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经济大危机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件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TheGreatDepression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出现高涨局面。美国的汽车数量在十几年里,几乎翻了三番: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入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世界是一部微妙的和连锁的机械装置,在这部机械装置里,任何故障都会以越来越快的冲击力迅速地传递到所有的部件上。”192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发生了大崩溃,证券价格大幅度下降。10月29日,纽约股票市场上最凄惨的一天——“黑色的星期四”首先在美国爆发德、日、英、法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时报道经济危机的新闻报纸人们在争相阅读股市最新消息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华尔街混乱不堪的状况美德英法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贸易缩减70%69.1%5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损失情况:危机期间: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艰难度日,它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却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桔子倾入大海,巴西资本家销毁了两千多万袋咖啡。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卖主低价出售自己的汽车1、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2、大批企业破产倒闭;3、农业危机、工业危机和货币信贷危机同时并发;4、国际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急剧下降。特点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原因1、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2、危机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使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政治危机。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为缓和和摆脱危机,各国一方面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实行货币贬值,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争夺国外市场。即展开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1932年7月21日,英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参加者为英自治领和殖民地。8月20日,签订《帝国特惠协定》,规定在英帝国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帝国特惠制”,彼此互惠关税,减免税收。1933年6月12日,64国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目的:1、缓解因经济战导致的紧张的国际经济关系;2、恢复世界贸易正常秩序;3、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无结果销售市场大小同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有极大关系。在经济战中,英:处于有利地位美:处于不利地位德:“生存空间”日:“在国际上处于无产者地位”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三、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形成了法西斯头子上台的最合适的政治气候原因:德国经济在20年代中后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美英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造成了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德国欠有大量外债,特别是美国的外债。德国由于战败,丧失了全部殖民地。阿道夫·希特勒的出世1889年4月20日奥地利勃劳瑙镇16岁日尔曼民族主义者他毫无青年的恶习,不抽烟,不喝酒,同异性没有来往。读书的艺术——去芜存精1909-1913“对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尽情享乐的天堂,寻欢作乐的场所,对我而言,却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时期……当时饥饿是我忠实的伴侣,他同我形影不离……”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萌芽奥地利三大政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泛日尔曼民族党卡尔·卢格1913年春天德国慕尼黑1914年8月申请自愿加入巴伐利亚兵团奇怪的士兵1919年9月“德国工人党”1920年4月改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Nazi1923年11月8日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政变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政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国家社会主义德文缩写词的音译)的党魁。1931年10月11日,德国的垄断巨头、大地主、国防军的代表和一些反动政党,结成“哈尔兹堡阵线”,阴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了“三百人会议”。1932年4月,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希特勒的上台《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兴登堡(1931)1932年春天兴登堡7年任期届满,老总统本愿退休,但由于纳粹党徒们的嘲弄与讽刺,已经年届八旬的兴登堡决定再次出山,他再度被提名为候选人。纳粹党提名希特勒为候选人。共产党的候选人是台尔曼。在这次选举的过程中,希特勒深知自己在民众中的威望逊于兴登堡,便提出了“尊敬兴登堡,投票希特勒”的口号,企图借兴登堡之势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结果希特勒落选,但却给兴登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兴登堡连任总统后,置广大民众反对于不顾,准备起用希特勒,并对劝其警惕希特勒的人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法西斯专政的基本特征是:公开抛弃以国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实行恐怖专政。1933年2月27日晚,戈林制造“国会纵火案”。1933年3月24日,国会通过“授权法”——取消了议会制度1933年7月14日,希特勒宣布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德国惟一政党。希特勒颁布了许多法律,并新建了国家秘密警察(德语缩写音译为“盖世太保”),形成了“盖世太保”、“冲锋队”和“党卫军”三位一体的严密特务网。在政治方面: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法西斯教育。——军事训练所在经济方面:纳入战争轨道,使其全面军事化。在军事方面:1934年6月30日,“罗姆暴动”事件——希特勒掌握军权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完成了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全过程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处决犹太人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其侵略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柱以种族的先天品质为基础,把人类分为优等民族和劣等民族,认为优等民族理应繁衍发展,劣等民族则应被淘汰消灭。只有日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是最纯正的雅利安人种的后裔,有权统治世界、主宰世界。斯拉夫人、高卢人、犹太人等都属于下等人种,应该被奴役、被消灭。“种族优越论”“生存空间论”把德国存在的大量失业、贫困现象归因于德国人口过剩,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具体扩张计划:1、建“大德意志帝国”。2、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夺取英国的殖民地。4、在各大洲建立“新德意志”霸权。3、“消灭苏联”,“铲除共产主义”以“履行保卫西方文明的历史使命”。——继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在欧洲又出现了一个更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领土: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3900多小岛=37.7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日本“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经济发展的先天缺陷:1、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而并非是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那个程度。“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和复杂的背景远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就热衷于对邻国进行侵略;2、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让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侵略权益,使美日矛盾加剧;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西斯团体蜂拥而起,狂热鼓吹“大亚细亚主义”,主张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近因: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激化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2、日本国内反战力量弱,未能有效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实力的发展和扩张;3、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利用专制君主制和日本国教神道教,宣扬法西斯理论,操纵国家决策,把日本带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罪恶道路。日本侵略野心:自明治年代以来,日本就图谋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其首要目标就是先征服“满蒙”。日本历届内阁都把确保在“满蒙”的“特殊利益”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东北(1)重要战略基地(2)日本在中国东北有巨大的经济利益a、东北物产丰富,是日本最大的原料供应地;b、东北也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1929年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1931年危机在日本达到最高峰。为缓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7月,日在长春制造了“万宝山事件”,挑拨中朝关系。8月,借口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在日本国内掀起反华狂潮。日本大力推行对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效忠天皇”,扬言“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要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他们叫嚣:“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东京贫民窟中一景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图为柳条湖爆破现场。日军在破坏的枕木、军帽、枪枝等假证据前留影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中央银行)大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图为日本兵把守在金库门前,门上贴有“日本军占领”的字条。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蒋下令“绝对不抵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沈阳。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英、法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公开使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个重大行动;——严重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打破了帝国主义各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是对国际联盟盟约和非战公约的严重挑战美英法的纵容、妥协政策:1、美、英、法在
本文标题:经济大危机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