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寨展览馆陈列内容解说
大寨展览馆陈列内容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寨展览馆改扩建工程是我县弘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我县旅游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意见大喜事。项目从提出至今,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布展工作目前已经全部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改扩建后的大寨展览馆呈凹字形结构,建筑面积共计1490平米,实际展线约414延米。本次展览内容总体结构按照时间前后顺序分两部分,其中中厅和北厅两厅贯通,为第一部分《大寨艰苦创业篇》;南厅独立成厅,为第二部分《大寨改革开放篇》。现在我们来到第一展厅展出的内容是《大寨艰苦创业篇》这里是整个大寨展览馆的核心部分——序厅。序厅整体色调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强烈的荣誉感和神圣感。顶部标志为金色麦穗环绕下的红色五角星,其中麦穗代表农业,五角星象征党中央国务院,整体象征了大寨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国务院周围为农业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标志前面的光带代表着大寨精神发扬光大永放光芒。迎面墙上的浮雕《大寨英雄谱》展线的是大寨人民在陈永贵带领下自力更生战洪灾、三战狼窝掌和交售爱国粮的三个场景。浮雕背景为就大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地形。左边第一个场景展现的是大寨人男女老幼齐上阵在涛涛洪水前面抢运大队粮食和抢救集体牲畜的场景。中间第二个场景展现的是大寨人顶风冒雪大战狼窝掌的情景。工地上红旗飘展,群众热火朝天、斗志高昂。左边第一个人物是大寨老英雄贾进才用一双铁手将铁锤高高扬起,前景为大寨民兵连和群众一起用抬杆将石块运走;最中间的铁姑娘队员在凛冽的寒风中手握扁担满怀希望地望着远方;展现当时大寨人对共产主义的崇高向往。最右边的场景展现的是大寨人在灾难之年不但不向国建要救济反而通过自力更生获得大丰收后向国家交售爱国粮的情景,体现出大寨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整体浮雕人物形象高大有力,以一个三角形的视觉构图将大寨精神跃然于游客面前。浮雕下方是一个红旗性的卧碑,文字内容是周总理对于大寨精神的高度概括。1964年12月,在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概括了大寨精神:“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序厅右面的墙上展出的是毛主席接见陈永贵、周恩来第三次来大寨、邓小平在1973年登上虎头山时的情形。三位伟人与大寨人民的深厚情谊,大寨人民将永不忘怀!第一部分《大寨艰苦创业篇》,主要展示了大寨人在大寨村第一代领导人陈永贵同志带领下战天斗地改造旧大寨穷山恶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他们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建设方面的不懈探索。陈列内容突出展现了以陈永贵、郭凤莲、贾进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民英雄形象,重视了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第一单元毛主席搭救了大寨人第一组贫穷苦难的旧大寨在黑暗的旧社会,大寨是个又穷又苦的地方。全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集中在4户地主、富农手里,除12户中农外,其余57户全是贫苦农民。其中扛长工35户,讨吃要饭9户,还有6户冻饿而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陈永贵的父亲带着一家人逃荒来到大寨。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又忍痛将妻儿变卖最后含泪自尽。第二组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1945年,昔阳解放。大寨村的穷苦百姓在当的领导下,斗地主、分田地,顺利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在陈永贵互助组的带领下,全村在1953年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第三组坚强的战斗堡垒——大寨党支部1948年大寨村党支部建立。陈永贵在贾进才介绍下于同年冬天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党支部书记贾进才见陈永贵在才能和魄力方面高出自己,他主动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党支部书记三次让贤给陈永贵,这一行为在以后得学大寨运动中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说他是一个大贤人。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一让,完全改变了陈永贵和大寨的命运。第二单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在上世纪50-60年代,《毛主席语录》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人们都把《毛主席语录》作为拯救思想的灵丹妙药。大寨党支部开展思想工作的基本办法是六抓:抓表现、抓苗头、抓经常、抓反复、抓关键、抓评比。这种办法实质上是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中间又添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多种因素,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人民生活极需改善的情况下,这种办法确实起到了凝聚民心、发展生产的积极效果。第一组大寨三英烈在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大寨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全国热火朝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让大寨人看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建设新大寨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勇于献身的好社员,其中有为保村民安全而献身的赵大和、“刮骨疗伤”的赵小和,还有狼窝掌上的英雄石桂林。这些人出身贫苦,但以社为家的集体主义观念却在他们身上放射出永恒的光芒。他们为大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寨子孙万代将永远铭记在心。第二组大寨铁姑娘1963年冬天,为了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没日没夜得奋斗在生产自救的工地上。大寨的女青年们和男劳力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劳动强度,他们冒着天寒地冻,手上磨起了血泡,肩膀被压的红肿但依然坚持生产,陈永贵看了之后说,这伙姑娘们都像活铁人一样,是铁姑娘。铁姑娘一次也由此诞生,后来随着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掀起,铁姑娘这一特定称谓逐渐享誉大江南北。第三组大寨民兵连1954年,大寨民兵连成立,赵大和任第一任连长。大寨民兵连实际是在毛泽东全民皆兵的指导思想下成立的。这些民兵平时组织生产,战时武装上阵,自当是震慑反动势力、建设新大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场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场景是大寨五、六十年代的领导班子。第四组大寨半边天大寨妇女在治山治水的战场上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大批先进代表人物开始在妇女当中涌现。大寨妇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她们不但可以把后勤工作做得很优秀,而且还可以和男劳力一样奋战在建设新大寨第一线。大寨妇女这种不怕艰苦、勇挑重担的精神值得全国人民学习。