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xx县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紧扣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全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抓点扩面,在贫困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5万亩,总产量达到00万吨,总产值达到00亿元。一、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全县中药材产业按照“重点抓好南部当归和黄芪、北部党参育苗、中西部金银花、柴胡和款冬花种植基地建设”的发展要求,紧扣《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现代农业发展计划、扶贫攻坚富民产业培育要求和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战略,以点带面,着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富民产业来抓,2018年,全县积极贯彻《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豆角、中药材)财政奖补资金的实施方案通知》(xx政办发〔2018〕xx号)精神,精心谋划、提前安排,突出区域优势,全力抓好全县中药材种植政策宣传,在我县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大力推广种植当归、黄芪,在北部山区开展党参育苗、柴胡和款冬花,在中西部推广党参、柴胡、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农业局将在中药材品种引进推广、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二、主要措施一是因地制宜,早安排早部署。从去年秋季预留地块开始,县农业局就按照全县富民产业培育要求,在全县合理规划,在适宜区全力抓好中药材种植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村干部一道积极动员宣传,鼓励贫困户种植中药材,以贫困户与非贫困户,集中连片与分散种植为界定标准,大力谋划种植区域,确保任务面积的落实。二是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将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豆角、中药材)财政奖补资金的实施方案》,按照实际种植摸底面积,对全县中药材种植进行奖补,不断加大对贫困片带和贫困户的奖补力度。县农业局和相关部门对接,积极组织申报项目。保障了农资和优质种苗的供应,确保了中药材示范点建设顺利开展。三是紧抓培训,强化技术服务。2017年,县农业局在对全县中药材种植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xx县中药材技术规程,从去年8月份开始,就扎实开展中药材种植技能培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当归、黄芪、党参、柴胡、大黄等中药材种植的前期准备到整个生产过程技术要点全面进行培训,确保了群众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并积极组织重点村的种植大户、贫困户到岷县考察中药材种植工作,通过考察增强群众种植中药材的信心。四是多措并举,完善保障机制。按照全县《xx县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豆角、中药材)财政奖补资金的实施方案通知》,县农业部门成立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小组,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上严把质量关,抓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监督“六大环节”,在基地建设中,以县上给资金、农业部门搞技术指导、乡镇落实面积、合作社搭桥连农户模式,形成了强劲的技术和信息保障体系。五是扶植培育经营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扶植中药材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对杨河建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15家中药材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整体承包、农民土地入股等进行了专项资金扶植,建成优良种子繁育基地00亩,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00亩,确保主要中药材品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与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大户联合,对当归、党参、柴胡、黄芪等优势品种进行了栽培模式创新、病虫害防控、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六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组建了中药材生产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中药材协会和电子商务中药材销售平台,加强了中药材市场信息交流,增强了药农市场议价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药农的后顾之忧,为xx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县共完成中药材种植5万亩。建成了咀头乡白尧、吴山、白湾等村1000多亩党参育苗示范点,沿安乡草滩、西沟等村1000亩当归示范点,杨河乡广元区域1000亩地膜当归示范点,山丹镇任山片1000亩柴胡示范点,沿安乡郭山村500亩当归示范点,四门镇松树区域村500亩示范连翘、大黄示范点,鸳鸯镇500亩金银花示范点,桦林镇马滩村500亩连翘、黄芩示范点,桦林镇郝山500亩款冬花示范点,榆盘镇梁沟、河程500亩款冬花示范点,龙台镇王山区域500亩柴胡、羌活示范点,马力镇姚峰区域500亩黄芪示范点。三、2019-2020年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1.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合理优化种植结构,力争2019年中药材种植达到6万亩,2020年稳定在8万亩左右。建成xx村500亩当归基地1个,xx村1000亩当归基地1个;建成xx村1000亩当归基地1个,xx村1000亩当归基地1个;建成xxx村1000亩大黄基地1个;建成xx村500亩当归基地1个;建成xx村2000亩党参育苗基地1个;建成xx村1000亩款冬花基地1个;建成xx村1000柴胡基地1个;建成xx村500亩当归基地1个;建成xx村500亩黄芪基地1个;建成xx500亩党参基地1个;建成xx村500金银花基地1个;建成xx500连翘基地一个,建成xx500款冬花基地一个。2.扶持培育种植大户。采用“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方式,重点扶植中药材种植大户,在巩固提升现有优势品种的基础上,逐渐以点带面,形成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渐提高种植大户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订单农业,引领全县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技术部门联合研发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高效无公害栽培、中药材粗加工、中药养生保健和食疗药膳的研发,加大对当归、党参、柴胡、黄芪、甘草等具有一定优势品种的种植和应用研发力度。围绕提升种植规模、质量标准和加工技术,促进中药材种植品种和粗加工技术升级换代。扶植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野生资源驯化、栽培模式创新、病虫害防控、机械化种植等技术的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4.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支持鼓励县医药公司和中药材收购商,形成稳定的药材采购机制,保护药农、县医药公司和中药材收购商的利益。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推动合作社与县医药公司、中药材收购商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药农市场议价能力,实现订单种植、合同销售。支持县医药公司、中药材收购商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建立药材仓储、药材运输等储运链管理。相关部门要牵头制定拓展市场营销方案,主动为县医药公司、中药材收购商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走出去牵线搭桥,扩大市场份额,开拓县外市场。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吸收各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中药材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和行业协会。定期收集、分析国内外中药材市场动态、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刊发信息简报,提供咨询服务,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保证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衔接和畅通,并加强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宣传促进销售。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和技术咨询服务公司,重点扶持中药材种植大户,巩固提升现有的优势品种,逐渐以点带面、形成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县财政要给予资金扶植,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力度,力争每个中药材种植户都能够熟练的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从而实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种植模式。6.加大政府扶植力度。县财政要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设立技术推广、技术创新和资源保护等专项资金,加大金融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力度,要建立中药材金融扶持政策,对中药材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要给予信贷支持,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中药材产业。重点加强对基地、粗加工、市场建设,以及新品种引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整体提升全县中药材产业在生产、粗加工、营销方面的综合实力。同时,要积极申报争取将我县中药材种植纳入全省农业保险范畴,把中药材保险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来增强药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制定药农直补政策,引导产区药农选用优良品种、种苗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品质。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调整步伐缓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思路,但由于受基础条件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双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缺乏大的突破,仍在低水平上徘徊,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农产品价贱伤农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个别乡镇在富民产业培育上认识不明确,在任务落实过程中,组织发动不充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导致种植面积不大,规模化程度低,示范带动不明显,指导贫困群众增收的能力不强;农业部门还存在技术指导不到位,技术服务没有实现全覆盖等问题,给全县富民产业培育工作任务落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是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部分群众怕担风险,因而不愿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动脑筋、想办法、谋出路,再加上贫困群体中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民普遍年龄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四是产业链条短,产业化水平低。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没有真正起到及时沟通生产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多年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拉动产业发展的链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中药材深加工严重滞后,与陇西、岷县等中药材生产大县比较,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水平低,产业链条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陇西县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58个,个体加工户3800多家,县财政收入的25%来自于中药材深加工销售端;岷县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36个,个体加工户3000多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的合作社532家,县财政收入的30%来自于中药材深加工销售端;而我县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不足5家。
本文标题: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7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