在中国,关于舆论的思考更多的是只言片语,系统、综合的理论分析罕见。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1、中国早期的舆论学发展A孔子: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一言兴邦,一言丧帮。B孟子:举公议,辟私怨。C曾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1、中国早期的舆论学发展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1、中国早期的舆论学发展这段话的舆论学含义是什么?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1、中国早期的舆论学发展A舆论乃庶人之议;B舆论有监督功能;第二讲:舆论学的历史二、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中
本文标题:现代舆论学第二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7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