第五组支援兄弟村在朴实无华的大寨人眼里,爱自己的集体,也要爱别人的集体,这才是真正的集体主义。在这种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下,大寨人将兄弟村的发展和自己的发展结合起来,勇于奉献,奏响了一曲曲感人的集体主义之歌!第六组大寨好社员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下,大寨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凝聚力也一步步地增强。大批先进社员涌现出来。一个个类似江湖诨号的代名词表达出他们对于建设新大寨积极分子的褒扬和赞誉。第三单元向穷山恶水开战下沉式沙盘:旧大寨七沟八梁一面坡1953年,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在大柳树下向大寨人庄严宣布了“十年造地规划”,向荒山秃岭要粮食。陈永贵同志说:“山在大,沟再深,治了一山少一山,治了一沟少一沟,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这一辈子不行,还有子孙后代接着干”,显示出愚公移山的宏伟气魄。经过整整5年的时间,大寨人一天休息3、4个小时,顶着巨大的劳动强度,硬是将4700多块零散地连成了2600多块平展地。场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三战狼窝掌的场景狼窝掌因过去这里常有野狼出没而得名。从1954年开始,大寨人硬是靠镢头、箩筐、扁担、抬杆,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吃得冰碴饭,冒着寒风吹,三战狼窝掌,去得了最终胜利。30多道石坝最高垒到了9米,灌浆石灰用了6万多斤,粮食亩产由30-4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全村200多口人不再挨饿。1959年,陈永贵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0月应邀参加国庆庆典,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从1952年开始,大寨每年用于农田建设的投工数比田间作业多3倍,每个劳力移动的土石方达1000多立方米,有人形象地说所有移动的石头可以从虎头山一直排到北京城。第四单元自力更生战洪灾1963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向大寨扑面而来。七天七夜的瓢泼大雨将大寨变成了一个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的废墟,大寨人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全村139亩梯田被冲光;41亩庄稼被淹没;全村140孔窑洞,倒塌113孔;全村125间房屋,倒塌了77间,能住人的只留17间。正在县城开会的陈永贵,冒着齐腰深的松溪河赶回大寨。当时群众情绪低落,陈永贵却出人意料地向群众道喜,他说:“人在就是大喜事,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什么困难也能克服,洪水冲毁了一个旧大寨,我们要建设一个新大寨”。在困难面前,陈永贵动员大家坚决不要国家救济,要自力更生战洪灾,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要”、“三不少”“自力更生十大好处”。(三不要:不向国家要救济粮、要救济款、要救济物资。三不少:当年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分给社员的口粮不少;集体收入不少。)当时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来大寨考察,随行的山西日报社社长在队部发现了“自力更生十大好处”的纸条,随后《山西日报》和《人民日报》都刊登了大寨的“自力更生十大好处”,大寨因此名扬天下。声光电场景:自力更生战洪灾第五单元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农业一片萧条,粮食问题异常严峻,人民吃不饱饭,很多人挨饿而死。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寨村却非但没有一个人饿死,还每人每年足额向国家交售800多斤余粮。1964年3月28日,元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在毛泽东的专列上向毛泽东回报了大寨的情况。毛泽东很感兴趣,以肯定的口气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啊,弄也要学大寨。正式提出农业学大寨是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大会,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并对大寨精神做了高度概括。1964年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小宴会厅,毛泽东邀请了当时正在参加三届人大代表会的陈永贵、钱学森、王进喜、邢燕子等同桌就餐。从此大寨登上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前台,一个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始了。场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影:五十条好汉第二组周恩来总理三访大寨1965年、1967年1973年周寨,与大寨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第三组邓小平两次登上虎头山1973年、1975年是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两次登上虎头山并在虎头山留影纪念,连连称赞“全国农村要都像大寨这样,我们的粮食就盛不下了!”第四组李先念同志三访大寨第五组叶剑英同志视察大寨第六组华国锋同志关心大寨第七组郭沫若同志魂归大寨第六单元国际友人到大寨据统计当时,平均每天来大寨参观学习的有10000多人,最高峰时有20000多人。从1964年到1979年,到大寨参观访问的外宾攻击2281批,25423仁慈,134个国家第七单元搬山填沟造平原1966年开始的史无前例额的文化大革命,以打倒一切走资本主义当权派为出发点,几乎使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陷入瘫痪。1967年陈永贵以其特殊身份成为夕阳县委主要负责人,他希望昔阳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下一心发展生产。当文革浪潮向农村推进的时候,陈永贵非常担心,如果农村也像城市一样停产闹革命,大家还吃什么、喝什么,最后陈永贵请一位记者代他向毛泽东写了一份信,提出了关于在农村怎么进行文化大革命的五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批斗农村干部。不久陈永贵的建议被中央采纳,许多农村干部在这场大运动中免遭批斗。从此农村开始稳定下来,当时有人说这封信除了陈永贵没有人敢写,除了毛主席没人敢批。1969年,在全国农业学大寨高潮正进行的如火如秃的时候,陈永贵带领大寨群众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十年规划。截止1977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昔阳召开,大寨人分别在合作沟、后底沟、狼窝掌、老坟沟、麻黄沟、康家岭进行了大规模搬山填沟造平原的荒山改造工程。相对于第一次的十年规划,这次工程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是陈永贵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得出机场是初级尝试。当时有人对搬山填沟造平原提出异议,认为搬山填沟造平原成本太大,把山上种满树不是更好么。大寨人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寨就这么点地,哪舍得去种树。大寨党支部和当年遭受洪灾时一样提出了搬山填沟造平原的十大好处,一场轰轰烈烈的人造小平原运动就此展开。第八单元向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进军1965年5月21日,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视察大寨,他语重心长地说“永贵同志,你们也要注意改革农具,向机械化要劳动”,“你们这地方十年九旱,不解决水利不行呀”,从此一个“水”字在
本文标题:大寨展览馆陈列内容解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9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