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v1.0可编辑可修改1第一章和第二章: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失业低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一)两者的联系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二)两者的区别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v1.0可编辑可修改2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标。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末至1960s中或末)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Nurkse,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H.B.)的“两缺口”理论、等。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W.A.)的“二元经济”理论、赫希曼(Hirschman,A.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在“大推进”理论、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计划化、国家干预等都是应有之意。④带来的现实问题、由于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大多走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虽然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20世纪60年代中期按照那理论而做出决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和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理论所设想的结果不相一致的情况,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而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v1.0可编辑可修改32、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复兴时期(1960s中期至1970s末)①改变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点发展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从1960s开始,一些新的问题被纳入发展的范畴,如库兹涅茨(Kuznets,S.)、钱纳里、克拉维斯(Kravis,I.B.)等开始研究收入分配问题;辛格(Singer,H.W.)开始研究二元程度扩大问题;就业问题、增长中的再分配问题、满足基本需要问题、经济稳定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等也成为人们研究发展的对象。②重新估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三方面的作用(有效配置资源并提供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有效完成政策目标并避免直接控制下出现的低效率和腐败现象;提供广泛的信息而成本不高)。与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重视市场不等于取消计划和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应当培育、增进、加强和利用市场—价格机制。③强调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业和农民成为“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舒尔茨)。强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现在发展中国家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在决策方面应将重点转移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再强调迅速工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产品对人口转移、资本积累、投资增长和工业化的积累作用。只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及合适的政策,农民利用土地、劳动和技术的能力是明显的、巨大的。④强调国际贸易的作用发展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的批评(价格体系的扭曲,不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是保护新兴产业而是保护低效率)。在贸易战略上从进口替代,转而采取出口鼓励。出口鼓励战略的好处,如普雷维什、哈伯勒(Haberler,G.)等的观点。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马来西亚、泰国等)的经济成就。3、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时期(1980s至今)v1.0可编辑可修改4①强调发展的制度因素②新增长理论骤然兴起③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重视经济发展的含义:(托达罗)发展是改进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其目标是满足基本需要、提高人类尊严、扩大选择自由。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衡量发展的指标(一)衡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仍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二)综合指标或指标体系1.联合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的16项指标体系2.世界发展指标体系3.物质生活质量体系4.人类发展指数(HDI):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等三个指标构成。该指数试图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地位进行分析。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1.无工作的增长:没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2.无声的增长:没有与民主自由的扩大相联系3.无情的增长: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加重4.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5.无未来的增长:以自然资源的耗损和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的生活条件和健康。基尼系数:又称基尼集中比率,它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v1.0可编辑可修改5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的比率。基尼系数是0和1之间的任一数值。0--绝对平均,1--绝对不平等0.50~0.70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0.20~0.35收入分配比较平等贫困线:如果一个人的消费或收入水平低于满足其基本需求所必需的最低水平,就会被视为处于贫困状态。这个最低水平通常被称为“贫困线”。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库兹涅茨对现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模式研究后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收入分配可能有恶化的趋势,以后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形势将逐渐得到改善。–库兹涅茨以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基尼系数的变化表现为一条倒U型的曲线。如图所示第三章一、什么是经济增长传统的表述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可以用GNP和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v1.0可编辑可修改6二、三个经济增长模型的核心观点和经济意义①哈罗德-多马模型假设条件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2.只有劳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并且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配合比率是固定的;3.规模报酬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三个变量1.储蓄率s:s=S/YS是储蓄量,Y是国民收入2.资本—产出比率v:v=K/Y其中K是资本存量,Y仍为国民收入3.有保证的增长率gw:gw=△Y/Ygw=△Y/Y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为使计划投资=储蓄,从而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人或产量的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基本方程gw=s/v=δs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的条件是:g=gw=gn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优点:简洁缺点:均衡条件难以满足,而且该模型不具备自身调节能力若资本-产出比为实际中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则在实际储蓄率水平下,由基本方程导出的增长率为实际增长率,记作g;投入-产出比若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出比,则这样得到的增长率为有保证的增长率,记作gw;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收入的增长必须与劳动力的增加同步,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此时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gn。哈罗德认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等。v1.0可编辑可修改7根据哈罗德的理论,若实际的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则说明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小于企业家意愿的投入-产出比,产出不能达到企业家的意愿水平。此时,企业家会增加投资加大产出,从而使实际产出水平进一步的增加,实际的增长率继续增大,形成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更大的缺口。同理,若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家就会减少投资减少生产,从而使实际的增长率继续减小。这得出了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偏差则经济体系不但不能自我纠正还会持续产生更大的偏离的结论,这就是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不稳定原理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很难在稳定的速度上发展,而是会出现剧烈波动的状态。②索洛模型1.假设条件(1)假设全社会只生产一种商品Y。(2)储蓄函数是S=sY,s是储蓄率1,常数。(3)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5)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2.理论模型sf(k)=△k+nk其中k=K/L=人均(劳均)资本量△k=k的增加量f(k)=Y/L=y=人均(劳均)产量s=储蓄率n=人口增长率3.理论含义人均储蓄,可以用于两个部分:(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深化。(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nk,这被称为资本广化。v1.0可编辑可修改82.资本积累稳态:当投资与折旧正好平衡,资本存量将不生变化,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称为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当资本存量初始水平低于稳态水平,投资大于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会增加,与产量一同增长,直至达到稳态水平。反之,当资本存量的初始水平高于稳态水平,投资小于折旧,资本存量会减少,同样会走向稳态。一旦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投资等于折旧,资本存量水平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储蓄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将有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储蓄率的增长只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对长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黄金律稳态在选择稳态时,政策的制定者的目标是使社会各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他们关心的是能够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有最高消费水平的稳态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表示为k**。v1.0可编辑可修改9黄金律稳态的条件是MPK=δ。3.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令人口以固定增长率n增长。人均资本的增量可以表示为:△k=s·f(k)-(δ+n)k人口增长的影响(1)在稳态时,总资本量和总产量不变,按照n的速度增长。(2)有较高人口增长率的国家将由较低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水平。(3)黄金律稳态的条件是:MPK=δ+nv1.0可编辑可修改104.技术进步引入技术进步以后,生产函数变为:Y=F(K,AL)A是劳动效率,AL是以效率单位计算的劳动量。令劳动效率的增长速度为λ,则人均资本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整理(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4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