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
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2018--05-20第一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第一节危险品的分类二、特征是:一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二是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三是需要特别防护。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三、危险化学品分类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分类标准,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二节常见危险品的的特性一、第1类爆炸品1.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2.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3.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4.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二、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1.易燃气体:此类气体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2.不燃气体: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3.有毒气体: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三、第3类易燃液体1.高度易燃性2.易爆性3.高度流动扩散性4.易积聚电荷性:部分易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等,电阻率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事故。5.受热膨胀性: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部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6.毒性: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四、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第1项易燃固体易燃固体的主要特性是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明火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第2项自燃物品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自燃物质就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五、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1项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第2项有机过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有较强的氧化性,遇酸碱、高温、震动、摩擦、撞击、受潮或与易燃物品、还原剂等接触能迅速分解,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六、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毒害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第2项感染性物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七、第7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可分为四种:α射线,也叫甲种射线;β射线,也叫乙种射线;γ射线,也叫丙种射线;还有中子流。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八、第8类腐蚀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第1项酸性腐蚀品;第2项碱性腐蚀品;第3项其它腐蚀品第三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危险特性一、燃烧燃料三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燃烧的历程: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固体液体气体熔化蒸发或分解蒸发氧化分解着火燃烧二.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的分类常见的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爆炸与燃烧的关系1.爆炸特点(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2)粉尘爆炸。(3)蒸气爆炸。3.事故危害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1)直接的破坏作用。(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造成火灾。(4)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第四节毒物危害一、毒物的概念物体进入机体,蓄积达一定的量后,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称该物质为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指化学物质,称为工业毒物。毒物存在的形式: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粉尘等形式存在二、毒物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是按化学性质和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1.金属和类金属2.刺激性气体3.窒息性气体4.农药5.有机化合物6.高分子化合物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2.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3.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四、毒物在体内的过程1.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2.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称之为毒物的生物转化。3.毒物在体内可经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4.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五、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1.呼吸系统;2.神经系统;3.血液系统4.消化系统;5.循环系统;6.泌尿系统7.骨骼损害;8.皮肤损害;9.化学灼伤10.职业性肿瘤第五节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替代。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2)变更工艺。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有害化学品。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3)隔离。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胜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4)通风。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个体防护。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6)卫生。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一是防止和限制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二是消除各类点火源,三是阻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蔓延扩散。1.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2.艺参数的安全控制3.消除点火源4.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5.险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存安全第二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决定了检修工作具有频繁、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一、修前的准备,主要工作包括:设置检修指挥部;制定检修方案;检修前进行安全教育;检修前检查。第一节检修安全二、置停车及停车后的安全处理1.车操作及注意事项停车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按停车方案确定的停车时间、停车程序以及各项安全措施有秩序地进行停车。停车操作及就注意问题如下:(1)卸压。(2)降温。(3)排净。二、置停车及停车后的安全处理2.停车后的安全处理,主要步骤有:1)隔绝2)置换、吹扫与清洗3)其他三、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1.动火作业(1)固定动火区与禁火区。(2)动火作业及分类。(3)动火安全作业证制度。2.设备内作业(1)备内作业及其危险性。(2)设备内作业安全要点。四、修完工后处理检修完工后应认真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对设备等进行试压、试漏、调样安全阀、调校仪表和连锁装置等,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体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正常作业环境或检修时,必须对有害气体、氧含量进行监测。一、可燃气体的检测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值时,我们称这个场所可燃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度为百分之百,即100%LEL。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炸下限的百分之十,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为10%LEL;二、应该对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自动监测,在达到目标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致人中毒的浓度前)即可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对策。第二节作业环境气体检测三、氧气含量的检测进行氧气含量检测的主要场所是:1.空气中缺氧监测。在一些可能产生缺氧的场所,特别是设备中需要进入工作人员时,必须进行氧含量的监测,氧含量低于18%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缺氧窒息事故。2.可燃气中氧含量的监测。由于密闭失效或控制失误,会使可燃气或易燃液体的蒸气中空气(氧气)含量过高,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会发生爆炸,对可燃气中的氧含量进行监测报警,是重要的安全措施。第三节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定义与种类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储存两类。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这种储存往往存放的品种多,物品的性质复杂,比较难管理。散装储存是物品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量比较大,设备、技术条件比较复杂。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在储存中归类为易燃易爆性商品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体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类,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别如下。(1)甲类:①闪点<28℃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2)乙类:①闪点为28~60℃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丙类:①闪点>60℃的液体;②可燃固体;(4)丁类:难燃烧物品;(5)戊类:非燃烧物品2.储存毒害性商品的分类按化学组成和急性毒性大小,毒害品分为一级无机毒害品、一级有机毒害品、二级无机毒害品和二级有机毒害品。3.储存腐蚀性商品的分类一级腐蚀品是指能使动物皮肤在3min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并能在3~6min出现可见坏死现象的同时产生有毒蒸气的物品。二级腐蚀品是指能使动物皮肤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并在55℃时对钢或铝的表面年腐蚀率超过6.26mm的物品。三、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审批制度1.危险化学品储存的规划2.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审批条件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方式、设施;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有符合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3.申请和审批程序提出申请,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将有关专家审查结果报本级人民政府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依据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予以批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颁发批准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批准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四、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安全要求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储存易燃易爆品的要求;储存毒害品的要求;储存腐蚀性物品的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要求(1)储存要求①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设置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②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③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四、危险化学品分类储存的
本文标题: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7551 .html